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岭南心学集大成者

岭南心学集大成者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7

岭南心学集大成者

湛若水(1466-1560),号甘泉,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广东唯一入祀孔庙的大儒陈献章的衣钵传人。他一生从政、办学、著述、探究学问,是岭南心学的集大成者,构建了富于岭南特色的、博大精深的心学体系,为中华文化的转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湛若水历任南京政府礼部、吏部、兵部三部尚书,官至二品。为官35年,身居高位,心中却装着百姓。他继承与弘扬儒家“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认定,“天下民庶实为邦本”,为政者应“畏民”、“恤民”、“保民”、“爱民”、“重民”, 主张实施“仁政”,给百姓“分田”,给予民众起码的、能维系生存的物质条件,使人们安居乐业。

湛若水提出种种治国主张。他,主张德刑并施,即既注重道德教化,又不忽略刑罚,以德为主,以刑为辅;他,主张既“重农”,又不“抑商”,认为“农桑为衣食之源”,高度重视农业在民生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又主张“恤商以言利”,建议采取“平物价”、“轻赋税”等措施,发展工商业,以顺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他,弘扬儒家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理念,认为人们应该有“公”心,官员要“慎德”,应“戒游逸”,防止官场腐败;他,主张君臣协同,呼吁“上下一心同济治事”,“君臣同游”。

湛若水终生致力于教育,“无处不授徒,无日不讲学”。他,在岭海南北兴办书院40余所,弟子近四千;他,为书院确立德与智“二业合一”的办学方向,提出以德为主的教育理念,反对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只讲“举业”而忽略“德业”的错误导向;他,亲自撰写《大科训规》,为书院确立合理的管理规章;他慷慨解囊,出资设立“馆谷”等,资助贫苦弟子。尤为可贵的是,从南京退休后,定居广州,仍办学、讲学不辍,足迹遍于南中国数省;年逾九旬,还跨越五岭赴湖南、江西讲学;最后在广州的书院里辞世,把生命的最后一刻献给岭南的教育事业。

湛若水的划时代贡献,可以说集中在学术上。通过讲学与著述,他使白沙心学系统化、完善化、精致化,从而形成别具岭南特色的心学流派,成为既认定“心外有物”,又要高扬人的主体精神,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岭南心学体系。

28岁时,湛若水师从江门陈献章。经老师的严格调教,他放弃追求功名的意愿,致力于学业。仅三年时间即深谙白沙心学之真谛,提出了“随处体认天理”的著名命题。老师收到他的来函,立即回函说:“来书甚好,日用间随处体认天理,着此一鞭,何患不到古人佳处。”这一复函肯定了湛若水在学术上的成就,坚信他定能达到古圣贤的至高境界,认定“江门的衣钵”非湛若水莫属。于是作《江门钓濑与湛明泽收管》三首,其按语称:“达摩西来,传衣为信,江门钓台亦病夫之衣钵也。兹以付民泽,将来有无穷之托,珍重,珍重。”沿蓬江而建的风月钓台,是陈献章给弟子讲学的场所,是师生垂钓、饮酒、会诗、游乐之地,钓台象征着他的事业,他的学术、他的一切,就像佛家的衣钵。于是,他仿衣钵为信物,进行传承的做法,于弘治十二年(1499)把钓台授给湛若水。

湛若水在后来漫长岁月里,谨记先师的嘱咐,真正完成了衣钵传人的历史使命。一方面,他努力洗刷白沙心学被指为“禅”的侮辱,阐明白沙心学为圣学,维系先师的儒家立场;另一方面,他恪守师道,在坚持白沙心学的理论路向的同时,又对先师学说进行推进,主要体现在――

一是,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论,完善了先师的“静养端倪”的涵养与认知方法。他并非否定“静坐”,但他认为“静坐”只是人们进行涵养与认知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的方式,人可以“随时”、“随地”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认知与涵养,而不受时间、空间和方式的任何限制,这就使先师的理论更切合实际,更具真理性。

二是,湛若水的“尊于一”论,完善了先师的“虚实参半”论。他坚持先师“道与气同为本”的理论基点,认定宇宙是由“道”与“气”共同构成,“道”是事物所以成为某物的依据,“气”则是事物存在的物质乘载者,继承了先师“心外有物”的学术指向,但又较老师更强调事物的“虚”――“道”,与“实”――“气”的统一性,将先师喜用的“半”字,改写为“一”字,从“半虚半实”发展为“通一无二”。

三是,湛若水在“体用一原”的基点上,创立了系统的“合一论”,使先师创立的岭南心学更系统,内容更丰富,理论色彩更浓。他认为,宇宙是统一的,统一于道,统一于气,统一于心,统一于有形与无形等等,因而世间的一切,都是“合一”的,不可“支离”的。于是,他提出了一系列的“合一”的理论,包括“理气合一论”、“理心合一论”、“知行相兼论”、“理欲合一论”等,使岭南心学显得更系统与精微。

