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在王看闯灯阵

在王看闯灯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在王看闯灯阵

在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有两个村子以路为界,路东的叫东王看,路西的叫西王看,两村合称王看,相传是隋末唐初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领兵路过时东西各看了一眼,两村因此得名。

曾经每年正月十五前后,王看都会有两场灯的盛宴――跑苇子灯、转灯地。谁知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后,王看的灯火却逐渐逝去。八年过去了,王看的灯又一次亮了起来。

装饰没变,灯变了

67岁的蔺文艺是苇子灯阵的传承人,他正在“乐队”旁边,清点着卡车上的苇子灯和人数。蓝色的小型卡车上,24个年轻汉子手里握着24杆苇子灯,聊着天,偶尔冲着相机歪嘴一乐。

他们手中的苇子灯是村里人自己制作的,24杆苇子灯,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灯杆是用竹竿或者木杆制成;灯架用苇秆或者高粱秆扎成,上面糊上白棉纸,纸上还画着图案,在灯罩下面还缠着家中骡马的铃铛;扎花的粉纸色彩艳丽,好像一把大型花束。

苇子灯形似宫灯。东王看村党支部书记王有军介绍,相传,苇子灯是赵国名相蔺相如把宫里的宫灯带到原贾壁村,随后发展成苇子灯。到了明代,东王看村的人偷偷在山坡上学习贾壁人表演,自此苇子灯开始在东王看村流行起来,而贾壁村的苇子灯表演却慢慢失传了。

到如今,苇子灯已经在王看流传了四百多年。对于重新出演,蔺文艺最担心的是:虽然灯的形状和装饰依然是传统的,但灯已经变了,怕效果不好。

以前苇子灯内的蜡烛是用上等羊油特制的,没有泪痕,一般有半斤重。在表演队伍中,有人专门担着篮子装蜡,随时更换供给。8年过去了,蜡烛被小型的手电替代。“为了耍起来安全。”蔺文艺解释完又补充,“不过,原来的人跑起来,手也稳。”

“天下太平”是传统字形阵式

手稳,不让羊油蜡烛烧坏灯罩,在以前只是跑苇子灯的基本要求。

跟着队伍缓缓地走着,每进一个村子,乐队都会奏三忽雷鼓点,表示对村子的尊重。进庙时要奏凤凰三点头,表示敬神。在路上行进时,一般都是“行路鼓”和“大老驴抬蹄”两套。经过卫生所、学校、旧厂房时,队伍都会停下来,摆阵开始演出。

6个提灯的人站好,就像坐标一样为整个队伍定位。24个人开始分成两队,伴着鼓点开始跑场。苇子灯阵主要有跑字和跑队形两种,最传统的字形是“天下太平”,队形则有四马投堂、八门套九星、二龙出水等。随着音乐一起,4个做苇头的汉子一到位,就开始跑阵。苇头需要记住所有的阵形,只有苇头站对位置,后面的苇子才能跑好。

做苇头的王文林,今年47岁了,从16岁开始跑苇子灯。8年过后,再做苇头,王文林还带上了自己的儿子,他边跑边说:“来年要是还搞就好了。我愿意每年都来跑。”

真想再当一回苇头

明年还有苇子灯吗?这个疑问,憋在每个人心里。

仓促,并没有让苇子灯阵变得散乱,反而激发了人们的热情。家家户户都开始装点自家的门口,有的挂彩条,有的在树上拉上彩灯。

2006年,拿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证书时,蔺文艺以为每年元宵节村子里都会像这样热闹。但事与愿违,其实从2005年开始,由于村里几乎没有田地,出去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刚到初七,年轻人就大都去上班了,跑苇子灯又没有补贴,大家的热情渐渐淡了。虽然2008年时,苇子灯阵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它却再也没能上演。

