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山水有情 诗中留香

山水有情 诗中留香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4

山水有情 诗中留香

山水田园诗顾名思义是以描写自然山水和歌咏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田园诗派由东晋陶渊明开创,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是南北朝的谢灵运,到了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两派合流,与边塞诗派交相辉映,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其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文人墨客借助对山水田园的描写,或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或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和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归隐田园的向往,或寄寓对生活和人生的哲理感悟。

一、以动衬静

竹里馆①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②。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③。

【注释】

①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②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③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赏析指导】

诗人"独坐""弹琴""长啸",而自然景致是"幽篁""深林"和"明月"。诗人笔下文字所呈现的仿佛是取景的一个镜头:皓月当空,仿佛知晓诗人之高雅,清辉随着月亮初上而渐次弥满整个世界,空明澄净的月光笼罩着的是幽且深的竹林,如此之景,可谓是清新幽静。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独坐",远离尘嚣与纷扰,更有"弹琴"复"长啸"之举,遗世独立之态与安闲自得,尘虑皆空之姿呼之欲出。试想若删却所有意象,只留一人独坐,一边弹琴,一边发出长长的啸声,诗的韵味将减却颇多。而恰巧有了诗人的存在,才能以琴之铮铮和啸声之悠然来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此时,诗人的表情与琴声的音调都可省却。诗人的动与环境的静互为映衬使全诗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融为一体。

二、意象叠加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①,一点飞鸿②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

①寒鸦:天寒即将归林的乌鸦。②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赏析指导】

"意象叠加"又被称为"名词罗列",是将诸多名词或者名词短语并列,形象生动地描绘场景,具有画面感,能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自古逢秋悲寂寥,伤春悲秋是中国诗词的文化基因之一。这首曲子乍一看似乎也是一派萧瑟之景,将"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和"寒鸦"意象叠加,但妙在最末笔锋一转以明朗清新作结,将"青山""绿水""白草""红叶"和"黄花"这些名词罗列;使得暗淡冷清的意象群为鲜艳明丽的意象群做映衬。这些意象宛如是白朴摆弄的自然拼图,拼出了活跃与生气。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和"寒鸦"写尽秋的悲凉与萧瑟:"孤",孤寂;"落",虽然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残",残余;"轻",炊烟袅袅,却非"我"可归之家;"老",饱经风霜;"寒",乌鸦归巢而人未归。如此写来,秋意的冷寂浓得化不开。在这个背景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和"黄花"被映衬了出来,妙处在于既有广大的青山绿水,又有微小的树木花草,妙绝的还在于色彩的斑斓多姿的点睛。此外,"一点飞鸿影下"赋予静态的秋景以动态的画面感。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而且还有丰富的层次感,寂寥萧瑟之景、明丽多姿之景、广大之景、细微之景、动态之景立体交叉在一起,使得此曲极富艺术的张力。

三、 多种感官描写相结合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①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②南斗斜。

今夜偏知③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释】

①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②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③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赏析指导】

我们形容一个人相貌端正,往往会说五官端正。所谓五官就是视觉的眼睛、听觉的耳朵、嗅觉的鼻子、味觉的口、触觉的皮肤,通常情况下,在诗歌的感官方面往往是视觉、听觉、嗅觉或触觉的运用居多,而味觉较少。

通过感官来多角度描写自然风光是诗家惯用的笔法,能使描写的对象有层次地展现,更加生动形象,可触可感,仿佛置身于其中。

首句的视觉描写起笔不凡,"半人家"描绘了月光斜照时庄户人家的农舍一半为银色月晖所笼罩,而另一半却依然坐落在黑暗中,如此着色,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于"更深"相呼应的是第二句视觉上的"北斗阑干南斗斜",北斗和南斗都倾斜了,可以看出时间推移,已从入夜而接近更深了。这两句妙在虽未写静,却能感受到春夜的静谧,可谓是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今夜偏知春气暖"一句从触觉角度写出春意融融,温风如酒。对暖的感受固然来自作者,亦可来自芥豆之微的小虫。在视觉和触觉的背景的衬托下,"虫声新透绿窗纱"成为非一般人所能道的笔法。静谧的夜晚有虫声本已是清脆悦耳的了,而一个"透"字似乎是经由"绿窗纱"过滤,清除掉那些不规整的杂音,余下的则全是乐音了。诗句构思和艺术表现都极为新巧,二视一感一听,生一喜,颇具新意,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

