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生活处处皆有“功”

生活处处皆有“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31

生活处处皆有“功”

健身气功与其他体育锻炼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完全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行、立、坐、卧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专注于这四个方面的养生锻炼,就可以无时无处不养生。善于在行立坐卧中进行养生锻炼,即方便实用,又效果明显,何乐而不为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坚持集体练功。集体练功,人多氛围好,还能得到教练的指导;练功之余,大家还可以交流练功体会,提高练功质量和效果。但是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负荷大,即使退休在家,也要忙家务,照顾孩子等等。除每天留出一定时间专门习练健身气功外,倘若日常生活中能够随时随地练功,无形之中就会积累练功的时间,增加练功的效果。本文要谈的是健身气功如何在行、立、坐、卧等日常行为中运用。

走路时,要含胸拔背、目视前方,百会上领,给脚后跟一个意念,这样身体感觉变得轻盈,走路不觉得累了。当你上楼梯或登山时,感觉有点累了,采用吸吸、呼的方法,即吸两口气呼一口气(鼻吸、鼻呼或鼻吸、口呼),两臂左右摆起来,马上会感到小腿轻松,精神焕发,平时上不去的地方,现在轻松地上去了。这些行为中就有习练健身气功的一些技术要领。当然,走路锻炼也要适度,中医讲久行伤筋。

站立时,采取两脚并拢,膝关节放松、大脚趾微微内扣,这时脚心。肾经的涌泉穴提起来了,既起到补。肾气的作用,还可以起到减肥及增强体能的作用。在站立时,比如等公交车时,可以两脚开立约与肩宽,两腿微屈膝不过尖,中正安舒精神内守,即按照健身气功身形的要求,练预备势(站桩)。古人称:“百练不如一站。”可见站桩的重要作用。大部分人站立时,身体的重心在脚后跟,所以站一会,就会感到小腿很累,采用以上方法,站一小时也不会感到累,就像大树扎了根。因为,站桩的要点在一个“松”字,松肩、松腰、松胯,身体几大关节松下来了,腋窝、肘窝、胭窝这些邪气容易留存的部位自然也松下来了。“松”是气血运行的前提,气血通畅了,身体也就舒服了。站桩是练功的基础。但很多健身气功习练者,已经学了好几套功法了,就是感觉差点“劲儿”,这个“劲儿”就是通过习练健身气功站桩得来的。

坐是大家最常用的姿势。上班坐着、吃饭坐着、打电脑坐着、看电视坐着。大家知道久坐伤肉,久视伤血的道理。现代社会,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压力都很大,很多人一天到晚都伏案工作,很少休息,这对身体的损伤很大。伏案工作,膏盲一直出于“开”的状态,很少有‘合”的时候,久而久之,人体的气机就都散掉了,对身体十分不利。中医典籍中有“运动膏肓穴,去除一身之疾”的说法。膏盲位于两肩的肩胛缝里,第四胸椎棘突的下方,距离脊柱四指宽度的外侧。这个穴位比较隐蔽,针不能扎进去,手也无法按到,想要活动膏肓,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自我锻炼。健身气功中与脊柱相关的动作,都与活动该穴有关,也可以采用抻气法,既简单又效果突出。坐在椅子上,把后背像扇子一样向前打开,停一会儿,在慢慢挺胸,收紧后背,往后挤压脊柱。如此反复十几遍,这个动作可以打开和挤压膏肓,做完十几次后,人会感觉周身清爽,肩背疼痛明显减轻。

又如,操作电脑时间长了,可以用10-15分钟的时间练练功,即立掌于胸前,两手心(两劳宫穴)相对抻拉,膻中穴是人身上八大汇穴之一,气的汇穴。此穴直对心、脾、肺,还是任脉的主穴,统领六条阴经。每天看电视时也可以采用此方法,两手对膻中穴做开合,在不知不觉中,你会感到气血通畅,心胸宽广,遇事不爱着急生气。在健身气功运动中,许多动作技术都与该穴关系密切。比如,看电视一小时后站起来活动一下,做“背后七颠百病消”,转腰刷胯,摩运精门等。另外,大家乘汽车外出旅行时,是不能在车上走动的,时间长了,就会觉得腰背酸累。这时,你可以将腰背挺直,将腿抬起来,脚离开地面10公分,口吐“吹”字3-6次后脚落地,会感觉到很舒服。有人乘汽车时容易晕车,这时可以口吐“呵”字,目平视远方,会减轻晕车的难受。

