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3

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 高校法治教育是培养法治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开展高校的法治教育工作,提高法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高校法治教育所必须予以认真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分析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高校 法治教育 问题 对策

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背景下,实现法治化己成为全社会达成的普遍共识,开展法治教育是所有法治先进国家的通行做法。早在党的十五大上就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将此治国方略明确为我国宪法原则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以及“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表明了法治教育仍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重要内容,必须得到加强与深化。高校是培养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基地,在高校大学生中间开展法治教育,意义十分重大。大学生法律素质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以及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

一、目前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主体现代法律意识不强

安微农业大学盛黎明作的一项关于大学生对基础法律知识、法律作用以及对热点法律现象认知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上存在缺乏法律信仰、对法律缺乏畏惧感、缺乏扎实的法律知识以及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等诸多问题。王蓓同样作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相当的贫乏。近年来逐年升高的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数据同样告诉我们,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不清,或明知违法却存在侥幸心理,还有是缺乏社会责任感,认为只要自己不违法,不犯罪,法律就与自己就没有关系。大学生作为高校受教育主体,其自身的法律意识直接影响高校法治教育效果。

(2)法治教育内容设置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在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中,从个体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到事业的发展与成功,均离不开一定的法律知识或法律技能。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法治教育从内容上来讲,仅仅停留在基本法律知识的宣讲和解读上,侧重于“ 技”的层面,而忽略了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权利义务意识的培养和现代法治精神的塑造。而且,高校中现有的教学资源配置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缺乏科学性。现实中一个极为普遍现象是,高校针对绝大多数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法治教育课在授课内容并没有结合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有选择性地对相应的法律知识进行讲解,而是以合班的形式进行,缺乏科学性。

(3)教学方法上陈旧落后,实践性不足

由于长期以来高校的法治教育一直从属于道德教育,因此在教育方法上存在着照搬德育教育的老一套的传统做法, 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这种倾向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侧重于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把法律知识灌输给学生, 而忽视学生接受和领会的效果。 这种教学方式造成学生学习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无法感知法律知识和自身生活的密切关联, 实践性严重不足。

(4)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手段简单化,大学生参与度不高

目前,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师多为思想政治教师,其自身的法律知识和教学方法便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专业理论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不足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手段简单化,缺乏案例教学和课堂的灵活性,使法律课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学生参与度不高,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校法治教育的对策

(1)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

法律专业的学生因为受到专业的法学教育往往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而其他占高校学生主体的非法学专业的学生由于接受法律教育时间较少,以至于法律意识相对缺乏,从而导致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大量存在。因此,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在认同法律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形成对法律权威的认知和认识,如若缺乏对法律的信任,法律就不能内化为意识,外化为行为。

(2)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切实调整法治教育的培养理念

高校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并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衡量标准和一个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在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上要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改变陈旧的、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并把心理健康教育、文明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各方面教育结合起来,切实调整法治教育实施全方位互动教育的培养理念,真正的实现使大学生的素质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构建完善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

(3)高校要改善法治教育课堂教学环节

高校法制教育的质量保障,首要要求是授课教师自身的法律修养。因此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这是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和必经之路。法制教育是 一项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 、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必须要有受过正规培训 、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律教师队伍,并能够定期参加法律知识培训、进修和研讨等,从而增强法律修养。定期与不定期相互开展交流,同时聘请法律界相关人士、学者为师生定期开展讲座等途径加强教师的法律知识。

教师还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上着眼于大学生法律 素质的提高,并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标准要求,抓住大学生心理特征,可运用启发式教学、角色扮演 、模拟案件、辩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各有关课程在法制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受法制的熏陶。

高校法治教育可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时空。如建设高校法律教育网,利用学校阳光视频播放法制教育的案例和宣传片,通过网络进行法制教育宣传, 利用案例追踪来强化教育的时效性。还可以利用电视媒体作用,实施开放电视教学课堂,中央台法制频道和今日说法节目都是很好资源,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会加大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学校组建了法律社团,其可以开展定期的法律咨询活动,为大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同时也普及宣传法律知识。

(4)高校要构建有效的法治教育实践教学环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高在主体积极参与体验的环境下较易获得。因此,高校法治教育应打破课上与课下的界限,书本与现实的分割,构建有效的法治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例如积极与司法部门联系,开辟并充分利用法制教育的“ 第二课堂”,让大学生多参与一些生动活泼、主题鲜明、形象直观的司法实践活动, 如旁听有关刑事、民事 、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 ,亲身体验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有条件的还可以请法官、检察官、律师和立法工作者来学校开设法律讲座等,利用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对大学生进行生动的、直观的法制教育,使学生学以致用 ,提高守法的自我修养,积极参加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民主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实践。

参考文献:

[2]王蓓.当前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杭州科技,2005,

(6).

[4] 王希. 高校法制教育现状分析和对策[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守望的温暖
最后一片叶
过眼云烟
属于
寂寞老钟表
到山里去吧
微笑
留恋
思念
临窗望天
小心,手榴弹!
离开了爱的孩子
失望
高中依旧
一次感动,永恒记忆
探究分析铁路信号施工过程控制
动车挡风玻璃安装结构
锚索技术在边坡加强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堑边坡处理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与节能施工
当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预防措施的研讨
公路路面施工中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浅谈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监理
抽拉式钢芯模预制空心板梁施工技术研究
某桥桩加固与下部结构纠偏设计及分析
简析信息技术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控制建筑给排水造价的分析研究
河南省南阳市白河中心城区综合整治工程防洪评价分析
无砂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研究
浅谈巷道掘进的通风方式选用与通风设备系列化
20个字
你有资格做新课程教师吗
韩军《登高》课堂实录
阅读,读什么
2005年语文教育研究动态述评3
是必要,还是非要不可?——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地位
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
面对考试和商业主义的双重夹击 调查发现:英国小学生压力重重
余映潮常用警句
限制科学主义 张扬人文精神——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
培育学校良好的教育生态
谈教师成长
〖李其龙〗国际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趋势
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
叶圣陶语文教学观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