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25
女性养生 以血为本
有人说“女人一生的健康都与补血有关”,这话不无道理。因为女性天生就难以避免生理上的重重“磨难”:月经、怀孕、分娩、哺乳,多种原因都会造成耗血与失血。如气血亏耗或补血不足,便会引起血虚,而血虚也是众多内科、妇科疾病的“始作俑者”,故补血对于女性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许多中药亦可药食同源,故若辨证施补,则能有效改善女性血虚的问题,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补血是女人一生的“功课”
古代医学典籍《妇人大全良方》指出:“妇人以血为基本。”女性月经以血为物质基础,孕期则需以血养胎,分娩有赖于气血化为产力及阴血润濡产道,产后乳汁又与血同源。由此看出,女性特有的生理活动均以血为本,因此,女性的一生中都可能在不同时期呈现出血虚的状态。
血虚者,多见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眼花、容易疲劳、手足发麻、多梦健忘、月经量少、经期延迟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引起痛经、闭经、妊娠腹痛、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产后缺乳、不孕等一系列妇科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因此,女人一生都应该重视血的补养。
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
中医认为,血液生成的主要成分,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营气、津液等。《灵枢・决气》中有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邪客》中亦补充说明:“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其实两者都在强调营气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营气则来源于脾胃中运化的水谷精气。因此,脾胃在血的生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也有“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的说法。
在中医看来,血液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难经・二十二难》谓“血主濡之”,就是对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简要概括。《素问・五脏生成》中记载“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则是进一步阐释了机体的感觉和运动,都必须依赖于血液的供应。
不同血虚,补血方式各异
中医认为妇女血虚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耗血、出血过多,如月经过多、产后大出血、久病等;二是气血生化不足,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之帅,脾胃虚弱或营养不良,可致使气血来源匮乏;三是肝肾不足,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肝肾亏虚也会导致血虚。
因此,如果是因为慢性疾病而引起的血虚,多可采用补血养血的方法直接补益气血;而月经量多或产后大出血、或意外失血过多而引起的血虚,则需要根据这些情况的轻重缓急程度判断是否需要先采取输血或其他急救措施,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补血养血等日常调理;如果是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形体消瘦、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食欲不佳、腹胀便溏继而出现血虚表现的女性,则一般要运用健脾益气的方法,使得脾胃强健,气血生化有源,血虚问题也会自然迎刃而解;妇女如果有头晕眼花、健忘多梦、手足发麻、腰酸膝软、月经量少色淡、月经延期、闭经等血虚表现,即提示可能为肝肾不足所引起的血虚,宜用养血柔肝、补肾益精的方法同时补益肝、肾两脏的气血。
药食同源也需“辨证施补”
中医历来讲究辨证论治,许多中药亦可药食同源,因此在以药食补血时,也必须辨证施补,才能有针对性地改善女性血虚的问题,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补血养血:大枣、龙眼肉
大枣味甘性温,用于因耗血出血过多而导致血虚时,可补气养血安神,改善血液循环,滋养全身细胞,还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增强骨髓造血功能。每天取5~6颗大枣煮水喝,是较有实效的方法,因为这样能使大枣的成分充分散发到水中,比泡水喝效果更佳,又能避免生吃可能引起的腹泻等问题。但需注意的是,大枣味甜,多吃易生痰湿,滋腻碍胃,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因此不宜多吃。
龙眼肉味甘性温,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古代就有以龙眼肉单品加白糖蒸熟后用开水冲服治疗年老体衰、产后、大病后气血亏虚的用法。用以补血较为简便有效的方法,有与鸡蛋炖食;或龙眼肉30克、白糖6克隔水蒸熟后冲服;也可与大枣一同煮水喝加强补血功效。
健脾益气补血:山药
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而致血虚的女性朋友,可食用山药帮助气血生长。山药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味甘性平,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山药营养丰富,又容易消化,可长期食用。虽然山药没有直接的补血作用,但它能补脾益气,长期食用,脾胃强健,气血生化有源,血虚自然不复存在。山药食用方法较多,其中煮粥、炖肉较为简便实用。当然,在煮粥炖肉时加一些大枣或龙眼肉等补血的药食材,更显其效。
养血柔肝、补肾益精:枸杞子、黑芝麻
枸杞子是平补肾精肝血之品。肝肾不足血虚的女性朋友以枸杞嚼食、煎汤、泡水、煮粥等,都能窥见补血之效,其中用黄酒泡枸杞(黄酒与枸杞的比例约为1:1)和以枸杞炖肉是养肝补血的良方。
黑芝麻具有明显的益精养血作用,多可用于精血亏虚、肝肾不足等情况。黑芝麻可直接食用或炒食,补血养血较为有效的食用方法是:将黑芝麻研成粉末,加入适量蜂蜜,密闭保存备用,每天早晨取30克左右蒸服。
血热、血淤反对蛮补
虽然补血有益女性健康,但也并非提倡一味蛮补。由于大多补血食物或药材都属于热性药(食)物范畴,一味地盲目进补可能适得其反,出现上火、便秘、燥热、流鼻血等不适症状,所以,只有血虚的女性才最适合进补。而如果本身就是属于血热、血淤的情况,则不适合再大量应用补血药食,比如那些体型肥胖,身体壮实或燥热体质及没有血虚情况的女性,就不宜进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莫让浮云遮望眼
- 飞蛾扑火,非自取灭亡
- 安于职守的士兵是好士兵
- 难道我还要继续堕落
- 传递生命的坚强
- 希望你试着宽容,因为……
- 学会回报
- 做自己的英雄
- 唯心无疆
- 超越,徘徊在内心的羁绊
- 沉淀
- 枪炮下的民族
- 精彩之处
- 高中生活如咖啡
- 我们笑着走下去
- 要警惕胃穿孔的发生
- 健康达人的八个好习惯
- 关于中药石韦的介绍
- 3招让父母生活更圆满
- 高血压危害不在于有无症状
- 高血压服药应避开三大风险
- 静脉曲张袜 会穿才治病
- 预防“卒中”的处方
- “晚养生”为健康加10分
- 每日“3分钟”延年益寿
- 别让“漏尿”烦扰你
- 6款养生药茶
- 跟武媚娘学养生
- 治疗痔疮的偏方
- 大陵穴清火祛口臭
- 对话与反思:《项链》教材设计及试教
-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低效”归因及应对策略
-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三种理论评述
- 语文课堂:莫在课文外围漫游
- 新课程语文课堂的导控艺术
- 做到三个“不唯” 方始为“好课”
- 我教语文的“四破四立”
- 语文课堂还应突出语文学科价值
- 语文教学的三种课型
- 谈课堂生成的魅力
- 歌起 美景现 人人欢畅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水乡歌》教学谈
- 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的五个注意点
- 从传统的“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新文化
- 让音乐“潜”入语文课堂————唐诗宋词课堂教学方法的一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