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8
美剧镜头中的英国
美剧在国外的传播,是文化全球化风潮之中不可抵挡的一波。美剧中,英国人无疑是出现最频繁的外国人。历史上美、英曾兵戎相见,但共同的语言、价值观和近百年的战略合作,使两国对诸多问题看法趋同,彼此也较为了解。
那么,美剧中的英国人,大约是什么形象呢?
讲述英国故事的美剧
英国王室永远是美国人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一部高颜值的美剧,《都铎王朝》浓墨重彩地演绎了亨利八世的六次婚姻,满足了观众窥探皇室八卦的好奇心以及美国人对“古装剧”的需求。
三月份E!频道新推出的《王室》(The Royals)则试图描绘现今英国王室成员的生活――有的奢侈浮夸,有的空洞无聊,有的积极求变。剧中,国王向议会提出通过公投废除君主制,惊起王室一片惊呼:“那我们岂不是要成为美国?”王后则对前来闹事的公主说:“小心,那块垫子可比美国还历史悠久。”颇有在自嘲中反嘲弄的意味。王子的平民女友从小在美国长大,媒体在报导相关丑闻时,用词也是也相当不客气。
镜头中常闪现伦敦美景。忧国忧民的国王常趁夜幕降临,从王宫地道出来“微服私访”,看一看每个伦敦人眼中的景象。嗑药的公主在夜宴后打开白金汉宫里卧室的窗,端着酒杯赤脚在窗沿上走,城市的喧嚣与个人的孤独展露无遗。
剧中的国王形象正直诚恳,而王后与国王的弟弟行事则极尽权术之道。季末,王子失去父亲,立意复仇,给人哈姆雷特的即视感。事实上,第一季每集都以《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台词命名,可见莎剧对英国宫廷定型之深远。
英国人本是擅长“自黑”的民族,许多英式冷幽默来源于此,譬如英剧《憨豆先生》(Mr. Bean)中的自我挖苦令人捧腹。然而,这部号称“推开英国王室神秘宫门”的剧集,也令一些英国人直呼“被黑”。这不禁令人想起中国人在美剧中的形象――无处不在的中国菜、暗流涌动的唐人街、画虎类犬的中国武学……。从别国镜头中反观自己,也是挺意味深长的一件事。
当然,英剧中的美国人形象也有固定类型。譬如“新钱一族”(The New Money)――《唐顿庄园》中的Cora Crawley,家族的富禄使异国的出生被包容。这一阶层是垂死的帝国世界中变化的象征。或者“花花公子”――《唐顿庄园》中Cora的哥哥,就有这一人物弱点;然而这对于《神秘博士》中的Jack Harkness来说则是魅力来源。此外,美国角色也以特工身份出现,往往不是敌人,却是工作效率低下而过分自信的队友,比如《神探夏洛克》贝尔戈维亚丑闻中的中情局特工们。
英式口音的异域风情
大红大紫的HBO剧集《权力的游戏》、电影《指环王》等,则体现英式英语在传奇世界中大行其道。
英国口音对美国观众来说,既足够“异域风情”、满足了对传奇世界的幻想,又能顺利听懂、不妨碍休闲娱乐,可谓一举两得。《权力的游戏》中,英伦三岛的口音一应俱全,剧集也多在北爱尔兰拍摄。生于约克郡的演员Sean Bean和Mark Addy都用自己的口音本色出演。
美剧中的英国元素体现了两个国家文化上的渊源和彼此间的调侃。“德国人刻板、意大利人浪漫”――每个国家难免有个属于自己的“标签”,或许贴得武断,却终有其原因。从电视剧中看看“外人”、看看自己,也是娱乐中的额外收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莲花宝座
- 钓鱼
- 快乐的植树节
- 节日的风筝
- 可爱的狗
- 我的新书包
- 可爱的小狗
- 中秋赏月
- 我的梦
- 春天来了
- 数鸡
- 可爱的小青蛙
- 捉鸟
- 日记一则
- 开心的一个晚上
- 我的小耳朵会倾听
- 从草草蚂蚁到香香蚂蚁(四)
- 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体育兴趣
- 小学信息技术开放性课堂作业的设计
- 陪伴就是最好的家教
- 以德为先,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
- 初一年级铅球教学初探
- 用爱心浇灌学生心灵的成长
- 孩子“帮倒忙”又何妨
- 如何提高初三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 一只旅行的南瓜
- 浅谈幼儿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 如何指导学生读懂一段话
- 孩子识字了,还需要亲子共读吗
- 松鼠
- 《刻舟求剑》
- 语文园地三
- 秋天的雨
- 放飞学生的心灵
- 礼物
- 春天的雨点
- 草叶上的歌-第一课时
- 《海底世界》
- 我不是最弱小的
- 珍珠鸟
- 9小鹰学飞第二课时
- 说说我自己
- 富饶的西沙群岛
- 小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