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节气生活:立春雨水
立春:不是季节而是内心
一本农历书,被时光之手轻轻翻开第一页,这是崭新的一页――“立春”。
立春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喻意春季的开始,时间在每年2月3-5日之间,我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说起古人,真是太可爱、太有智慧了。立春,一个“立”字,让人禁不住生出无限的遐想,立为建之意,春木之气始至。春立于冰雪莺难至之时,所谓“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春就在冰雪中静静地培育。不待冰消雪释,便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了。田野上那刚刚拱出土地的小草芽儿,尖尖的,嫩嫩的,在大地上俏皮地、好奇地立着;细细的柳枝上,冒出一排排的嫩叶芽儿,像小乳牙一样可爱里立着;变软变绿的迎春花枝条上,一朵朵迎春花的花蕾,尖尖的橘红色的花蕾,俊俏地立着……那种水灵灵、活生生、鲜嫩嫩的美啊!它们可不都是一个个立着的小小春天?
民间喜欢把立春称为打春,这一个“打”字,也精彩,为什么要打春?据说旧时府县官,在立春前的一天迎接用泥土做的春牛,放在衙门前,在立春日这天用红的绿的鞭子抽打,祈祷丰年,因此俗称立春为打春。宋人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立春》里写道:“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农耕时代,耕牛可是人们的重要“劳动力”,是农人们劳作的好帮手,疼惜得很呢。当然不舍得真打,所以另塑了泥牛做替身。人和牛都闲了一个冬天,正好趁这个机会抖擞抖擞精神,活动活动筋骨,活跃活跃冬天沉闷的气氛,打春活动正当时啊。
民以食为天。节气里的吃食也是少不了的。立春时的食品主要是春饼、春卷、萝卜、五辛盘等。立春日这天吃春饼、春卷等,叫“咬春”。咬春,也够带劲儿的。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着菜吃。最早的时候,春饼与菜放在一个盘子里,名为“春盘”。宋代《岁时广记》里引用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从宋到明清,吃春饼的风俗逐渐盛行。明《燕都游览志》里记载:“凡立春日,(皇上)于午门赐百官春饼。”皇帝在立春日赏赐百官春饼,可见当时风俗的隆重,连皇上都重视啦。立春日吃春饼,便被人们赋予了喜迎新春、祈盼丰收的美好意义,表达了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景。
二十四节气,立春是日子的分界线,是开在日子里的花,也是结在日子里的果,丰盈可爱。电影《立春》剧本里开篇有这么一句话,说立春一过城市里还没有什么春天的迹象,风就不一样了。星云大师有句话说得美妙: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立春了,也就意味着,春天在大地上立定了脚跟,更在人们的心里立定了脚跟。
雨水:顺应四时颐养情志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说得真是佳妙。雨水节气的到来预示着冬季干冷天气即将结束,气温回升,同时湿度增大,雨水增多,雨水节气名副其实。
古人讲“天人合一”,讲“道法自然”,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得透辟:“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都是告诫人们要顺生,要顺应四时自然变化,顺应本性。可以说,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重视养生,而节气养生,尤其为人们所看重。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还要预防“倒春寒”。春捂秋冻,一年无病。冬不蒙首,春不露背;夏不露腹,冬不露肩。这古老的穿衣经还是要念一念的。
养生,既要调养好自己的身体,更要注意调养好自己的情绪、心理、精神等等,正如《黄帝内经》上所说:“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以使志生。”在春天,要让自己的意志生发,而不要使情绪抑郁低沉,应该做到心胸开阔,恬然自在,欣悦,朝气勃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会“变脸”的爸爸
- 难忘的老师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好朋友
- 我们这群女孩
- 记一位三轮车夫
- 我的弟弟——张小凯
- 我的父亲
- 八只手
- 记忆中的老王
- 老师,您真好
- 我的好朋友
- 永远的大树
- 当班长的滋味
- 我的妈妈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漫谈肖像漫画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相约博物馆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屈原的一生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雨巷》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