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维吾尔语“黑”与“白”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义及翻译

维吾尔语“黑”与“白”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义及翻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6

维吾尔语“黑”与“白”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义及翻译

摘 要: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是文化的忠实记录者。颜色词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文化词汇,最具有代表性,最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试图从维吾尔语中的颜色词入手,通过义位分析,探索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并初步感知由此镜射出的维吾尔语表达特点。

关键词:维吾尔语;颜色词;语境;语义;翻译

作者简介:景治强,男,汉族,1990年9月出生,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士,在读硕士研究生,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色彩是光作用于眼睛并由此产生的感觉。人类对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例如:蓝色使人呼吸渐弱,血压降低;红色使人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这些颜色对人类的生理作用是共同的。但同一颜色对不同民族所产生的心理联想和文化意义却不完全相同,有时差异还比较突出,这是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历史经历、民族审美心理等因素使颜色词产生了不同的引申意义、象征意义、搭配意义,使其具有了民族性、社会性、时代性。

维吾尔语中的颜色词有“k?k”蓝色,“qara”黑色,“aq”白色,“qizil”红色,“sériq”黄色等五个典型的基本的颜色词。其中语义最为丰富,文化内涵最为深厚的颜色词有两个:“qara”黑、“aq”白,这两个词最能折射出维吾尔族历来的审美心理、宗教信仰及生活环境的特征。下面将对其分别进行举例分析,阐述其语义及翻译。

一、“qara”(黑)在维吾尔语中的翻译

维吾尔族先民对黑色非常尊崇。9世纪末到13世纪初期,我国西域政权之一的“喀喇汗王朝(直译为黑汗王朝)”的名称用“qara”的“伟大,神圣”之义命名。同时期我国西域的另外一个政权高昌回鹘汗国国旗的颜色是黑色的。这两个汗国都是以维吾尔族先民为首而建立的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汗国。

但在此之前,维吾尔族先民生活在蒙古草原颚尔浑河流域,建立起了回鹘汗国(744-840年),这个时期的古突厥人、古回鹘人曾用“qara”一词指称“百姓,牲畜,平民”,可见“qara”一词原先具有贬义色彩。贬义词为什么转变成了褒义词呢?

据研究表明:“本来以阿史那氏为核心的正统突厥人自称为‘蓝突厥’,而受其奴役的异姓突厥被称为‘黑突厥’”,可见“qara”一词本来具有藐视的贬义意味。但是异姓突厥强大起来以后,“黑”反而取代了“蓝”,成为了举族崇尚的上等颜色,进而演变为“高大,崇尚”的含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名录》中以“qara”一词命名的地名到达400多条,可见这一词的概括性之强,语义之丰富。

1.1由“qara” 的核心义派生出的搭配义:

(1)具有“黑色,血色”的语义:①qara gosh 精瘦肉②qara ash 粗粮

(2)具有“大,凶猛,猛烈”的语义:① qara mal 大畜②qara boran 狂风③qara orman 森林④qara ter 大汗淋漓⑤qara chorum 喀喇昆仑山

(3)具有“神圣”的语义:①qara sheher 焉耆县②qara ordu 圣宫③qara xandanliq 喀喇汗王朝

(4)具有“时间久,程度深”的语义:①qara soghuq 严寒②qara küz 深秋

(5)具有“反动”的语义:①qara küch 黑暗势力②qara guruh 黑帮③qara jemiyet 黑社会

(6)具有“秘密,暗中,隐蔽”的语义:①qara tizimlik 黑名单②qara til 黑话③qara mashina 黑车

(7)具有“黑暗,强迫,不幸”的语义:①qara k?ngli黑心肠②qara niyet 野心③qara chaplimaq 诬陷④qara sürkimek 抹黑⑤qara basturmaq 强令他人破费⑥qara basmaq 做噩梦⑦qara péshane 厄运⑧qara kün 不幸的日子⑨qara yüz 背信弃义,翻脸不认人

(8)具有“低微”的语义:①大老粗 qara türk②土包子 qara qosaq③粗活,杂活 qara xizmet④勤杂工 qara Ishchi

“qara”一词在维吾尔谚语中若只是笼统地翻译为“黑色的”,而不译出其隐义是不准确,不恰当的。仅从字面意义直译则达不到谚语言简意赅的效果,如果根据深层含义意译则会更好一些。下面举出一些实例:

(1) qazangha yuluqsang qarisi yuqar.

直译:靠近锅边的会沾上烟灰。意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一谚语,主旨意思是说人的德行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直译为“靠近锅边的会沾上烟灰”,虽然也可以让读者明白其含义,但是不够文雅,若译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则更为妥当。“朱”和“赤”可以释义为红色的东西,而“墨”和“黑”则是说黑色的东西。红与黑相对,红可以理解为正义的,好的;黑则是邪恶的,不好的。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2)qara taghlarni ayrip,aq taghlarni ayriwetkendek.