2013年,在区文化馆的支持下,苇子灯阵重新出现,不仅让蔺文艺和王有军着实兴奋了一把,村里人也都纷纷行动起来。

正月十四的晚上,知道苇子灯队要排练,村里人都在小广场上等着,大人拿着手电筒为灯队照亮,小孩拿着花炮蹦蹦跳跳。

62岁的老苇头王尚俊,早已不再跑苇子灯,但他还是早早地来到规定的场地――王看小学操场。音乐一起,队伍一动,他就跟着耍,还随着音乐指挥着整个队伍。

排练完,王尚俊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默默地在队伍后面打着手电,边走边跟旁边的人说:“真想明年再当一回苇头。”

转灯地是为了摸到“老杆”

晚上的表演,不只有苇子灯,重头戏还在转灯地。

跑苇子灯的汉子,回家放下灯,又出来,混在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声:“转灯地去!”浩浩荡荡的人群就开始往灯地涌。

峰峰矿区的地方灯地历史由来已久,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民国三十年(1941年)的《磁县县志》,记有烟火“折子”(筹放烟火每户拿钱的记账册子)。至今,转灯地的传统依然流传不衰,其中王看的灯地规模最大。

灯地一般布置在荒地上,村民用长宽各十九根木桩围成一个正方形,大约30米见方。木桩顶上放灯盏,倒皮油(蓖麻油),续棉花捻。正常年为360根,以草绳相连。遇闰年则按天数增减,其增减数在阵口位置变换。灯地的正中间,有一棵树,被当地人称作“老杆”。

当地有一个说法,无论男女老少,转此灯地,摸到“老杆”,可保全家一年内平安无灾。当地人尤其愿意让孩子和老人们去转灯地,寓意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灯地归当地的烟火社管理,烟火社的传承人马成富已经69岁,在他的记忆中,村里已经有好几年不转灯地了。

灯地里流传出很多老调子

晚上八点半,灯地里的人流达到顶峰。

大家很有秩序地排着队,一个挨着一个地往灯地里走。有的孩子骑在父亲肩膀上,有的两位老人互相拉着手,一前一后缓慢地走着。遇到熟悉的人,大家都兴奋地打着招呼,有的边走边唠上一会儿。

在人群中,73岁的索志花领着8岁的小孙子王玉豪缓慢地走着。一路上索志花一直牵着小孙子的手,喃喃自语。问她说的什么,她粲然一笑:“求福呗!”

在索志花的印象中,这么多人一起转灯地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她说:“那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来转,好多无子女的人家,等灯灭了,还会请一盏回家供奉,等有了孩子再还。”

负责给灯盏添油的老人,依稀还记得多年前转灯地还有很多老调子,但他只记得几句,便哼了几句:

“转呀转呀转灯哩,转到大年五更哩。

俺娘叫俺吃杏哩,俺在杏园闻味哩。

俺娘叫俺喝汤哩,俺在堂屋烧香哩。

转灯摸摸老杆哩,俺家的粮囤冒尖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玫瑰树根》有感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读马加爵遗言有感
我平庸,我快乐
读《妈妈走了》有感
追求,追求
英雄没有概念——读《老人与海》
读《红楼梦》有感
读《茶花女》有感
读后感
韦小宝战法
读《人穷心不穷》有感
《沉沦》读后感
考试夜读后感
走过忧伤
邱华栋:和一座城市不断较劲
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要不要读中国史
多花野牡丹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教育体会
24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护理研究
章丘市妇幼保健院NICU腋静脉BD留置针的应用体会
明珠闪闪12篇
乡长雪夜醉酒
花一般的罪恶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象征艺术探析
中西医人体生理系统的集合表述
针灸推拿治疗76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
腹壁造口手术前后整体护理干预讨论
我的自白书 教案教学设计
《猴王出世》教学实录
李吉林教学设计——《数星星的孩子》
《声声慢》课堂实录
听读欣赏 爸爸的相册 教案教学设计
小记者行动 教案教学设计
《小鸟与牵牛花》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张祖庆《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实录
“我眼中的武则天”辩论课教学设计
在比较中感受《故都的秋》
有些课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
我这样启蒙孩子的灵感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