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当代青年如何走中国传统绘画之路

当代青年如何走中国传统绘画之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当代青年如何走中国传统绘画之路

摘要:走在传统绘画艺术道路上的“八零后”,面对当今画坛中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潮流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与吸氧,常常只做一些简单的挪用、改编,从而丧失了自我,断绝了自己的艺术之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初入传统绘画艺术之路的我们,应该踏实从艺。我们应该加强对古典文学的学习,对古人优秀作品的研究,对书法的学习,对生活的观察,对优秀文化艺术的借鉴。打好艺术之路的基石,将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继承、发展下去。

关键词:八零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继承;发展。

“八零后”这个词,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我们不必思考它的意义何在,是褒是贬,现在我要说的是:当前走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道路上的“八零后”乃至“九零后”应该怎样走我们的艺术之路的问题,怎样将传统这个不断创新的接力赛继续下去的问题。

我国的绘画艺术,向来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和融合外来的艺术精华,经历了千年的积累、沉淀、继承、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魅力。但是,自从1840年,西方帝国主义用我们中国人发展的火药制成了大炮,轰开了我们的国门,由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劣势地位,加之西方文化夹在强大的政治、科技、经济之中,长驱直入,使我们中国人联想到我们中国文化上的劣势,特别对我们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的冲击特别大。有人说:“中国画衰败极矣!”其实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定有其独特之处,有其民族文化内涵,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可仍有人说:“要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西洋画的写实精神。”这种言论的正确与否,现在自没有说的必要了。而今天,我们中国的综合国力强大了,与世界上与各国一同游戏,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中国的对外开放,使西方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文化思想涌入我国,对我国人民是一种严酷的考验,使我们传统的思想、观念、文化受到了冲击与侵蚀。我们传统的中国画受到的冲击自然很严重。现在,我们的国家到处埋伏着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情绪,毕竟我国的社会体制并不十分完善,又有一些西方强势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被西化的东西太多了。真正为艺术而生的人不少,而真正为艺术而活的人不多,走学术路线,研究中国文化,发扬中国绘画精神,创新中国画的人少了。特别是“八零后”的我们由于自身的浮躁与不踏实,在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社会中,走在艺术的道路上容易迷失自我,迷失方向。

我们“八零后”乃至“九零后”应该怎样走我们的艺术道路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元素。每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有其文化根基和思想渊源,我传统绘画的文化思想基础当然来自于我国的古典文学。一些古典的画理、画论是我们传家宝。但是,由于对古典文学的知之甚少,我们无法读懂一些画理、画论,或者是一知半解,又何谈理解其深刻的内涵和得到启发呢?所谓无源之水不会长流不息,传统文学的缺失,即使绘画的技法、技巧再高,想要描绘出高级的,能够在时间的磨砺下得到认可的作品是很难的。黄宾虹老先生曾经说过:“学画者不可不读老庄之书”。从此话中,我们可以窥见古典文学的学习是必要的。有什么样的艺术就应有什么样的文化思想来指导。才能生发出该民族文化的魅力。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古典文学的学习,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二、对于传统绘画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即是所谓的师古人。就是向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大师、绘画作品学习,师古人可以让我们迅速掌握描绘客观物象的技巧、技法。古人说过这样的话:“学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火”。可见师古人的重要性。但我们又不能一味的学古人,从中无法自拔,失去自我。白石翁曾经告诫他的学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所以,我们应尽量学习古人的技巧、技法,为我们的创作服务。不可“泥古不化”。师古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师其意而不师其迹”,做到“古为我用”。毕竟我们生活的时代、社会与古人所不同了。我们的作品应该表现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生活。

三、对书法的学习也是必要的,诗意化的追求和书法线条的运用使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书法是我国独有的艺术品种。书法本身就具有独特的魅力。学好书法,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学习也是不可获缺的。古人常说:“书画同源”,“画法直接来源于书法”。很多名家将我们口中的画画说成是写画,一个“写”字道出了书法的重要性。看许多画家的作品,其画中提款的用笔与绘画的用笔笔法几乎是一样的。大师吴昌硕以篆书入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算是千笔万笔画出的山水画,其中的每一笔也是很讲究的。而我们这些“八零后”,却一味的只知画画,对书法却毫不用心,有些人作品提款是别人的帮助提的。“学习”,如果你骗它,它必然也会骗你,所以,我们还是学传统,学好书法,在此时更重要。

四、生活是一切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因此深入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观察、体验、写生、创作,作品才会充满生活情趣和时代气息。这种浅显的道理每个人都知道。可是“八零后”的我们又有几个人真正的去感受生活了呢?绘画作品要表现的应该是自己的真实情感。那么作品才能感人至深。“真实的情感”当然是由心而发,由生活而发。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且安逸的时代里,在身上总有一些懒惰与娇气,而少了一份吃苦,少了一份勤奋。总喜欢从这幅画或那幅画中找别人已经经过艺术加工的东西,通过自己的组合,形成所谓的创作,或者是用照片进行创作,这样一来,作品自然缺少有感受和生动的东西。许多事实已经告诉我们这种方法不可取,会闹出许多笑话。无论中画、西画都是源于生活的,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面貌,都是因为每个人对生活的感悟都是不同的,都很微妙。一些优秀的经得起时间磨炼的作品,并不是平空捏造的,他们都是作者真情的投入,大量的写生,有了这种量的积累,才有了质的飞跃,才能得到永恒的能力。古人曾经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史册上留下名字的人又有哪一个不是足下行千里,日囊笔砚呢?石涛曾经说过“搜尽奇峰打草稿”,可见写生对于绘画来说的重要意义。另外,应该善于观察我们的生活,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现我们身边美丽的事物,让我们的双手勤快起来,记录生活,创造生活。

五、对传统的学习,对生活的体会,这些只是我们从艺路的基石,只要努力,都能做到,但如果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必须与我们生活的时代接轨,多读前沿的艺术作品,多读具有时代性的作品,从中吸取精华,把握时代因素,充实到自己的学习、创作中去。

我想艺术的道路是一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射线,而为艺术而生的人,为艺术而奋斗的人是快乐的。希望我们的手再勤奋一些,眼再勤奋一些,脑再勤奋一些,踏实的走我们的艺术之路。(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2]何怀硕:《大师的心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1版.

[3]《二十世纪末中国现代水墨艺术走势》,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4]《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寂寞
不想知道结局
胡言
聆听花开
雨中
关于一场时间的拾遗
活着,才有希望
远方
最熟悉的陌生人
走过高三
青春不再留白
旅游
没有你在身边的日子
泪殇
不孤独的黑夜
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探索
对大地构造相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技术探讨
浅谈电气与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
电厂热工自动化的保护意识
探讨空气净化技术的应用
小型泵站电力损耗与有效利用的对策
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及其管理
石化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研究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浅析
供热节能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智能化变电站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节约型供电企业的电网节能技术探讨
浅谈煤场自燃的预防
关于娱乐场所中多媒体音视频使用的探究
转炉煤气自动回收及程序优化方法
初中语文知识大盘点(下)
新的教育理念 新的实验课本——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简介
生命的抉择与感动
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模块设置与学时学分
洪镇涛:大兴诗教 奠定根基
转变阅读教学的视角
新世纪初期的语文课程改革
寓情于景 朴素即美
新课标下怎样引导新教师听课
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
语文课改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似曾相识燕归来--中学文学教育的风雨历程(下)
《观潮》说课
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合理“误读”
关于语文教育转型的回顾、思考与展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