直译:好像分开黑山和白山。意译:煞有介事(矫揉造作)。

在此“qara tagh”和“aq tagh”直接译为“黑山”和“白山”也勉强可以表达一些意思,但是不够凝练。若译为“煞有介事”,指装模作样,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则恰到好处,也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并且此谚语还有一个历史语境:近代史上维吾尔族人民对黑山派和白山派争权夺利,鱼肉百姓的所作所为的厌恶之情。 (3)k?ngli qarining yüzi qara. 直译:心黑的人,脸也是黑的。意译:心恶之人,背信弃义。意译后的“背信弃义”的基本意思是指违背诺言,不讲道义,多指朋友间出卖友谊。这里的“qara”充分体现了与“黑”相关的深层含义,指心肠不好的人,从言行举止都会表现出来,从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背信弃义之人的心理黑暗的特征。

(4)qara qazanning éshi tatliq. 直译:黑锅煮出香饭来。意译:英雄不问出处。

这里的qara并不是指锅的颜色是黑色的,“一口黑锅”,而是表示锅很普通,或者更贬义一些,“一口烂锅”,“一口破锅”,意思是:不管锅的好坏,做出的饭很香。恰好对应“英雄不问出处”的含义:对待英雄,不应计较他来自什么地方,出身什么家庭。

(5)qara kigiz Aqarmas,qara Aqarmas,sarang saqaymas.

直译:黑毡子漂不白,黑的白不了,疯子好不了。意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谚语中的“毡子”与“人”对应,“黑色”与人的“本性”对应,黑色的毡子洗不白,暗指“人的本性改不掉”。

二、“aq”(白)在维吾尔语中的翻译

维吾尔语中“aq”的核心语义有两个:一是“白色的”;二是“空着的”。深层意义方面主要是和“qara”相对,表示“纯洁,善良,清白,顺利”等义。

2.1由“aq”派生出的搭配义:

(1)具有“清白,明白”的语义:men ?zemge aq.我是清白的。

(2)具有“丧事,葬礼”的语义:Aq baghlimaq戴孝(腰系白纱布)

(3)具有“善良”的语义:Aq k?ngül善良的心

(4)具有“精细,精良,优质”的语义:Aq ash细粮

(5)具有“真理的,正确的”的语义:Aq qarini periq Etmeslik.是非不分

(6)具有“启蒙,新生,萌芽”的语义:Aqartish herikiti启蒙运动

(7)具有“平安,安好,顺利”的语义:Aq yol bolsun.一路平安

(8)具有“浅,淡”的语义:Aq sériq浅黄色

2.2由“aq”派生出的借代义:

(1)具有“头发”(局部指代全部)的语义:Aq bash白头

(2)具有“羊皮”(该物品的质地)的语义:Aq tumaq羊皮帽子

(3)具有“牛奶”(颜色属性指代物品)的语义:Aq chay奶茶

(4)具有“白内障”(引申手法)的语义:Aq chüshmek患白内障

2.3“aq”在谚语中的翻译

(1)Aq s?ydürer, qara k?ydürer.白净女子靠美貌,黑肤女子靠激情。

(2)Aq k?ngülning éti harmas, kiyimi tozmas.善人骑的马不乏,穿的衣衫不褪色。

(3)Aqqa qara yoq, qarigha charü yoq.是白沾黑,可以洗白;是黑再洗,变不成白。(4)Aqning setliki bilinmes, qarining chirayliqliqni.白净女子能遮丑,黑肤女子难显美。(5)Aq-qarini arilashturuwetmek.混淆是非

结论

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经过历史的积淀,结晶在词汇层面上。一个民族的语言词汇系统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通过词汇词义系统,可以窥测该民族文化的发展状况和词汇的历史文化渊源。正如罗常培先生在《中国人与中国文》一书中所言:“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依仗它来推进。”

词语各义项的语义变化与人类思维的变化密切相关,这与人们的联想能力不断拓宽有很大关系。人类的思维不断进步,不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就会进一步深化,产生新的解读和新的翻译方法。所以,对文本的认识与译本的产生只会有相对性,而没有绝对性。

参考文献:

[2].马俊民,廖泽余.维汉对照维吾尔谚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3].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史震天.语言・翻译・文化[M].乌鲁木齐.天马出版社.2005.

[6].方晓华.现代维吾尔语教程[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

[7].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你,海西
好书推荐
我尊敬的一个人
擦一次地板
为你,我飘荡的灵魂
一件快乐的事
天,下雨了
我爱我的家
开心的一天
一件难忘的事
后悔
珍惜时间
“爱心天使”——妹妹
给妈妈一个惊喜
硬膜外腔注射酚甘油治疗晚期癌痛30例临床观察
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损害的超声动态检查及临床意义
中医药治疗白癜风概述
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及未来防治心血管疾病策略
病房护士针刺伤研究进展
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价值分析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探索
应用品管圈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率的探索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发病危险因素探讨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
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现状
高原地区对老年性肝病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疗效观察
应用普通腹部B超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探讨
开放式胆囊切除手术后并发症探析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爱之链》教学实录及教学后感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四
《鲁滨逊漂流记》课外阅读指导方案
《船长》教学设计一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一)
聊故事里面的故事 聊故事后面的故事 ——《牛郎织女》教学实录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一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材解读三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二
《爱之链》教学设计二
因材施教 方能成就灵动的课堂——《船长》教学设计
《爱之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船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