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美国物证鉴定,哪出错了?

美国物证鉴定,哪出错了?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美国物证鉴定,哪出错了?

实际上,这并不算是新鲜事了,因为这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FBI和各州警方。而这一切,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罗卡定律

此次涉及的鉴定错误,据CBS报道,主要集中在毛发和纤维鉴定上,而不涉及传统的指纹鉴定,和时下被各国司法机关广泛推崇的DNA鉴定。

纤维鉴定的基本原理,就是“两物接触,必有交换”:在某人到达案发现场、实施犯罪的过程中,他身上的一些细小的物质(比如头发、体毛、衣服的纤维等等),不知不觉中就可能遗留在现场和受害人身上;同时,现场和受害人身上的一些细小物质(头发、体毛、血迹、草籽、泥土、油漆等等),也会附着到凶手的身上,就像我们平时说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罗卡定律”的简单表述,它被视为法证科学的公理和基石;一旦鉴定证明被告人和案发现场、环境之间的确存在某种物质交换,又没有其他的合理解释的话,就会成为有力证据――如果你没有犯罪,案发时你为什么会到过现场?又为什么会和受害人有过接触?哪怕没有直接证据,这些纤维证据往往也能说服陪审团而给被告人定罪,比如著名的“I-5号公路绞杀者”案,关键证据就是纤维鉴定(包括尸体手腕上的尼龙绳上带有的真菌类型、尸体上的猫毛、被告人汽车坐垫上的纤维等鉴定结论)。

因此,在DNA比对技术尚未普及开来之前,纤维鉴定是美国司法机关打击犯罪的一个重要武器,在相当多的案件中大放异彩。然而,这里就有一个隐含的前提:

鉴定结论本身是靠谱的。

如果鉴定得到的是错误的、虚假的结论,则非但不能打击犯罪,反而会造成“铁证如山”的冤假错案,给当事人带来可怕的灾难,也让法律蒙羞。

错了哪些?

尽管本次的复查主要针对纤维/毛发鉴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鉴定方式就是固若金汤的。实际上,从公开的案例来看,类似错误并不罕见。

比如,美国马萨诸塞州警方在波士顿设立了一个犯罪学实验室工作,化验员安妮・杜可汗自2003年起就在其中工作,负责对物证是否属于违禁药物(毒品)进行鉴定。然而,201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实验室管理人员发现她经手的95个鉴定样品上没有按规定贴好标签,随即进行检查,结果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在这几年时间里,她做出了许多虚假的鉴定结论,有时候还会主动污染样品,把可卡因加到不含可卡因的样品中去,让复检的同事看不出问题来。

粗略算起来,她经手的毒品鉴定大概涉及3,4万千个案件……很显然,有许多无辜的嫌疑人因为她的虚假鉴定而坐牢。而她这么做的唯一理由就是:偷懒!

而弹道鉴定,则是鉴别某一颗子弹是不是从某一支特定的枪里发射的,自然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2008年,底特律警方宣布,暂时关闭了他们的犯罪学实验室,因为经过抽查,在该实验室出具的大约200件弹道鉴定结论中,至少有10%的鉴定存在错误。

无独有偶,化学检测也可能出错。2009年,美国著名演员布莱特妮・墨菲猝死在自家浴室里,负责物证检测的加州克莱森公司就公布说,他们发现,死者墨菲的头发里,重金属含量超出正常值10倍!一时间,媒体纷纷报道此事,事情似乎导向了她是被人害死的可能。然而,很快就有人指出,那不过是因为染发而已――对于经常染发的女性而言,这种超标现象非常普遍。最终,墨菲被确定为长期服用精神药物而导致的心源性猝死,这家公司的乌龙也成为坊间笑谈。

那么,DNA鉴定,应该是绝对不会出错的吧?理论上说,DNA比对有现代生物科技作为后盾,是一种高度专

一、高度精确的检测方式。不幸的是,DNA鉴定有时候也会出错。2002年,拉斯维加斯检察官办公室宣布,对一位名叫拉萨罗・索托卢森的男子撤销所有指控,无罪释放并郑重道歉――他本来被控犯下了多项性侵的罪名,而且证据确凿;但警方后来发现,这是一个愚蠢的错误,只是因为犯罪学实验室在检测时弄混了标签,放走了真正的罪犯,却把无辜的索托卢森给抓了。尽管他没有被定罪,却已经被羁押了一年多时间,身心受到严重损害。检方还表示,可能有多达270个样本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他们已经准备彻查此事,必要时重新审理相关案件。

为何出错?

看到这么多的乌龙事件,想来很多读者就会有一个疑问:

为什么会出这些错误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鉴定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以杜可汗为例,她在案发之前就出现了许多奇怪的征兆:她每月能做500个样品的鉴定,超过同事5倍还多,但却很少看到她坐在检测仪器前工作;即使她常常出庭作证,也丝毫没有影响她鉴定的神奇效率;她的原始数据记得一塌糊涂……而这些异常居然都被她的上级忽视了。尽管该实验室有内控标准,但显然并未发挥作用。

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鉴定机构很难做到真正的中立。美国各州的犯罪学实验室,很多都是隶属于当地警方的,而警方当然是希望自己的指控能够获得物证强有力的支撑的,自然不会去主动质疑鉴定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

还有一个附带的因素,就是欧美各国法律中普遍存在的“辩诉交易”制度。该制度允许被告人承认全部或部分指控,而检方也相应地撤销部分指控,或者在量刑上建议从轻处罚,比如不判处死刑、不剥夺减刑机会等;一旦达成认罪协议,法庭就不再对案情本身进行调查,只审查协议是否合法、合理。这种做法有利于节省司法资源,确保起诉定罪的成功率。

然而,如果某人是无辜的,却碰上了不负责任的鉴定人而被错误指控,则他就会面临两难的抉择:要么违心地认罪,不再申辩;要么坚持到底,有可能洗脱罪名也可能判得更重。而物证鉴定结论一出,哪怕实际上是错误的也很难推翻,被定罪的可能性很大,被告人再不服气也得掂量一下轻重。错误的鉴定结论,很可能就因此而闯过了最后一道关口,铸成大错。

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任何法证鉴定都存在出错的概率,这是不可避免的风险。但是,公众所不能容忍的,则是由于鉴定人粗心大意甚至故意篡改数据而炮制的错误鉴定结论。如何避免这种危险的出现,对于各国司法机关都是一个严肃的课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是麦子
迎奥运 促和谐
大战老鼠
未来的学校
创造美好的未来
假如我是哈利·波特
我的理想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演讲稿
池塘
我想当马小跳
美梦
我讨厌春天
假如我是老师
再见,我的2004
产品价格与产品质量水平决策问题博弈分析
水产品安全运输策略研究
基于鲁棒优化的集装箱码头连续泊位分配研究
关于我国电商物流的反思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与对外贸易关系实证分析
电子商务时代下江苏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选择
物流服务水平影响需求的两个TPL参与下的供应链博弈分析
PBL教学法在高职商品养护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平战结合地下车库建筑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高职高专《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实践性研究
B2C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探究水电站施工截流方法及其应用
基于混合算法的物流园区布局优化研究
采煤机常见障及处理
基于多目标规划的物流精益采购及其隶属度偏差评价法
07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设计B案案例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实录6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精品教案五实录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
0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精品教案A案实录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精品教案七实录
课外阅读:雷锋的故事实录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2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实录附反思实录
知识:区别月季、玫瑰和蔷薇案例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1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后记案例
07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设计一案例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精品教案六附反思实录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精品教案四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