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小事情"写出"大味道"

"小事情"写出"大味道"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小事情"写出"大味道"

中学作文以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作为主。对于中学生而言,记叙文写作最难的问题莫过于没材料、少新意。这其中有客观原因:尽管作者不同,但彼此的生活经历和轨迹实在大同小异。为了练笔的要求,每学期要在给定的作文题目下完成多篇文章,但毕竟大部分人都不会、也不希望在真实生活中面临生死攸关的境遇,更不愿意背负生活的种种艰难和沉重。于是,"以小见大"就成了语文老师教授作文时的高发词汇。但究竟什么是"以小见大"?怎样做到"以小见大"?还是值得小议一番的。

本期主持:第六届上海市语文教学之星

【经典导航】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我那时大约二十五岁,在巴黎研究与写作。许多人都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有一晚,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仑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慨叹着雕塑美术的衰落。我年轻而好饶舌,激烈地反对他的意见。"就在这城里,"我说,"不是住着一个与米开朗琪罗媲美的雕刻家吗?罗丹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同他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吗?"

当我倾吐完了的时候,魏尔哈仑高兴地拍拍我的背。"我明天要去看罗丹,"他说,"来,一块儿去吧。凡像你这样称赞他的人都该去会会他。"

我充满了喜悦,但第二天魏尔哈仑把我带到雕刻家那里的时候,我一句话也说不出。在老朋友畅谈之际,我觉得我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

但是,最伟大的人是最亲切的。我们告别时,罗丹转向了我。"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刻,"他说,"我恐怕这里简直什么也没有。可是礼拜天,你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吧。"

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不久,他温和的眼睛发出的激励的凝视,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在他的工作室,有着大窗户的简朴的屋子,有完成的雕像,还有许许多多小塑样--一支胳膊,一只手,有的只是一只手指或者指节;他已动工而搁下的雕像,堆着草图的桌子,一生不断的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因而好像就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

"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正身像,以黏土美好地塑成的。"这已完工了。"我想。

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着:"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

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黏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的黏土,黏在塑像身上,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象。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的太初的上帝。

最后,带着叹赏的舒心,他扔下刮刀,就像一个男士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样,温存关怀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于是,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他显然对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谢地紧握着。也许他已领悟我所感受的,因为在我们走出屋子时他微笑了,用手搀着我的肩头。

在麦东那天下午我学到的比在学校所有时间学到的都多。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

再没有什么像亲见一个人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那时,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弥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于是,我察觉至今在自己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阅读要点:

"以小见大"中的"小"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选材之"小"。正如上文,写的不过是作者与雕塑大师罗丹一次会面的普通小事。可作者从中得到了收获,完成了选材上的"以小见大"。其二,"以小见大"还需要作者笔触上的"小"。文章写罗丹雕塑时的工作状态,写到了"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黏土""像一个男士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样,温存关怀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还多次写到了他的肖像--有些是外貌,有些是神态。

本文的主旨无非是"专注是成就事业的秘诀",但作者通过"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弥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等句子表达出来,代表着作者对于这件事的深入思考,体现的是一种思维上的深度,需要极高的思维质量。因此,"以小见大"之"大",不是说文章的中心要一味宽泛,而是要足够深入。

【方法提炼】

* 记叙文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都不需要过于执着地挖掘或编造生活中的"新鲜事"和"刺激事"。平淡的生活小事,"以小见大"的写法同样可以传情达意。当然,"小事"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注意"储备"。

* 仅仅选材"小"还是不够的,要把"小"事写"小",还需要细腻的笔触,要在平日里多练笔才能游刃有余。

* 对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要有思考的习惯。思维有了深度和质量,才能把"小事情"写出"大味道"。

【学生习作示例1】 发现

上海市普陀区梅陇中学 七(4)班 蔡庚辰

"周福贵,今天吃啥?""咸肉,你呢?"福贵一边笑嘻嘻地说话,一边伸长了脖子瞅瞅对方的不锈钢餐盘,"嗨,和我一样!"福贵,一个有趣的名字,和他搭话的会不会叫"许三观"呢?我心里自说自话地想着。

自从去年开始上物理补习班,为了解决午餐,我吃遍了补习班周边的小餐馆。这些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餐馆中,我发现位于东昌路的徽州菜饭馆最热闹,因为这里民工多,民工多又是因为这里可以免费添饭。

菜饭馆还算干净,方方正正的店堂。星期六上午我放学去吃午饭,附近工地的民工也开始三三两两地走进来。经过一上午的体力劳动,他们饥肠辘辘但眉开眼笑,要开饭了嘛!我发现民工们大多会和周福贵一样,点九元一客的菜饭、咸肉加清汤。当然也有少许阔绰一点的,会点十三元的梅菜烧肉套餐或十五元的红烧蹄o套餐。但这些套餐万变不离其宗,都有一个共同点:够咸。否则添第二碗时拿什么来下饭呢?

周福贵正好坐在我的对面,我进来时他的饭已经上来了,堆得跟"小山"似的。他一坐下便对着菜饭"埋头苦干"。他吃得很香、很满足也很有感染力,我在一旁看得直流口水--我从未看到一个人能把饭吃得如此津津有味!等我的饭上桌,"小山"已经被他就着汤扒拉完了,而那块大约两寸宽、一公分厚的咸肉只咬掉了两小口。第二碗饭比第一碗稍少一些,福贵厚着脸皮问人家添了半碗汤,又吧唧有声地吃起来。几口饭就一口汤,就是不舍得把那块咸肉干掉。等第二碗饭吃完,咸肉还剩三分之一。他抹了抹嘴,像个小孩一样,开始美美地独享剩余的肉。

福贵这样节约,到底年底能带回家多少钱?五万?三万?还是一万八?我突然特别理解春节前那个被风吹走一万八的民工有多么心疼,那是他从牙缝里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啊!而当好心的市民后来为他筹齐这笔钱时,他又该是何等的激动啊!

