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国古代的体操――导引术

中国古代的体操――导引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10

中国古代的体操――导引术

摘要:导引术是中国传统养生术之一,它以肢体运动、呼吸运动与自我按摩相结合,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为目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优秀遗产。然而这项古老的传统运动,在今天已经有很少有人了解。本文主要介绍导引术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三个流传至今、影响最广的导引术:五禽戏、八段锦和易筋经,导引术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文化对导引术的影响。最后对导引术在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导引术;养生;历史;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文化

一、什么是导引术以及导引术大致发展过程

简单地说,导引术是一项以肢体运动为主,配合呼吸吐纳的养生方式。“导”侧重于气血的宣通,“引”主要指肢体的屈动、拉伸。“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因为“导”和“引”之间存在的紧密互渗关系,所以将二者合二为一,称作“导引”。

导引术的萌芽在远古时代,大约到战国时已经发展成较为成熟并可独立用于治疗或养生的操术。关于起源的记载在《吕氏春秋・古乐》中。虽然没有出现“导引”二字,实是古代导引术的最初形式。“导引”二字合用最先见于《庄子》和《黄帝内经》。

先秦时期,包括导引术在内的一些医药养生等古籍得以流传。汉兴后,导引术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发展。汉末出现了“五禽戏”,已具有成套术势的形态。73年和83年分别出土重大考古发现《导引图》和《引书》都是这个时期导引术发展的物证。

魏晋以来,道家养生流行起来,导引理论和方法都渗入了浓厚的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养生思想。葛洪与陶弘景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二位将医学融入导引术,这对后世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隋唐时期道教空前繁荣,其重要养生术之一的导引术也成就斐然。导引术在日常的医疗保健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佛教导引术的出现与引入医书,也是一个重要特点。道家和医家都对导引术做了总结、整理或创新工作,致使导引术于此际出现了一个发展高峰。

隋唐以后,导引术趋向适俗,创造出了像钟离八段锦法、小劳术和太极拳等熔多种道术为一体的新型的道教导引术。虽然在医疗上的应用虽不如前,但也有些新的进展,发展出了坐功,简化了导引术。

导引术在明清时期又有较大发展,表现在对古代导引术的整理与改造上。这一时期导引术对内丹与拳技的融合,导致了太极功法与太极拳法这类新型导引术的诞生。

二、三种代表性导引术

(一)五禽戏

五禽戏是东汉时期的华佗以仿生导引术为基础,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以疏通气血、预防疾病、健康延年为目的创编了这套五禽戏,代表了汉代时期古代导引术发展的最高水平。早期导引术势多是模仿动物活动的动作,力求获得动物的某些灵性和能力。华佗五禽戏的功效是:“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①

(二)八段锦

“八段锦”的命名,是取其功法精美珍贵之意,包括八段动作,分为文八段锦(坐式静功)和武八段锦(站式动功)两种。八段锦的出现是导引术发展成熟的标志。

八段锦将不同导引术势汇编成套,并以歌诀这种易传易记的形式而广泛流传,这对后来易筋十二式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它把导引术与中医理论结合在一起,每个动作的名目既说明动作术势,又从中医理论上指明其作用。八段锦的出现,是古代导引术逐步走向简约化的表现。

(三)易筋经

金庸在他的小说《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中都提到过《易筋经》,它被描述为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武功秘籍,乃东土禅宗初祖达摩老祖所创。这一创作是根据民间传说而来。然而现代考古资料证明,《易筋经》功法与达摩并无关系,实为明末天台紫凝道人所创,是源于中国古代养生导引术。

三、中国古代导引术的特点

重视形神相互作用――古代养生家已经看到身体和精神相互有作用,《养生论》中说“形须神以立,神须形以存”②。身体和精神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强调内外俱练――我国古代健身经验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易筋经》中说“易筋以坚其体,壮内以助其外”,说明内外俱练是相对的统一,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注重动静结合――导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导引术中,把肢体运动与吐纳、静思结合起来进行。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器官功能,治疗某些疾病以及锻炼精神都很有作用。

因人、因时、对症施引――古代导引经过长期发展,不断总结,提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针对性也很强,可依不同季节、年龄、身体条件以及不同的病症而应用不同的导引方法。

四、中国古代文化对导引术的影响

导引术本质上是一种体操术,它是在吸收了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它跟道教有着最深厚的渊源,也从道家经典中吸收了很多重要思想。道家尚柔、尚静,因此,导引术主要向着增强肢体关节柔韧性的方向发展。不只道家,儒、释、道三家皆有主静的思想倾向,使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全面向内向型发展。受其影响,净心打坐和这种运动量很小的导引术便成了主流。佛教对导引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易筋经。虽然它的基本框架是道教文化。但经佛教僧侣集团托名改编后,揉进了不少佛教文化成分。(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结语

以五禽戏、八段锦和易筋经为代表的导引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从古代宗教、哲学等各方面吸取养分,并广泛应用于传统养生、医学和宗教等领域。在当代,由导引术发展而来的健身气功,也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健身方法,为提高民众的身心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相信以导引术的丰富内涵和神奇功效,一定会被现代人所逐渐了解,使这颗一度掩埋的明珠重新发出光芒。

参考文献:

[2]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连汝安.黄帝内经易经道德经养生精华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4]陈寿.三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5]嵇康.养生论[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高大伦.张家山《引书》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1995.

[7]连汝安.黄帝内经易经道德经养生精华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8]魏燕利.道教导引术之历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9]石爱桥,陈晴,雷斌,项汉平.易筋经源流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3,11:75,76.

[11]吴志超.古导引初探(上)[J].体育科技,1979,1:75-85.

注解:

①陈寿.三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②嵇康.养生论[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洛可和她的孩子们
圣诞节的小雨
难忘的一件事
无聊的悲伤
晴天娃娃
漫谈我的学习观
原来……
简单
我很幸福
生日
十年的承诺
08年最后一天
七支粉笔
黑色记忆
陌生的路途
小型泵站电力损耗与有效利用的对策
浅谈煤场自燃的预防
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探索
智能化变电站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浅谈电气与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
关于娱乐场所中多媒体音视频使用的探究
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及其管理
供热节能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节约型供电企业的电网节能技术探讨
电厂热工自动化的保护意识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浅析
石化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研究
探讨空气净化技术的应用
转炉煤气自动回收及程序优化方法
对大地构造相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技术探讨
新课标下怎样引导新教师听课
寓情于景 朴素即美
生命的抉择与感动
关于语文教育转型的回顾、思考与展望(三)
《观潮》说课
语文课改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
初中语文知识大盘点(下)
转变阅读教学的视角
新的教育理念 新的实验课本——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简介
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模块设置与学时学分
似曾相识燕归来--中学文学教育的风雨历程(下)
新世纪初期的语文课程改革
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合理“误读”
洪镇涛:大兴诗教 奠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