四、 虚实结合

游园不值

(南宋)叶绍翁

应怜①屐齿②印苍苔,

小扣③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①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是"可怜"。②屐齿:木屐,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底的锯齿,可以防滑。③小扣:轻轻地敲。

【赏析指导】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想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财富。虚实结合的"虚"分为三种:神仙鬼怪与梦境、已逝之景和未来之景。作为眼前之景的"实"与想象的"虚"在彼此映衬与烘托之下使诗歌的情感更加充盈,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这使得千载之下的我们依然被感染,喜其所喜,悲其所悲,痛其所痛。

实,是眼前之景,即为"苍苔"、敲而不开的"柴扉"和那一枝春意满满伸出墙外的红杏;虚,是想象之景,即为一墙之隔却无缘亲见的满园春色。虚实结合写出春天的勃勃生机,也写出了一片春意盎然,抒发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五、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赏析指导】

这首诗的擅胜之处在于千里洞庭湖中青山不过是妆楼奁镜、盘上青螺而已。首句写澄彻空明的洞庭湖水与皎皎明月的清辉交相辉映,一派空灵缥缈。"镜未磨"将水面无风的洞庭湖比作未经磨拭的铜镜,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朦胧月色下千里洞庭的风平浪静的静谧景象。诗人将立足点后移,视线再度集中到洞庭湖和湖中的青山,将洞庭湖比作白银盘,而将青山比作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洞庭湖在这一妙喻中呈现给我们的是晶莹剔透的银盘,此句与第二句呼应,再次呈现了洞庭湖的波平如镜;而"青螺"二字,呈现的不仅有郁郁苍苍的山色,还有山形的小巧玲珑与山势的渐次升高,白青搭配色调淡雅,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妙想,令人读来饶有趣味。

【相关知识】

一、 什么是意象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感的组合。象,是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括人物形象,还包括诗中所写的景物;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简单来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诗歌意象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数个的。

二、意象对情感的显现

意象是经作者思想情感过滤后的形象,对它的分析往往能够推知诗人的情感。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足以说明白居易对江南美景的思念之情。文人墨客的诗作中的意象往往在流传中有了固定的寓意。再比如:菊,象征隐逸、高洁、脱俗;梧桐,象征凄苦;西风,意味着落寞、惆怅、衰败和游子思归;子规象征着悲惨和凄恻;大雁则意味着孤独、思乡、消息;沙鸥则意味着飘零和伤感;乡村意味着思归、厌俗、安逸宁静和纯朴美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为奥运作贡献
我看2008奥运
我与北京奥运
新北京,新奥运,树家规
奥运在我身边
奥运真的就在我身边
我为奥运做贡献
我与奥运共成长
激流三部曲
我为奥运做贡献
北京的色彩
我心中的2008
心愿,北京奥运
一二三,行动,北京奥运
我为奥运添光彩
基于多级货损的水果物流配送优化模型
常见八木天线的设计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江苏省物流业发展水平评价
冷水机组低温差控制的探讨
500kV隔离开关故障分析及处理
浅议洁净手术室的空调设计计算及设备参数选型
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探讨
闽赣界某高速公路不良地质施工方法分析
浅谈电气仪表工程安装和调试
道桥现场施工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清水混凝土的绿色施工技术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节假日网购物流服务定价研究
浅析UWB超宽带定位系统的发展应用
压路机的保养误区和正确保养措施
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实践探讨
泉水教案教学设计五设计精品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A卷设计精品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优秀教案四设计精品
泉水教学实录设计精品
05泉水教案教学设计B案设计精品
《泉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泉水-教学实录10
二下语文园地一优秀教案一设计精品
泉水教学反思设计精品
《泉水》教学设计3
二下语文园地一优秀教案二(写一写)设计精品
05泉水教案教学设计A案设计精品
05泉水之教材分析设计精品
语文园地一-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优秀教案三设计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