有时躺下睡不着,就烦躁不安,结果呢,就更睡不着。健身气功采用的呼吸方法,意守丹田,进行深呼吸,并加上揉腹导引的形体动作,可有效抑制大脑兴奋,进入睡眠状态。中医提出:腹乃人体五脏六腑之宫城,脾胃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只有升清降浊,才能气化正常。现代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更给于腹部“第二大脑”的重要称谓。德国汉堡出版的《地球》杂志报道,科学家们认为,人类的感觉和知觉都是从肚子里传出来的,肚子里有一个神经网络,因此称之为“第二大脑”,也叫腹脑,它拥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比骨髓的细胞还多。因此,腹部锻炼对身心健康十分重要。中医提出“揉腹强身除百病”,频频摩擦脐腹部能使胃肠蠕动加快,使胃液增多,有助消化,排泄正常。同时指出,脐下两侧分布丰富的血管网,反复摩擦能刺激皮下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使机体代谢旺盛,增强抗病免疫能力。

饭后揉腹的代表人物是我国唐代的药王孙思邈,他一直坚持“饭后即自以热手摩腹”。他说:“食毕摩腹,能除百病。”饭后轻轻的按摩腹部,能使腹腔内血液加快,增强胃部功能,对中老年人健康长寿大有裨益。饭后揉腹一般的方法是,饭后半小时,两手对搓后以热手摩腹,手法要注意轻柔和软,用力大小以感觉舒适为度,每次10分钟为宜。

揉腹,一般采取平卧床上,两腿平伸,男左女右,匀速揉动,力量由小到大、由轻而重;转速要慢而匀,稳而缓;揉的关键是安安静静、集中精神,不光注意手掌,还要注意腹内、脊骨。在揉的过程中,还可以把腹部微微收一收,这样揉腹的渗透力就会更深一些,对五脏六腑的按摩作用就会更明显。按照这样的要求进行揉腹,就会睡的香。如果每天晚上睡前揉腹一小时,3个多月后,就会中气倍增,自觉气力足,有精神,说话声音洪亮,上腹部及直肌腱部丰满。

涵养道德是习练健身气功要旨。所以,健身气功不仅仅在练习时要注意意念的运用,还应将这种理念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中的修心是一种心态与道德的历练。从修德人手,是历代养生家遵循的准则,也是中国养生家最具特色之点。孔子《中庸》云:“大德必得其寿。”汉代苟悦《申鉴・俗嫌》中解释:“仁者寿,何谓也?曰:忍者内不伤性,外不伤物,上不违天,下不违人,处正居中,形神以和,故咎症不至,而休嘉集之,寿之术也。”清代《长生秘诀》中更讲得明白,说“寿之切要,惟以德善为主,调养为佐。”西方学者也重视不良情绪,如:忧虑、恐惧、紧张、急躁、激动、贪求、不满、烦恼等对人健康长寿的影响,甚至视为“促癌剂”,呼吁抵制与化解,但没有提到修养德性的高度来解决。

只有在习练健身气功的同时注重修身养性,在生活中做到了“仁”与“履和适顺”,超越物欲的层次,建立高尚的人生,才会得到身心全面的健康,享受美好的人生。

总之,要练好健身气功,取得更好的健身效果,一定用心体会,把许多练功要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这样随时随地地练功,无形中增加了练功的时间,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与书为友
这就是我
芳菲记忆
考试后的感觉
好想,锁住时间
物归原主
中秋之夜
五味的青春
年少的标本
我的童年
友谊
两天军训感受
我是否患了甲流感
迷人的菜园
给自己点一盏灯
社区居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及新问题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全面提升医院经营管理水平
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改进与创新的思考
人才培养视阈下大学生党支部活动体系的构建
新常态下玉龙的科学发展
坚持在高职学生中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探讨
试论国有石油企业人本主义思想政治管理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论职工在单位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谈如何做好广电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
对基层检验检疫局纪检监察部门落实“三转”要求的看法
思想政治工作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党政机关公文写作的一些体会
如何协助领导做好时间效能管理
电力行业的行政管理发展战略探析
《棉花姑娘》教学札记
《棉花姑娘》教学札记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札记
《棉花姑娘》教学札记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札记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棉花姑娘》教学实录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棉花姑娘》片断赏析
《地球爷爷的手》片断赏析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