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千年塔林 古老传奇

千年塔林 古老传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9

千年塔林 古老传奇

一片珍贵塔林

东林山脚下,平山县三汲乡寺沟村东一条小柏油路旁,透过绿树掩映的空隙,便可看到一座座古朴精致的砖塔,这便是万寿寺塔林了。

据《平山县志》记载及万寿寺碑文和墓塔群铭刻考证,万寿寺塔林是万寿禅寺埋葬历代高僧的墓塔群,始建于后唐,历经宋、元、金、明、清,后因大火万寿禅寺被焚毁。

万寿寺塔林原有砖、石塔26座,由于自然损毁,现存砖塔12座、残存石塔构件4件、砖塔地宫两座、古井一眼、坍塌砖塔构件1座。塔林分成相对集中的两片,路边的这一片有四座塔,另外一片则集中在坡上。每座塔均坐北面南,塔林总体呈扇面状排列在山坡上。现存砖塔皆为单层、单檐仿木结构,檐上为攒尖顶、莲瓣塔刹,平面呈六角形,有些塔上还保存有完好的铭文。

相传后唐时天寿太子剃度于林山万寿禅寺,法号圆泽。圆泽法师圆寂后,被安葬在东林山脚下、万寿禅寺旁一座墓塔里。这座“唐太子塔”,如今成为这片塔林中最负盛名的墓塔。在北边的缓坡上,我们找到了这座“太子塔”。塔身通高约6米,单层,单檐,平面呈六角形。塔身的南北两面各设有拱门,南面塔身门券上题刻有“有唐皇子泽公和尚灵塔”字样,字体隽劲饱满。其余四面浮雕盲窗,窗棂饰以钱字形和龟背形,塔檐属典型仿木结构造型,屋檐瓦当为半圆莲花纹,六个檐角分别陈设圆雕狮首。塔刹由六角佛龛及三层仰莲构成,顶部有金珠、宝瓶。据说,太子塔内原有脸上淌血的太子泥塑一尊,但由于年久而坍塌。

在太子墓塔旁边还有一座墓塔,是太子师父的灵塔。后来,万寿禅寺历代高僧圆寂后,人们便在太子墓塔旁建起规格稍小的墓塔安葬他们。因为这座塔林里安葬着唐天寿太子,所以,这座塔林曾被命名为“唐太子墓(塔群)”,现称为“万寿寺塔林”。

文物专家经考证后认为,由于万寿寺塔林始建年代久远,所以保持着不同时代的建筑风貌,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砖雕艺术史和佛教兴衰史提供了相当珍贵的资料。

一座千年古刹

既然叫万寿寺塔林,就不能不提这座万寿禅寺。

万寿禅寺门前有一只巨大的石龟驮着几只小龟,当地村民视它为“神石”,认为它是“镇山之宝”。这“山”指的便是林山。林山分东西两座,据康熙十二年的《平山县志》记载:“两峰直入云霄,每至暮烟西吐,明月东升时,翠色遥连,若隐若现,令人流连踟蹰而不忍去……”并将之归入“平山十景”中,可见当时人们对这两座山尤为推崇。

上到几十级台阶之上,匾额上书有“万寿寺”三个大字的山门便赫然在目。

据寺内碑文记述,林山寺是唐时天寿太子“潜稽兰若也,法名圆泽……昔本寺圆泽太子所建,后罹兵革,半为灰烬,太子真像及塔存焉”。

万寿禅寺的寺后还有一眼清泉,泉边立有一块石碑,是清光绪年间所立,上面用篆书刻写着“万寿泉”。泉水从罅隙间一滴滴掉下,流到下边凹陷的石槽内。据说,这眼泉早年就有,但水质一般。天寿太子来了以后,水就变得甘甜清冽,还有了祛病消灾、延年益寿的神奇功效……

一段美丽传说

因为万寿寺,因为这片塔林,使得这里成为一个有着美丽传说的地方,而所有的故事都与一个人――天寿太子有关。

相传,唐时武则天的四儿子天寿太子李昶因不满朝政,就在顺德(现邢台)潜龙院出家,后外出云游到了东林山。见到这里林木葱郁,鸟儿啁啾,群峰叠翠,清泉潺,天寿太子不禁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从此就留在了万寿禅寺,法号圆泽。万寿禅寺原来的住持圆寂后,圆泽法师就成了新任住持。他开始四处化缘,扩修寺院。当时的万寿禅寺碧瓦朱甍,重楼叠阁,巍峨壮观,钟磬之声不绝,香客游人不断。

天寿太子出家后,思念远在京城的亲人,于是他经常登上东林山山顶的一座亭子向京城眺望,后来,这座亭子就被人们叫作“望京亭”。后来,皇帝下诏让天寿太子回去继承皇位,但天寿太子不肯,就跳进了一个湖泊,后被水中的神龟救起,这个湖泊此后就被叫作“太子湖”,也就是现在东林山脚下的林山峡水库。至今,万寿禅寺山门的两边,仍留有大大小小十多个“石驮龟”,这些石龟互相叠压着,但都是头朝“太子湖”,好像正在争先恐后地爬向湖边。天寿太子被救上岸后,回头一望,仍有大批官兵追来,于是,他一咬牙,就爬上东林山的山顶,站在他经常眺望京城的望京亭里,遥遥地向远方京城拜别了家人,然后就从亭子所在的虎石崖上跳下……村里一些上岁数的村民说都曾见过太子塔中的塑像,脸的一边有血迹,这跟民间的传说很吻合。虽然从寺中的碑文上看,这个太子确实是存在的,但传说终究是传说,这个太子究竟是哪位皇帝的儿子,到现在依然无从考证。

万寿禅寺内的碑文记述:圆泽法师修成正果,安灵时,“僧众十万,灵棚连云,七汲供水,斋米如云……”也就是说,当时来的僧人太多了,村里的水位都下降了,打水时要用三条扁担或绳索接起来“三层汲水”,甚至“七层汲水”。后来,三层汲水的地方就叫“三汲”,七层汲水的地方就叫“七汲”。

转瞬间,千年已逝。青山依旧,绿水绵绵。当年的天寿太子,已在这青山绿水间化成了一段传说,而他曾经栖居过的万寿禅寺,也早已成为了一个香火鼎盛、游人如织的礼佛圣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致地震中孩子们的一封信
给汶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一封给天堂的信
酸雨的迫害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妈妈,我想对你说
给爷爷的一封信
给企鹅的一封信
酸雨的日记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我想对您说
大自然,我想对你说
给奶奶的一封信
爸爸妈妈给女儿的回信
给爷爷的一封信
WSR方法在马迹山港工程再论证中的应用
论提高西部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工作效率
“村改居”转型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地位分析
陕西省民办高校啦啦操发展现状分析
论党组织在交通运输国企管理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陕西省独立学院“过渡期”后发展策略探索
关于寿光市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刍议《高压电气设备测试》教学模式改革
城镇化背景下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探究
玉溪市“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的“三赢”成效
战略管理理论与绩效考核的应用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
浅谈长期股权投资的风险管理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创新国企党务宣传思路探讨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自然之道》其它杂项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自然之道》教学札记
《自然之道》教学札记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自然之道》教学札记
《蜘蛛脱险》教学设计
《自然之道》教学札记
《自然之道》相关知识
《自然之道》教学实录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自然之道》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