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秦瀛诗文研究综述

秦瀛诗文研究综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3

秦瀛诗文研究综述

摘要:秦瀛的诗文造诣颇高,清代已有不少评述,散见于各种文史碑传,但不成系统;而今人对其诗文则鲜有提及,研究较为薄弱。本文整合各类文献中的相关重要内容,理清秦瀛诗文研究的现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秦瀛;诗文;综述

清代及近代关于秦瀛及其诗文的研究或评价,主要散见于一些碑铭、史传、序跋及诗话等文献中。

秦瀛生平事迹方面的记载见于陈用光所写的《墓志铭》②,陶澍所撰的《神道碑》,徐世昌的《清儒学案小传》,还有《清史稿列传》、《清史列传》、《国史馆本传》、《国朝耆献类徵初编》以及《国朝诗人徵略初编》等,主要叙述其家世源流、性情为人、生平经历与交游以及著述成就等,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

以上文献中的相关评价均较为简略零散,多是三言两语,点到为止,显得较为单薄。

而《小岘山人诗文集》③则收录了陈用光所写《墓志铭》与陶澍撰的《神道碑》,还附有清人所写的几篇集序,较为详尽地反映了秦瀛诗文的概貌与特点。其中,凌鸣喈的序对其诗文的评述最为详细,其言“诗始宗盛唐,继泛滥于苏陆诸家,浑浑浩浩无所不有,而要归于性情敦厚,风格高迥,其文出入韩欧,大约于震川为近,而义法简严,则得之望溪方氏”,“举凡立身行己之方,谋国治民之术,俱见之于其文”;袁钧对秦瀛文章的看法与凌鸣喈相似,也认为其文章“因文见道”,“有德者之言”,“深有得于古之立言者之指”;王芑孙则言“诸体靡不工”“雄峻绝出,实有得于古作者”等;吴兰庭对其诗歌的评价则较为精到、形象,“诗变化驰骤,而神味俱足,如雷雨之动满盈,而百谷草木皆甲坼也。此当于唐人中求之,下此弗论也”;吴德旋主要评价了其文,“考其师友渊源,所渐渍固已及乎熙甫灵皋,而驯至乎永叔子固,盖不相袭也,而神与为合……于以上追孟旬之徒而从之,则其途既正而可以无戾乎,六经之旨矣”[6]。

另外,还有刘声木的《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对秦瀛诗文的评价较为详细全面,并十分准确精彩地点出了其诗文的精要,有借鉴前人一些看法,但亦有不少独到见解,其中提到“其为文渊懿纯雅,不染尘氛,清婉有味,深得古文义法,得此道之正宗。诗亦取法王孟韦柳,一洗侧艳,力追古人风格而能有所自得”;在《补遗》中又提到“古文因文见道,冲夷平易,不染尘氛。一篇之中,清醇雅淡之旨使人往复不厌,大约于归有光为近,而义法简严则得之方苞、姚鼐。其立言之旨非徒词章,实深有得于古作者。年少时即能为各体诗,义法一禀唐法,虽学王孟,兼采范陆之胜,清回苍浑,确为正音,而五七律尤雄健”[7]。刘声木的点评可谓是用词精雅、评价详实。

现当代人的相关著述或编著中有关秦瀛及其诗文的研究或评价也有不少,但只有少量独创见解,大部分是引用清人或近代人的评述。

今人所著的《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清人诗集叙录》、《清人别集总目》和《清人文集别录》,有关秦瀛的生平事迹均来自以上提及的清人的文史碑传等。不过,关于秦瀛诗文的评价虽亦多是来自前人,但也有一些个人见解。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对秦瀛诗文的评价8均是来自《小岘山人诗文集》的几篇序文。钱仲联先生主编的《清诗纪事》对秦瀛诗文的评述也多是来自前文已提及的《湖海诗传》、《国朝诗人徵略》、《群雅集》等,但另有引述洪亮吉的《北江诗话》“秦方伯瀛,诗如久旱名山,尚流空翠”;侯学愈的《续梁溪诗钞》“所为古诗文词,渊懿纯雅,不染尘氛”;以及聂铣敏的《蓉峰诗话》“诗格超隽,风骨异人”[9]。不过,其选录了秦瀛的十三首诗,并在各首诗后附上清人各类诗话中的相关叙述,这是其他现当代编著所没有的。

袁行云的《清人诗集叙录》部分评述来自清人,但有独到见解,如“虽无奇思壮采,而长篇短章,杂施见闻,亦称宏富”,“虽不能独辟町畦,然根基既深,阅历又广,篇什极富,法度谨严,自非凡手也”[10];并摘录多篇诗作题目,进行归类和总的评述。

钱仲联主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提到“工文章,学归有光、方苞,与姚鼐相推重,体亦相近。七言诗,宗唐,兼法范成大、陆游”④。

以上是古今各类著作或编著中的相关研究,虽然称不上是至论,但与其诗文的大体情况也相差无几,评价总体上较为中肯,但相对于其丰硕的诗文作品而言,显得过于简略,不够详尽。

