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25
唐代的“春运价”
在唐朝,若是一个人要回家过年,得是啥价儿?比如,有人要从北京回到石家庄,路程以三百公里计算,大概得花多少钱?
最贵的,要数坐马车。唐代的标准速度,马车一天大概走七十里;标准收费,马负重一百斤,每走一百里,收费是一百文。虽然多数人都不止一百斤,但也相差不远。而且,长途的路费,若是按照每公里的均价,总要比短途便宜一点。这么算来,要走三百公里的路程,算上中途的休息时间,得十来天,路费要六百文。加上这十来天的食宿,起码得准备一两银子才够。
唐代的一两银子,从购买力上来说,相当于如今的两千多元。按两千元计算的话,在唐代,一个身居北京的人,要回到三百公里之外的老家过年,若是全程都坐马车的话,大概就得相当于如今两千元的盘缠。
当然,哪怕对历史不了解的人,看多了影视剧,也知道坐马车是有钱人的交通方式。所以,若以最高等级的方式来衡量,两千元也不算天价。
而对于多数百姓来说,走水路是比较合算的方式。水路纵横交错,无上山下坡之苦,且交通便利,运费便宜。水路按平均速度来算的话,一天也能走五十里左右。这么一来,从北京回到家里,需要近半个月,和坐马车相差不多。而在费用上,尽管无明确数据,但根据相近的例子来推测,若是逆水,最多也不超过一百文。当然,若是顺水,价钱起码还得对折。这么算来,走水路回家过年,路费也就相当于如今的三五百块。
参照唐代的工资标准,九品芝麻官这样最基层的“国家干部”,月薪不超过半两银子。若是要坐马车回家,恐怕得节衣缩食大半年。为了回家过年,勒紧裤腰带过上大半年的苦日子,自然不太现实。若是搭船,区区一两百文,就轻松多了。
唐代的马车,是最高等的交通方式。而坐船,是多数百姓会选择的较为实惠的出行方式。当然,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走路回家。所以,若是赶上科举年,学子们都得提前大半年动身。这么一来,连船费都可以省了。而根据古人的记录,步行的话,平均每天也能走四五十里。
可见,在唐代,要赶“春运”,方式可多着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距离的忧伤
- 人生
- 世界
- 人生哲理
- 我的理想
- 读书
- 生活
- 珍惜生命
- 成功
- 一丛花令
- 在宋词里惝徉
- 宽容
- 追忆诸葛
- 成长的烦恼
- 人生
- 关于我国过度教育的经济学思考
- 论中职“双师型”教师的成长
- 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 日语学习动机的相关调查
- 留学生惯用语的偏误分析
- 浅析职业中专钢琴教学的有效性
- 零基础俄语学习策略研究
- 从跨文化角度看广告商标翻译
- 浅谈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的汉字教学方法
- 日语外来语的教学方法
- 从中西思维方式对比看汉英翻译
- 从功能翻译论角度看房地产广告翻译策略
- 原型范畴理论视域下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研究
-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唐诗英译中听觉意象探析
- 声乐教学法研究
- 给孩子一个全新的课堂
- 假如 教案教学设计
- 别让“生活”搅了“学科”的局
- 《卧薪尝胆》课堂实录——薛法根 教案教学设计
- 院子里的悄悄话 教案教学设计
- 于细微处见精神
- 入学教育 教案教学设计
- 一去二三里 教案教学设计
- 陈金才:口语交际 《向往秋天》课堂实录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 《匆匆》课堂教学实录
- 闫学《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 钱梦龙老师讲《睡美人》
- 7 黄继光 教案教学设计
- 一堂全面开放的阅读课——于永正《全神贯注》教学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