翻新时间:2023-03-01
成为学霸的正确姿势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你一定对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韩衍隽印象深刻:15门基础学科课几乎满分,仅有4门99分和1门98分。作为本科生,韩衍隽已经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英文专业论文,取得两项科研专利,斯坦福大学的某位教授评价他说:“已经超出了至今我对斯坦福大学所有博士生的要求。”有人发出感慨:学霸果然都是天生的。
那么,学习好坏到底由什么决定?
智商高低,爹妈说了算
提起学霸,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他们高人一等的智商。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智商高低确实是和基因有关系的。
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对英国和挪威共3500多人进行了基因和智商的测试。发现对于知识性智商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约40%与基因有关;而对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方面的智商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约51%与基因有关。
2014年,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通过对一万多名16岁双胞胎的调查,得出了学习成绩有60%是受先天基因影响的结论。近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的研究也显示,想让孩子聪明,与其给他提供好的家庭教育,还不如爹妈本来就聪明。
看到这里,说好的“天道酬勤”呢?
先别着急,因为想要成为学霸,智商还不是全部。
智商和勤奋,哪个更重要
对个人而言,智商与学习成绩以及其他任何领域成就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这早在50多年前就由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刘易斯・特尔曼证实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在一项长达30年的研究中发现,工作中包含复杂关系、需要建立复杂系统、处理人际关系或者解决难题的人,在认知能力测试中的表现往往会逐渐提升;而脑力需求较低的工作者,他们的测试分数往往会下降。这种智商的改变,已经和基因没有关系了。
这么看来,“天道酬勤”是不是又变得靠谱了?
什么是正确的勤奋姿势
当然,即便勤奋,也是有方法论的。学霸和学渣的差距,往往就在勤奋的“姿势”上。
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学霸斯考特・杨。他在2012年完成了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在一年内,自学完成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4年的本科课程,还通过了以知识考查全面而著称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测试。
可能你对他那套神奇的“费曼技巧”已经有所耳闻。这套技巧的灵感来源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可不要被诺贝尔奖的背景吓到了,因为使用“费曼技巧”其实很简单:找一张白纸,把你想要理解的某个概念写上去,然后用自己的话解释它,就好像在教别人这个想法一样。最关键的是,如果碰到解释不清楚的地方,就回去查询资料寻找答案,直到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把整个概念解释清楚为止。
“费曼技巧”说白了,就是想通过浅显的语言,让别人明白一个你正在学习的陌生概念。
那么,为什么“费曼技巧”会这么神奇?
在斯考特看来,没有反馈的练习和题海战术,都是降低效率的陷阱。其实,这并非斯考特个人的经验总结,而是无数学者已经总结出的科学规律。
人类的知识技能分为3个套在一起的圆形区域:最里面的“舒适区”――我们已经熟练掌握到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中间一圈的“学习区”――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因而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最外层的“恐慌区”――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东西。只有针对代表着我们欠缺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中的“学习区”进行学习,学习效果才能提高。
这些理论来自《剑桥手册:如何成为一名高手》――可别被它“成功学色彩”的标题骗了,这是一本900多页的学术著作。
而“费曼技巧”能够帮助我们的恰恰是定位欠缺的那部分知识。枝节繁杂、富有内涵的知识,总能被分割成更小的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这些小知识点中总会有让学习者无法理解或误解的地方。我们向别人解释的过程,正是对学习内容体系化的梳理,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欠缺后再对症下药,学习效果自然会好很多。
不过在斯考特那套快速学习法里,最重要的还是休息。他在突击学习的过程中,仍然保证每周能有一天的休息时间。毕竟,在眼皮打架的情况下,再怎么努力,也真的成不了学霸。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y老师的N大整人大法
- 素素的二三事件
- 韩强、诗人及其他
- 俺班的冠军榜中榜
- 一个卖艺的女孩
- 瞧我们这一家
- 爷爷是个英语迷
- 我心目中三国人物排行榜(二)
- 我的死对头
- It’s me(这就是我)
- 全家睡相大搜查
- 我的老师
- 妹妹,你好坏啊!!!
- 流星
- 我的同学
- 我国房地产定价的困境和出路
-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影响的分析
- 浅析如何构建股东中心的利益机制
- 汽车销售流程技巧初探
- 浅谈煤炭企业面对经济危机采取的应对措施
-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浅谈
-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战略对策研究
- 汽车服务流程中的客户需求设计方法
- 我国开放式基金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 基于Logistic预测模型的产品生命周期识别
- 浅谈中国农民工的发展
- 试论和谐城市下房地产市场中假按揭的防范与管理
- 试论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现状
- 我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问题略论
- 数字化背景下传媒产业经济特征的分析
- 比尾巴(第一课时)
- 小熊住山洞
- 看菊花(第二课时)
- 家
- 利用电教媒体教《秋天到了》
- 小猫钓鱼
- 阳光
- 影子
- 《11、我多想去看看》
- 小小的船
- 蒲公英的种子
- 四季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画》
- 《看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