在东昌路的这家徽州菜馆,我发现了"福贵"们生活的艰辛,也发现了藏在那块咸肉背后的坚韧的品格和乐观的态度。

【评点】

"关注弱势群体"是这几年学生习作中常见的选题。学生在行文过程中有两个坏习惯,一是喜欢写"苦",好像主人公如果生活不苦就无法引起读者同情;二是喜欢"感动",文中的"我"感动点往往比较低。上文只是用平常的语言叙述了自己见到的一件平常的事--民工午餐,不煽情不做作,但读者自然能在平凡之余有所体味。小作者的笔触也细腻,一块咸肉写得生动鲜活。"小"字上做得不错。篇末提炼文章中心,稍嫌单薄了一些,"大"字上略有不足,但对于一个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已属难能可贵了。

【学生习作示例2】

岁月静好

上海市普陀区梅陇中学 九(4)班 叶童欣

在我所居住的小区后面,毗邻相接的就是全国第一个兴建的工人新村--曹杨新村。不像新建的小区,有电子眼、门禁卡,这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已建成的新村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中显得有些苍白、矮小,低矮的小房子一幢幢沿着主干道排开去,曲折迷离的小路像枝丫一样四处攀援,不知通向何方。自高楼向下俯瞰,绿树掩映中是一团解不开的结,岁月一笔一笔把本是明亮的小房子涂成成了灰,又刷成了白。

神秘的老村,我不常去。光顾最多的,还是工人新村与小区接壤的地方,那里有个修鞋摊,母亲常常带上我去那儿修理磨损的皮鞋。母亲是个有品位的人,但也异常节俭,一双小牛皮鞋宝贝得不得了,修修补补,穿了好多年。

按理说,看人修鞋并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可我还是喜欢跟着母亲去看他修鞋,看他全神贯注地打理一只或是一双皮鞋。我从未仔细注意过他的相貌,印象里只有秋冬的一件灰夹袄,春夏之际一件半旧的白衬衫。一年四季都是这样灰白灰白的打扮,显得有些老气,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人却并不显老。最吸引我注意的,是他那一双宽大的、布满老茧的手。干起活来虽不能比作一对翻飞的蝴蝶,但绝对比你想象的要灵巧得多。那些看上去都老而生锈的小刀,以及像缝纫机一样硕大,能在鞋掌上穿孔的机器,到他手中都舞得行云流水,三下五除二统统搞定。但若非顾客急着要,他更喜欢慢慢来,抿一口茶,把手中的鞋子细细端详。他说:慢功才能出细活。他也说:慢条斯理,才是对他手艺的尊重。鞋天天给人踩在脚底下,受伤了,生病了,你还急急忙忙地糊弄,穿着不硌脚才怪呢。这番修鞋的哲学着实令母亲与我对他刮目相看。

然而,作为一个修鞋匠,他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无事可做的。工人新村的老人一般都不穿皮鞋,而新住宅区那些年轻的先生小姐们更是没有修鞋的概念。为什么要修?一个月换一双也不一定赶得上潮流呢!尽管生意惨淡了些,他依旧提着个热水壶,早上十点多出摊,傍晚五点多收摊。遇见他时,他通常情况下都惬意地躺在躺椅上,眯着眼陶醉在温暖的阳光里,嘴角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或是捧着保温杯,小口小口地吸着热茶。如果他看见你,也会偏过头,淡淡地点头示意。没有人知道他是怎样凭这样一个小摊子谋生的,但左右邻居都觉得他是个奇人,也习惯于这一份悠然的风景。

不过这些日子,修鞋匠不见了。连同他一起消失的,还有老村里的烟纸店、麻将室、五金铺、水果摊,还有专门卖便宜零嘴儿给途经此处回家的小孩子的小商店。据邻里间的消息,是要给老村"旧貌换新颜"了。居民自家开的违章店铺自然要一一拆除,重新粉刷墙面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傍晚归家,华灯初上,工人新村已然披上了白霜,终老在过去的岁月里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菊花香,人断肠
懵懂年少
呼吁微笑归来
品位宁静
穿过欲望,跟庄子一起飞
和谐的大自然
人世间的真情流向了何方?
只要心够决
历史所留下的
花绳
万物的心
呐喊
那些选择,那些人生
宁静通往灵性
蝴蝶效应
土木工程结构可靠性研究进展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措施
核医学科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
建筑工程预算的影响因素和预算质量控制
探讨现代智能建筑物防雷接地方案
信息化视角的建筑技术管理与应用创新研究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建筑电气设计和安装中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之我见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途径
浅谈关于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措施
浅析建筑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春晓》欣赏教学案例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小毛虫 教案教学设计
小小竹排画中游 教案教学设计
五彩池 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七 教案教学设计
北大荒的秋天 教案教学设计
Z C S 教案教学设计
提高学习困难生语文成绩的几点做法
《恐龙的灭绝》 教案教学设计
g k h 教学片段 教案教学设计
ie üe er 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教师课堂提问技巧
早发白帝城 教案教学设计
蘑菇 教案教学设计
听课记录:童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