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3
杜绝“学术填坑”
周二下午,想约同行A君当面探讨一点学术问题。A君微信回复:“抱歉,今天下午突然有事,单位开学术报告会,领导要求每个人签到。”签到?那就是说,不去会产生严重后果喽?追问之下,A君抱怨起来:“学术报告会从来都是提前张榜公布主讲人与讲题,去不去听讲全凭师生自愿,主要看合不合自己的学术兴趣。但最近换了新院长,喜欢大场面,所以逼着大家去填坑。不去,年终考核怕有麻烦。”
我没约成A君,只好找另一位同行B君。与后者说起“填坑”,他哈哈一笑:“我们这儿也差不多。不过,我们的坑更诱人一些。”原来,B君单位的学术报告会不惩罚缺席者,但来者每人打赏一百元。“何乐而不为?反正你开小会、看股票都可以,只要你的身体安放在那里就行。”
说起大学里的“学术填坑”,如今还真不罕见,被填的也不只是教师,更多时候还有学生。当大腕儿来作报告时,院系常常会打乱原来的教学计划,即停课,让学生统统去听,哪怕这报告的内容是美国印第安族裔文学发展新趋势,而学生目下的课业是法律文书写作,美其名曰“亲炙高贤”。
“学术填坑”的背后,不仅是某些人的虚荣心在作祟,更主要的恰恰是一种对学术价值的极度不自信。在他们想来,若不采取强制手段,学术必是毫无魅力的,必是连两三个听者都吸引不来的。讽刺的是,这些人正襟危坐在主持报告的台上,开口闭口还特别爱喊“学术要耐得住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这类口号。
他们或许没有我那么幸运,见过有人真正为学术而寂寞,而冷清。在我就读并工作的复旦大学,几年前,我曾在第五教学楼偶然经过一间教室,里面只有三个人,一个学生配两位教师:谷超豪、胡和生这对院士夫妻正在为学生演算一道数学题,写了整整一黑板。这腕儿够大了吧?也没见人家要填坑啊。再说近的。上周某日,我的恩师陆谷孙先生从微信上看到我午夜在朋友圈发的读诗疑惑,立刻“小窗”我,跟我反复解释应如何理解这一比较罕见的语法现象。这腕儿也够大了吧?没有(被)填坑者的围观,为了学术不照样废寝吗?
面对大师孤高出尘的圣洁形象,那些纵横捭阖的学术活动策划者能否清醒地认识到:形式主义无助于真正的学术繁荣,真正的学术也不怕无人喝彩。填坑无论是出于何等的良好动机,结果都将导致台下被命令逼迫来的听者反感学术,被奖励诱惑来的听者轻慢学术,到头来只会辱没学术的尊严。希望那些忙于握手、鼓掌、喊口号、贴海报的大学管理员能接受这一点,亦即凡真心投入学术者,断然不会受到缺乏听众的困扰。向自然界、向人世间去求索真理,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如能巧遇知己、同道固然足可欣慰,但设若不幸没有,乏人理解,甚至遭人反对,那学术就不继续了吗?我想,每一位学者都秉承了孟子的勇气:“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相形之下,“学术填坑”何啻掩耳盗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茶花女》有感
- 《沉沦》读后感
- 读《玫瑰树根》有感
- 读《红楼梦》有感
- 我平庸,我快乐
- 英雄没有概念——读《老人与海》
- 韦小宝战法
- 读《妈妈走了》有感
-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读《人穷心不穷》有感
- 考试夜读后感
- 走过忧伤
- 读后感
- 读马加爵遗言有感
- 追求,追求
- 花一般的罪恶
- 腹壁造口手术前后整体护理干预讨论
- 24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护理研究
- 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
- 乡长雪夜醉酒
- 多花野牡丹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 中西医人体生理系统的集合表述
- 邱华栋:和一座城市不断较劲
- 章丘市妇幼保健院NICU腋静脉BD留置针的应用体会
- 明珠闪闪12篇
-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象征艺术探析
- 要不要读中国史
- 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教育体会
- 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 针灸推拿治疗76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 我这样启蒙孩子的灵感
- 《小鸟与牵牛花》教学设计
- 有些课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
-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 小记者行动 教案教学设计
- 张祖庆《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实录
- 我的自白书 教案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 在比较中感受《故都的秋》
- 李吉林教学设计——《数星星的孩子》
- 《猴王出世》教学实录
- 《声声慢》课堂实录
- 听读欣赏 爸爸的相册 教案教学设计
- “我眼中的武则天”辩论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