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牍迷刘俊坡

简牍迷刘俊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25

简牍迷刘俊坡

穿越千百年的时光,那些曾用于记录、公文等用途的古老简牍,因了光阴的打磨而散发出迷人的艺术光芒。一个偶然的机会,痴迷书法的刘俊坡发现了那些简牍上的汉字之美。

1

刘俊坡现供职于沧州渤海新区电视台。说起他的经历来,可谓丰富。他出生于沧州南大港扣村。那是一个典型的耕读之家,至今家中仍悬挂有世代相传的家训: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在这个大家庭里,读书、写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刘俊坡仍旧记得老人们当年的教诲:“吃糠咽菜也要读书”。在这样的环境中,刘俊坡七八岁就拿起了毛笔。

刘俊坡有一股钻劲儿。大学时他学的是法律,是河北省犯罪心理学研究会的成员;大学毕业后进入银行工作,他在工作中摸索出的一套档案目录编排方法还曾被档案局采用。写硬笔书法时,出过好多字帖。

当然,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书法一直是他的挚爱,那股已经浸入血液中的墨香一直陪伴着他。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俊坡接触到了一种原先从未见过的字体。他自己也没想到,从那时起,他竟然将近30年的时光全部投入了进去。

2

1995年,刘俊坡在旧书摊上发现了一本书。那是一本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孙子兵法》影印本。当时他一看,感觉那上面的字和隶书非常接近,于是就想:怎么还有这么好的隶书!(实际上,那是简牍,不是隶书。)从此,他就与简牍书法文化结缘,开始查找这方面的资料学习和研究。但是,当时他可以找到的资料非常少,几乎是一片空白。

刘俊坡说,简牍是古代书写有文字的竹片或木片。其中竹制的叫竹简或简称简,木制的叫木牍或简称牍,有的比较宽的也叫方,合称简牍。他认为,中国书法的滥觞期是春秋中期至汉文帝时期,在他眼里,这些当年写在简牍上面的文字是书法的源头。人们也许更多关注这些文字所记录的历史信息,但刘俊坡却从这些文字里发现了文字之美。

这种探寻成了刘俊坡一个人的艺术跋涉。他的那股子钻劲儿又出来了。有时,就为了去考证一个词,他都要坐一夜的车去出土简牍的地方亲眼看看。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部用到了这上面,他的足迹遍及河南、山东、江西、江苏、甘肃、安徽、新疆等地。随着积累的资料越来越多,他不再仅仅停留于临摹上,而是着手研究简牍书法艺术的理论。

这更是一项艰难的工程。先从最基本的要素一点点研究。刘俊坡说,简书,南方竹子多,大部分写在竹简上,北方的西北地区,出土的主要以木牍居多。在汉朝时期,敦煌那一带有一种柽柳,柽柳大部分都是做简牍用的。古代的毛笔没有现在的毛笔这么精雅,当时就是用一根木棍,劈开几个头夹进去个笔头,就这么写,左手执简,右手写字。我们现在写字都是放在案子上写,在古代是没有案子的,到了宋朝时才有几案,所以当时的人跪在地上,写的时候,笔尖都是垂直的。

3

刘俊坡从各地搜集出土的简牍墨书文字,查阅简牍方面的资料和著述,将有关简牍的信息碎片一点点拼合起来,终于完成了近百年来140余处出土简牍文字的综合性梳理和研究。

除此之外,这些年来,刘俊坡撰写的多篇论文也在多家媒体发表,他主要的代表性学术论文有《从墨书简牍看墨迹书法之源》《秦楚简牍墨迹笔法的比较》《敦煌木简创作中的再思考》《巫学、道学、骚学为楚简墨迹创作的思想基础》等。

在长期的研究中,刘俊坡对简牍墨迹所体现出的玉箸法、飘带法、蝌蚪法、柳叶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夸张绮丽、飘逸潇洒、诡异神奇”十二字风格。

4

从南大港的乡村走来,如今,刘俊坡是北京大学国家软实力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广西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天津师范大学书画院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2014年,经何香久引荐,北大方正集团高度重视,经语言文字专家组评审,认为刘俊坡所书写的简牍字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代表了简牍书法的一个流派,符合列入国家字库的要求,并与他签订了个性化字库开发合同。

刘俊坡说,根据需要,他要写一万多个字。为了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他整整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每天晚上吃完饭后就进入工作状态,几乎每天都要写到凌晨。最后,他不仅完成了这一万多个字的创作,而且还写了500多个标点符号。他觉得,自己的“简牍体”正式进入字库,将古老的汉字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手法积极相容,是促进字体的创新、丰富字体的种类,无论对于艺术本身还是对于社会,都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

现在,刘俊坡完成了《中国简牍知识辞典》的编写。这部书对简牍常识进行全面介绍,包括简牍墨迹知识、简牍常识、典型内容以及著作典籍等。而2015年他给自己制订的新任务是完成一部《简牍墨迹美学》,使自己的研究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即从研究简牍墨迹源流到学术理论探索再到知识普及,最后到美学欣赏。

沉浸于简牍当中,刘俊坡收获着无法言说的快乐与满足。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最困扰他的就是“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而这种“贫乏”,也成为他继续钻研的原因与动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2009北京高考零分作文《隐形的翅膀》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
《站在车站的门口》
这也是一种永恒
《站在文学的门口》
2009高考零分作文—高考零分作文汇总
《站在老家的门口》
9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
这也是一种承诺
《站在十八岁的门口》
9年江苏高考零分作文《品味时尚》
这也是一种力量
《站在天堂的门口》
这也是一种芬芳
9年江苏高考零分作文《品味时尚》
巧用南方CASS5.0制作测绘报告
甘溪三级水电站枢纽布置设计
松花江中下游造床流量分析
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吉林省城市供水规划大纲
南方CASS测绘成图软件应用常见问题解答
泵与泵站
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给水处理技术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浅谈天然河道水面线推算要点及改进方法
某桥梁钻孔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
河道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和水面线的设计计算
澳大利亚调水工程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的监理实践
水运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雷雨》知识点精析:思想探索
《雷雨》随堂练习之一
《雷雨》教案之二
《雷雨》教案之一
《雷雨》知识点精析:重难点分析
《雷雨》同步作文:范文赏析
《凡卡》
《雷雨》人物分析
《雷雨》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雷雨》美文赏析之二
《雷雨》作者轶闻
《雷雨》同步作文:素材积累
《雷雨》美文赏析之一
《雷雨》随堂练习之二
《雷雨》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