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礼”字本义简论

“礼”字本义简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1

“礼”字本义简论

摘要:“礼”自古至今都是个高频字,无论在古籍中,还是在今天的社会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而当前古汉语学界关于“礼”字本义的说法确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和依凭。探索“礼”的本义,需要立足于其繁体“”的本字“”来研究其形义关系,进而把握“礼”的形义演变脉络。

关键词:礼;;;本义;形义关系

“礼”自古至今都是个高频字,无论在古籍中,还是在今天的社会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而当前古汉语学界关于“礼”字本义的说法却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和依凭。那么其本义究竟是什么呢?

礼,繁体作“”。而“”的本字为“”,后加“示”旁孳乳“”字。

,甲骨文作,金文作(由・周中),篆文作。

从甲骨文到篆文,的形体变化不大,像是两块玉盛放在一个容器之中。《说文解字》将“”解释为:行礼之器,从豆,象形。但“”究竟是什么样的“行礼之器”?许多人立足于许慎观点的基础上进行解形释义,而也有许多专家学者不同意许慎的“从豆”之说。在“”字形义的分析上,学术界颇多争议,主要集中在两种立场上:

(1):像二玉在器之形,从珏从豆会意。王国维、李孝定等。

①用于祭祀的内置玉器的或者玉饰的豆形器皿;

②玉和豆为古代祭祀仪式常用礼器,因此用玉和豆形器皿会意,共同表示“”的含义。

(2):从珏从会意。董莲池、季旭、林、郭沫若等

①或为某种用玉装饰的贵重大鼓;

②玉和鼓为古代祭祀仪式常用礼器,因此用玉和鼓会意,共同表示“”的含义。

综上所述,诸家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是从“豆”还是从“”释义,而这也决定了“”的本义要么可能是盛玉或玉饰的豆形器皿,要么可能是玉饰的鼓。

上表分别列出了“豆”“”“”的甲骨文、金文、篆文以及楷书字形,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豆”与“”对应的甲骨文、金文字形下半部分非常相似,但是,去掉“”甲骨文、金文字形中的“”(珏)部分后,剩下的字形和“”的对应字形基本相同。在篆文字形中,误将“”讹变为“豆”,因此容易使人误解“”字从豆,“豆”是古代用来盛食物的器皿,也是重要的祭祀礼器,因此也就容易误以为“”是以“豆”盛“珏”(玉)来敬奉神灵。可见,“”应是从珏从会意的。而是鼓的初文。

董莲池先生认为:上古行礼必用鼓,而其上又必饰以玉,这种饰玉之鼓是行礼活动的重要礼器,所以表示行礼之器的“”便以其为取象。《论语・阳货》:“云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可见,古代鼓和玉也是经常在礼乐活动中并行出现的。

此外,参看以下“汉代画像石建鼓”,我们不难看出其形象和“”的甲骨文字形相似。

因此,许慎所解释的“行礼之器”或为一种用玉装饰的贵重大鼓,即“”的本义所在。

那么,“”字又是如何而来的?元代周伯琦在《六书正伪》中说:“即古字……重于祭,故加示以别之。”清代的段玉裁也说:“有五经,莫重於祭,故字从示。”意思是说:有五种,没有比祭礼更重要的,因此字从示解释。清代另一位学者庄有可也认为“”是“本止作,以事神故加示”。

对此,现代古文字学家李孝定先生则概括二者的区别为:以言事神之事则为,以言事神之器则为……其始实为一字也。《汉语大字典》在解释“”字时则是直说“……后作”。可见,“”字是由于强调“事神”或“祭祀”之意,而在本字“”的基础上加“示”旁孳乳而成。

,篆文作“”。其字形在甲骨文、金文中少见,已知的较早的出现于战国时期,如(十印・)。对于“”的形义,许慎说:“,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

对此,徐灏解释说:“之言履,谓履而行之也。”段玉裁释“履”曰:“足所依也,引伸之凡所依皆曰履。”所谓“足所依”指的是“履”的本义鞋子,鞋子是人的脚走路所紧密依靠的东西,在此义基础上,经过扩大引申,“履”有了(做某事的)依照、参考、凭借的意思。

“事神致福”是指古代祭祀神明祖先以祈福的活动,它所要参照的应当是进行该活动所遵照的仪式、程序。

因此,我们可以说,“”应当是指进行祭神祈福的祭祀活动所参照的仪式、程序。即“”的本义应当是指古代祭祀活动的仪式或程序。(作者单位:大连大学)

参考文献: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

[3]张世超等.金文形义通解[M],中文出版社,1996.3.

[4]董莲池.说文解字考正[M],作家出版社,2005.1.

[7]徐中舒.汉语大字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崇文书局,2010.5.

[8]王晓俊.“”之字形出于祭祀之“”――“礼”自“乐”出考论之一[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

(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争渡,争渡,执着人生何处
稚气漫过岸沿
永恒的坚守正直
绿,必须永恒
感恩——让幸福绽放每个角落
花开花落
灾后的人性思考
闪亮的石头和金子
感悟地震
学会宽容
划破苍穹
风之恋
白色的血液
感谢消逝,我们在行进
蓦然回首
呼吸科病区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与控制措施
探讨肝脏超声诊断疾病的声像图特征
浅谈新时期儿童糖尿病的心理特征及其护理
篮板痴汉 幸福生活
牙周外科术后不用塞治剂的临床观察
GIS在南宁市卫生应急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前景探究
浅析我院药师如何与患者沟通
上颌扩弓矫治儿童期咬合紊乱临床价值
两种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评价
医院后勤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途径
玉米剥皮机致成人手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
滦南县普通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超声诊断乳腺病的研究
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58例临床治疗分析
立体《雷雨》:最成功的语文课
怎样和学生沟通
国外作文教学:危机、对策及启示
好的课堂教学应充满生命的活力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不精确的课堂才是好课堂
外国文学简介
薛法根: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如何在小说教学中进行对话
何为“热心肠”
课堂教学的入境艺术
广读•勤写•少考
还有多少被“误读”与被“创造”的文本
课堂阅读,呼唤回归真实
当下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