今人的相关论文则只有寥寥几篇,可见国内有关研究十分薄弱滞后。汪孔丰的《谫论秦瀛与桐城派、阳湖派的关系》⑤探讨了秦瀛与桐城派和阳湖派的关系,认为秦瀛所作古文应归到桐城派阵营,但所用材料略显不足,论述不够充分。其余几篇论文是放在整个锡山秦氏中的研究,论述的篇幅较小。如高田的《锡山秦氏家族文学研究》⑥只以寥寥数语提及秦瀛的性情与诗文,且均是引自清人所写,缺乏个人创见。姜丽丽的《明清时期无锡秦氏家族研究》⑦虽相对较多,以一小节论述了秦瀛的家世、生平等,但只限于无锡秦氏的家族研究。孙明露的《锡山秦氏诗歌研究――以锡山秦氏诗钞为中心》以一小节来论说秦瀛,但侧重于对其诗歌的评价,并精选了几首诗进行分析,认为秦瀛的诗歌“在峭拔清疏中有婉转,雄浑奔放中有清新”[13]。但限于篇幅,论述相对比较片面、单薄。 归纳以上文献内容,总结来说,秦瀛的诗歌起初是学盛唐,后博采唐宋诸家,上能接迹陶渊明,有王孟韦柳之风,并兼法范成大和陆游;其文则学归有光、方苞、姚鼐,上追韩愈、欧阳修,文章渊懿纯雅,不染尘氛,清婉有味,深得古文义法。可以说,秦瀛的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文章,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另外,查阅以下四种年谱目录《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中国历代年谱总录(增订本)》、《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增订本)》,发现至今还无秦瀛年谱。

通过以上对秦瀛诗文研究方面的综述来看,清人的评述相对较多,但不成系统,而今人的研究则更是稀少,且多是囿于清人观点。研究角度不全面,研究视角零零散散,没有形成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研究,也没有系统完备的作家论出现。总结来说,还有以下内容可深入整理和研究:一是秦瀛的生平经历尚未有系统整理,可编写年谱;二是还没有学者对秦瀛诗文作过点校笺注;三是学术界还没有关于秦瀛诗文研究的专著,可以撰写一部关于秦瀛的作家论。由此可见,有关秦瀛诗文的研究任重而道远。(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①(清)李桓辑.国朝耆献类徵初编(二十)[M].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85.

②(清)缪荃孙纂.续碑传集(一)[M].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85.

③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刻道光间补刻本。

④钱仲联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6:619.

⑤汪孔丰.谫论秦瀛与桐城派、阳湖派的关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7):79-83.

⑥高田.锡山秦氏家族文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⑦姜丽丽.明清时期无锡秦氏家族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6.

注解:

[1](清)李桓辑.国朝耆献类徵初编(二十)[M].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85:909-910.

[2](清)李元度纂.国朝先正事略[M].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85:539.

[4](清)王昶辑.湖海诗传[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904-905.

[6]《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编.清代诗文集汇编(40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36-139.

[7](近)刘声木撰,徐天祥点校.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安徽古籍丛书)[M].合肥:黄山书社,1989:173-174.

[8]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17)[M].济南:齐鲁书社,1996:513-514.

[10]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1431.

⑧余英时:《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⑨《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第19页。

⑩汪学群、武才娃:《钱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92页。

《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第4页。

钱穆:《文化学大义》,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版,

《钱穆学术思想评传》,第304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上课“认真”的同学
乌龟
邻居家的小“奶牛”
我的小房间
小猫
可爱的小金鱼
我爱家乡的桑果
小刺猬
我爱家乡的姑嫂饼
葡萄
我家的鸡
我爱家乡的竹林
我家的小狗
我爱家乡的蓝印花布
不同情绪下“潜在合作”对决策公正性的影响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环境及途径
高校考试评价改革实践的困境与破解策略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韩剧走红的原因
认知行为疗法(CBT技术)在高职生的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影响驾驶员安全行车的因素及对策
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与建议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之我见
学生干部组织协调能力研究
基于Mathematica的数学实验课程改革与创新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
基于人格培育视角的大学生情绪智力与组织公民行为研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珠三角就业起薪调查与求职指导
军队院校专业系参谋人员能力素质培养
近十年来我国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研究述评
25快乐的节日教案优秀设计二精品案例
快乐的节日教案优秀设计四精品案例
24画家乡教案设计五精品案例
25快乐的节日教案优秀设计三精品案例
25快乐的节日教案优秀设计B案精品案例
一下语文园地六之教材分析名师设计
24画家乡教案设计一精品案例
262识字7优秀教案一最新
画家乡教案设计十(第一课时)精品案例
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精品教案 一名师设计
快乐的节日教案优秀设计五精品案例
25快乐的节日教案优秀设计A案精品案例
画家乡教案设计七精品案例
262识字7优秀教案三最新
画家乡教学反思精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