四是,湛若水以“万事万物无非心”的命题,使先师开创的岭南心学更显心学本色。白沙心学,是心学,尽管陈献章并没有“以心为本”的说法,但还是认为,当人“得道”、“会理”之后,便能“天地我立,万物我成,宇宙在我”,“君子一心,万理完具。事物虽多,莫非在我”,“心”可以主控宇宙间的一切。湛若水正是沿着这一理路往前推进,他将道、气、心、性、事、物等概念等同之后,提出了“万事万物无非心”,“心为本”的理论,把先师的心学推进到更具完全意义的心学之位。

岭南心学,由陈献章开启,湛若水集大成,其功不可没!他所以能完成大业,与他继承与弘扬先师的“贵疑”精神有着密切关系。陈献章主张“为学贵疑”,认为“大疑大进,小疑小进”,倡导独立思考,大胆怀疑,思想解放,不以权威是非为是非,不以他人是非为是非。湛若水的“贵疑”更是一种“大疑”,他敢于怀疑佛家,在讲学与论著中,处处出现对佛家的批评;他敢于怀疑道家,写了《非老子》,对《老子》书5千言,逐章加以批评;他甚至敢于怀疑儒家圣贤和自己的老师,批评了孟子的“放心”论,对老师学说的不完善处,也敢于检讨与修正。对先师的怀疑,正是为了弘扬先师,这才是真正的继承。

说湛若水,不能不说到他与王阳明的关系。在当今,说起明代心学,人们往往只知王阳明,而不知或少知湛若水。殊不知,他们二人当年在京师相见,彼此仰慕,“一见定交”,立志“共兴圣学”;殊不知,二人曾一度齐名,在当时王、湛两家,各立宗旨,“当时学於湛者,或卒业于王,学于王者,或卒业于湛,亦犹朱、陆之门下,递相出入也”。二人虽有学术上的论辩,但友情笃深,学界普遍认为,通过湛若水,王阳明受到了白沙心学的影响。甚至有学者提出,假如没有湛若水,可能就不会有王阳明。鉴于此,湛若水与王阳明,不仅当年齐名,当今亦应齐名。

从陈献章到湛若水,再到王阳明所构建的明代心学,曾一度成为明中后叶社会的主流意识。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学术流派,是以唤醒人的道德自觉,高扬人的主体精神为旨趣的认知与心性涵养方法;这,是宋明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产物,反映了商品经济对平等与自由,以及思想解放与主体精神高扬的呼唤,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潮;这,曾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武器,也曾影响中国近现代几代历史人物,对新儒学心学也有良多的影响;这,孕育和滋养了中国近现代文化,当今,在民族文化的创新中,心学依然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可谓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力量和思想源泉。过去人们只知阳明而不知甘泉,岭南心学的影响不及阳明心学,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文献资料没有发掘整理。湛若水著作等身,给后人留下专著3大部约130万字,还有近130万字的文集,这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一直未被世人关注,长期以来大都没有整理、出版。

随着改革深化发展的需要,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的魂,现代化建设与民族伟大振兴,必须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到议事日程。甘泉文化的传承,开始受到了关注,超过400万字的《湛若水全集》经三年多的艰辛努力,有望在近年与读者见面;首届“甘泉文化节”已于2014年,在湛若水的家乡增城胜利举办。此外,还将有各种方式,向广大民众展示甘泉文化的丰富内涵,使人们走近甘泉,学习甘泉,承传甘泉!使甘泉文化世代相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
这也是一种芬芳
《站在文学的门口》
这也是一种永恒
这也是一种力量
9年江苏高考零分作文《品味时尚》
《站在天堂的门口》
2009高考零分作文—高考零分作文汇总
《站在车站的门口》
9年江苏高考零分作文《品味时尚》
2009北京高考零分作文《隐形的翅膀》
9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
《站在老家的门口》
这也是一种承诺
《站在十八岁的门口》
吉林省城市供水规划大纲
南方CASS测绘成图软件应用常见问题解答
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给水处理技术
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水运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河道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和水面线的设计计算
某桥梁钻孔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
泵与泵站
巧用南方CASS5.0制作测绘报告
甘溪三级水电站枢纽布置设计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的监理实践
澳大利亚调水工程
松花江中下游造床流量分析
浅谈天然河道水面线推算要点及改进方法
《雷雨》同步作文:素材积累
《雷雨》知识点精析:重难点分析
《雷雨》选段
《雷雨》美文赏析之二
《凡卡》
《雷雨》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雷雨》知识点精析:思想探索
《雷雨》人物分析
《雷雨》同步作文:范文赏析
《雷雨》美文赏析之一
《雷雨》教案之一
《雷雨》随堂练习之二
《雷雨》随堂练习之一
《雷雨》教案之二
《雷雨》作者轶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