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抗战老兵79年之恋

抗战老兵79年之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26

抗战老兵79年之恋

只要有人记得你,你就是不朽的。

在青春的站台相遇,

喜悦充溢着两颗年轻的心

照片上的男子,一身戎装,英武挺拔,年轻的容颜定格在77年前。他叫钟崇鑫,是她的初恋,南京保卫战中,不幸以身殉国。“我很多很多事情都忘了,记不得了。但是这七十多年当中,我没丢过他,我都是想着他的。”

无须刻意,时间的沙漏自有安排。

1935年春天,福建福州西湖公园长堤卧波,垂柳夹道,柳丝泛绿、桃花似火,14岁的张淑英无心欣赏如画的美景,她心头如小鹿乱撞,既羞涩又忐忑,她是在母亲的陪伴下前来相亲的。

“他眉毛很粗,轮廓长得很好,五官端正,1.75米左右的个子,高大却很温柔。”初见钟崇鑫,张淑英便被打动了。这个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年轻军官,英俊、和善,“一说一个笑”,之前那些凶狠、剽悍的军官印象一扫而空,她的心,有着说不出的绵密和妥帖。钟崇鑫也一样,张淑英的端庄秀丽让他一见倾心,看着刚从女子私塾毕业的她端正地写下“洋头口”三个字时,他顿时赞不绝口。在青春的站台相遇,喜悦充溢着两颗年轻的心。

一个月后,一场盛大的婚礼在福州举行。张淑英身穿大红旗袍,头戴钟崇鑫百般周折拿到的、她最喜欢的白头纱,脚上,是钟崇鑫为她添置的最时髦的高跟皮鞋。军车来接新娘的时候,看热闹的人几乎挤破了门槛,这样的风光和浪漫让小姐妹们羡慕不已。

不久,张淑英随钟崇鑫来到南京。闲暇,他喜欢带她逛街,虽然两人没有牵手,但距离不会超过一个拳头;她做的那些简单的饭菜,他都会满怀柔情甘之如饴;他怜惜她,不让她洗衣服,说“军装太厚了”,会磨破她的手;他的军饷也归她管,她想买什么,他一律支持。“感情好,是放在心里头的,而不是口头说说的。”美丽的初恋在张淑英的心里开出了繁盛的花。

在钟崇鑫的熏陶下,张淑英懂得了不少国家大事,他为她买来的书,她都会认真去读,因为他说“读书才有出息”;她从来不化妆,因为他说过“阿妹不化妆就很美”;她的衣柜里,衣服只有青色和蓝色,因为那是他最喜欢的颜色。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看似平淡的生活,不知不觉中,让彼此融入了对方的生命。

他的好,她无法忘记

快乐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打响,8月,淞沪会战爆发。那一天,是传统的七夕节,钟崇鑫匆匆忙忙赶回家中,他要随部队调往上海,奔赴抗日战场,是回来向家人告别的。

钟家三代单传,母亲希望他脱下军装,回老家种田,过踏实的小日子。张淑英也预感到这次离家和以往不一样,她想喊他“你别走”,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下。他一直鼓励她做有知识的女性,她不能枉费他的一番苦心。

“生是国家的人,这副身躯也应该报效国家。”钟崇鑫就这样离开了。她送他到汽车站,他大步向汽车走去,她背转身子,不敢看他离去的背影。突然,他跑上来从背后抱住她,说:“阿妹,我会回来的。”她轻轻回头,他脸上的泪清晰入目。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这次离别,成了张淑英一生的痛。

1944年,张淑英突然在街上遇到了钟崇鑫的战友,在他的帮助下,终于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可是,那足以让人悲痛欲绝――“兄阵亡,无法函告,军座经常想起钟兄英明才干,至今耿耿于怀。”

7年的等待、期盼、煎熬在顷刻间化为灰烬,张淑英一路哭着跑回家。第二年,婆婆因悲伤过度病逝了。孑然一身无处可去,她只好投奔父母和弟弟。战事不断,父母准备带张淑英去台湾,可她选择留下,“他是重庆人,我这辈子也要守在这里!”她要让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他的,她也一定要弄清楚:在那个寒冷的冬天,他究竟是怎样以身殉国的?

尽管,回忆带给张淑英绵长的痛苦,但她愿意携带着这深深的思念,为他活着。那几年,她拒绝了所有前来说媒的人,“钟崇鑫”三个字已经在她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的好,她无法忘记。

最美好的陪伴,

她要延续到最深的永远

1949年,张淑英认识了第二任丈夫李自清。李自清在公安部门做文书工作,对她非常好。家庭的温暖渐渐抚平了张淑英曾经的伤痛。经历过世事的无常,张淑英更懂得珍惜手中的幸福,为了不影响现在的家庭,她把往事尘封在心底。

1983年,李自清去世了,压在心底数十年的思念重又泛上心头,但孩子们有的才刚成家,她不能给他们带来困扰,寻找钟崇鑫的想法再次搁浅。直到5年后,她才把埋藏了半个世纪的秘密告诉三个孩子。“他是名抗日英雄,又没有后人,而且对我这么好。如果我走了,谁还会知道他的名字?”

张淑英哭了。他殉国的原由找到了,可他的灵位在哪里?随着张淑英身体开始变差,她的心愿成了全家人的心病。2014年9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小儿子李长贵在央视《关爱老兵》系列节目中,发现重庆有一个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团队,于是,他试着找到了志愿者芳菲。

尘封79年的故事感动了志愿者,寻找钟崇鑫的消息被散布到了全国各个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群,很快,江苏志愿者查到了钟崇鑫的资料,并把照片翻拍下来;湖南省志愿者找到了相关的内容;紧接着,台湾志愿者也在台北忠烈祠找到了钟崇鑫的灵位。志愿者送来了为钟崇鑫和张淑英PS的合影。摩挲着照片上他年轻的容颜,张淑英失声痛哭。

她迫不及待要去见他,不顾93岁高龄,不顾一只眼睛失明,“没有什么比见到他更重要的了,如果我在去台湾的路上走了,就带着我的骨灰去见他。”最美好的陪伴,她要延续到最深的永远。

今生,他是她的初恋;今世,他是她的爱人。

“崇鑫啊,我来看你了,我终于找到你了,从此我们再也不分开。”台北忠烈祠,一捧鲜花献在钟崇鑫的牌位前,落款是:妻张淑英。

只要有人记得你,你就是不朽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老师
礼物
我妹
自己
老师
我的自画像
爷爷
一个真实的我
不同的我
快乐的我
我读懂了他们
我的故事
老师
果果
爱哭
阿维A胶囊处方筛选及稳定性探讨
度骨化醇临床应用进展
苏藩主任眼病防治顾护脾胃思想体会
关于强化基建内部审计作用与流程的有益探索
姐姐中年丧女,我该怎么安慰她?
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
应用循证护理规范植入式输液港维护操作的实践
腰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附491例报告
新医改背景下对医疗卫生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对临床效果的影响
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压疮30例护理
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平凡的世界》你看到了情怀我看到了颜值
舌癌根治术中下颌骨处理方式的临床探讨
人文与科学共长——浅谈网络写作与新课标
“让思想冲破牢笼!”
建构主义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上)
对《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点异议
广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
文白并重是开历史倒车
关于新课标“语文素养”理念的思考
史料应用的道德
精读、略读与参读的相互配合
艺术家与匠人
一条有待重访的语文教育之路
曾国藩家教思想初探
不是输掉了汉语,而是输给了考试
四年级下册习作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