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9
青少年的易折人生
近来,发生了多起学生坠楼自杀事件。不久前,江西上栗二中一学生服毒自尽。花季少年如此决绝而去,留下的岂止是亲人的悲恸?
学生究竟因何轻生,还有待警方调查。但从已有迹象来看,却有相近理由。其中一位自杀的学生最后更新的消息是在今年4月16日:“既没有才华,又没有勇气。”他是一个文学青年,喜欢读外国文学和诗歌,经常逛书店,习惯把自己读到的喜欢的句子拍摄下来。而前文提到的江西上栗二中那位中学生身上则带着一份《遗书》,上面写到近来两次考试的成绩都不太好,对不起养父母,自感压力大,因此服毒自尽。
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情绪不稳定,容易走极端,因此发生自杀行为的概率相对大一些,但如花般的生命过早凋谢,总让人悲从中来。仅仅因为“没有才华”或者“成绩不好”,便诀别人世,更让人隐隐感觉到好像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连续自杀,特别是理由相似的自杀,显现出一条越出心理学范围的线索:在上述两个案例中,为什么“才华”、“成绩”会成为自杀动因呢?
人类自杀往往是因为内心信念崩塌了,失去了支撑继续活下去的动力。其实,作为万物之灵,活下去本来不需要支撑,求生欲望与生俱来,只有当活下去都需要理由,而个人又找不到理由时,才会了断自己。那么,“才华”、“成绩”足以构成让人了断自己的理由吗?如果不是,为什么两位学子都因此而丧生呢?
台湾一位青年,因为应聘屡试不中,万念俱灰,来到高楼窗台前。就在他跨脚攀爬时,看到了脚上的鞋子,母亲灯下一针一线缝纳的情景霎时闪现在眼前。想到自己一了百了以后,母亲将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他就没有勇气攀上窗台。回到家,母亲把刚刚寄到的录取通知书交给了他。一念之差,因为对母亲的爱和责任,让他从悬崖般的窗台前“回头是岸”。
如此巧合,当然有作者的构思。但其中值得所有家长和教师思考的是:今天我们的教育是否给了学生应有的牵挂?除了“才华”、“成绩”,人生还有什么更加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在生死面前做出抉择?自杀的孩子为什么在最后的时刻不会想象亲人会如何悲痛欲绝?为什么即便想到对不起父母,却仍然决绝而去?
自杀尤其是青少年自杀,往往出于一时冲动,等到发现,大都为时已晚。真正有效的干预不是在自杀念头已经出现的时刻,而是从小在孩子心灵中植入不该自杀的信念,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所有关爱他们的人:自杀不只是伤害自己,更是伤害其他许多在乎他们、爱护他们、期待他们安好的人。
才华也罢,成绩也罢,本来就不是人生的全部,有些东西犹如容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企求的。有才华当然好,但没才华照样也可以活得精彩。一个普通人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和爱心让周边的人开心,自己也将永远活在满足和幸福之中,这曾经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每个人都可以企及的人生。幸福才是人生,才华只是幸福的条件之一。为什么学子把它看得那么重?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否在这方面走火入魔了?我们是否过于看重才华,从而造成对才华不那么出众、成绩不那么骄人的孩子的心理挫伤,最后让才华、成绩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孩子们该醒一醒了,家长、学校也该醒一醒了,全社会都该醒一醒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名人传》读后感
- 父亲的肩膀
- 生活需要友情
- 给自己一片阳光那片葵花田
- 这一刻让我铭记
- 感恩我的父母
- 欣赏丑树
- 我又遇见你
- 我的世界因你而美丽
- 这也是幸福
- 初三改变了我
- My Weekends(我的周末)
- 心灵的唤醒
- 古巷追忆
- 幸福,就这么简单
- 地质钻探中的水文地质问题
- 达格列净片溶出度测定研究
- 浅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 探讨空中交通管制员防冲突应变能力
- 接触网施工的问题与控制研究
- 手机APP被盗抢车辆管理系统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
- 铁路货运配套设施规划布局原则分析
-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 一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感染患者用药分析
- 智能模块化喷雾器
- 新型自动定位卸料小车和半门式刮板取料机的应用
- 中央空调能耗现状与节能措施分析
- 基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关键点的分析
- 基于单片机的锂电池多功能工作系统(BMS)
- 物料跟踪系统信号采集和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
- 爬天都峰精彩教案一教学案例反思
- 爬天都峰精彩教案五教学案例反思
- 蒲公英的传说
- 蒲公英简介
- 着眼实效灵活安排
- 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 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 倾听
- 实验教材识字教学初探
- 文未出口先有情──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 金色的草地精彩教案一教学案例反思
- 让日记动起来
- 不露痕迹的艺术追求
- 于质朴中见真功夫
- 金色的草地精彩教案五教学案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