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你喝了多少伪心灵鸡汤?

你喝了多少伪心灵鸡汤?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6

你喝了多少伪心灵鸡汤?

在社交化阅读时代,这些年,我们喝过的心灵鸡汤实在不少。一碗碗心灵鸡汤端上来,大家品得津津有味,可谁会知道很多都是假鸡汤,而伪名人心灵鸡汤就更典型。

名人“躺着中枪”

也许从微信火热的那一天开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家莫言就立刻化身为心灵鸡汤高手了。

“你羡慕我的自由,我羡慕你的约束;你羡慕我的车,我羡慕你的房……我们都是远视眼,总是活在对别人的仰视里;或许,我们都是近视眼,往往忽略了身边的幸福……”“烟恋上了手指,手指却把香烟给了嘴唇,香烟亲吻着嘴唇,内心却给了肺……”这些署名莫言的鸡汤文是不是很熟悉?不少人更是因为标题上注着“莫言”两字,才果断地点了进去,并迅速转发。

关于这些流传甚广的文字,莫言表示自己从未见过,“这些流传甚广的名言警句都非我所作,我向作者的才华表示敬意”。

很多打着名人旗号的微信都赢得了巨大的阅读量,如“愤青派”的王朔、陈丹青,“温婉派”的张爱玲、林徽因,走“励志路线”的马云、当“全面选手”的白岩松,还有动不动就说“发呆的美好”的陈道明,以及硬汉代表姜文,都是心灵鸡汤的红人。不仅如此,他们术业有专攻,张爱玲、林徽因谈感情谈爱情,马云专发职场商场励志文,陈道明俨然成了小清新代言人,白岩松则教育、信仰、人生一锅端。

但问题是,这些以他们为主角的微信大都是冒牌货。

白岩松站出来打过假。面对“我的世界没有你,很久了”那类酸文,老白说,“我从来没说过,我没那么小资”;面对“有时候,突然找不到自己,把自己丢了”那类抒情体,老白鉴定过后也称,“我没那么文艺青年”。

那些打着名人旗号的微信,还更愿意拿故去的人做文章,但仿效水平之低劣,具备一定文学素养的人,一览便会了然。

《林徽因的经典摘录,总有一句是说给你听的》《林徽因的爱情谏言,总有一句温暖你》《关于一代才女林徽因的39段文字》,林徽因研究专家陈学勇介绍:“这些摘录、语录,全都是无稽之谈。”

为什么要假冒名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说:“这类名人鸡汤很多都出自段子手,他们通过微博、微信发出去,博取点击量和粉丝量,吸引大家对产品、商品的关注,最终实现盈利的商业目的。”

在学者余世存看来,假冒名人之举,一方面表达观点能获得更多关注,另一方面还有一定自我保护的功效,尤其对于一些极端的言论更是如此。余世存就记得:“有句所谓林语堂的名言影响很大,‘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阶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实际上,这些话是一位网友假借林语堂之名说的。”

和过去任何时候相比,如今心灵鸡汤的功利性更强。学者焦晓洁说:“心灵鸡汤的存在是一些公众号的营销策略,他们懂得怎样打动用户,圈住粉丝。即使是一些非情感类的公众号,也会在推送中夹杂着鸡汤。”当鱼龙混杂的心灵鸡汤和微信捆绑在一起的时候,其传播空间变大,表现为“随时随地”。从“新媒体指数”上显示的数据来看,69个官方榜单共52368个公众号中,纯粹心灵鸡汤的账号所占比例只有7%,但人们在生活中却经常有被心灵鸡汤刷屏的经历,“这也足以证明,心灵鸡汤传播力量之巨大”。

脑袋成了别人思想的

“跑马场”

“让自己的脑袋,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句话,用在不加怀疑、全心全意接受“伪名人心灵鸡汤”的群体身上,应该还算合适。

尤其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以及一些急于走向成功的人,他们尊崇名人,认为名人的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举动,都具有不可辩驳的引导力量。知乎网友“小人物”说,她爸爸就是这样的人,生于1957年,高小毕业,当过保安,守过大门,“我爸的微信朋友圈全是这类鸡汤文,他偶尔还会转发给我”。而出版社编辑张小天也说,妈妈每天在微信里都是各种心灵鸡汤的狂轰滥炸,她常常问我:“看没看,怎么不回我?这都是人生大道理啊,看看人家是怎么成功的。”

针对这种情况,余世存直言不讳地说:“中国人的思维训练不够,很多人即便是已到中年,还没有学会独立思考,所以这种打着名人旗号、貌似有道理的心灵鸡汤,很容易就能把他们征服。”学者张宏杰认为,中国人喜欢别人告诉他一个道理,喜欢实用的,反而对知识性、趣味性、思辨性强的内容不感兴趣,“所以,几百年来,中国没有产生过大的哲学家”。

在反鸡汤的声音多起来的同时,有人也发出“请尊重别人那颗在你看来低端的心灵”的呼吁,他们的意思是:你可以不喝鸡汤,但不能一味贬斥喝鸡汤的人。网友“小人物”说,其实像他父亲那辈人,只是试图在一个逐渐不需要甚至早已遗忘了他们的时代,以一种在他们看来无比新鲜的方式,跟与他们有着类似背景、类似文化层次的人交流,找到认同和共鸣,找到属于他们的感动,甚至是找到自己罢了。

还有网友从整体平衡的角度,为鸡汤文找到了一个出路。知乎网友“子易”认为,其实人们从来都不排斥真正的心灵鸡汤,只是由于大众化口味、励志化包装、快餐式阅读,大量的心灵鸡汤被粗制滥造了出来,“我们讨厌的只是那种不负责任、经不起推敲的假鸡汤”。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萤火虫的故事
暖流
对手
狂人狂想曲
走过青花,留在兰亭
圣诞
我难受
木头人
悲伤泛滥
碎片
你的字,我的心
我和你,心连心
温州
童真
人间戏剧
组织速度成像与应变、应变率成像在冠脉狭窄程度上的分析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130例鼻腔鼻窦肿瘤临床影像学分析
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86例临床研究
脑恶性胶质瘤复发的再次手术治疗体会
腹腔引流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价值探讨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35例疗效分析
在地市级医院开展胸腔镜的特色与经验分享
DWI技术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应用
妈妈,再爱你一次
1例白塞氏病术后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
乙肝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相关研究
呼吸道疾病40例误诊为胃食管反流病临床分析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方式治疗70例胆囊结石临床疗效分析
师生关系平等:反思与重构
明清实学的学术转型及其意义
关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没有思想就没有个性
让学生乐读善悟
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目标设计
突破“文选型”语文教材模式的多向思维(二)
日理万机的英国公学教师
为语文教学招“魂”
〖顾云龙〗体会语文素养
课改,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新课程的当务之急
优秀教师自主成长:内涵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