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传媒领域中的音乐传播

传媒领域中的音乐传播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9

传媒领域中的音乐传播

摘 要:在当代,音乐传播已成为广播、电视、电影、出版、网络等传媒领域中充满了强烈的实践性和技术性的行为之一。所谓音乐传播,就是人们把音乐文化形态,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通过一定的手段扩散出去,推广出去,使音乐在社会中运动起来,活跃起来,音乐由此而产生相应的社会功能,体现出它在当代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电影音乐;功能 发展

电影音乐从它诞生至今虽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与其他姊妹艺术相比,还是一门年轻的艺术。然而随着电影技术日趋完善和电影放映的普及,电影音乐已迅速打破地域界限,飞向世界各个角落,飞入亿万人民的心中。它比交响乐、大合唱等音乐更通俗、更易懂,也更为人们所喜爱,因此也拥有更多的听众。我们平日说的“看电影”其实有点误导人,因为我们也听电影。欣赏电影时,我们有时会注意到音乐,而有时被屏幕上的事件和人物所吸引,完全忘记了音乐的存在。偶尔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从影院回家后,影片中的音乐还萦绕在耳边,而且我们会迷恋上这些音乐,跑去购买电影原声唱片。

电影音乐与电影的发展历史几乎是同步的,同样也走过了漫长的路程,在无声电影时代就有音乐了。那时候在放映电影时请一位钢琴师坐在银幕边上,根据电影情节即兴演奏,或者演奏现成的钢琴小品。那些钢琴小品,基本上与电影画面没有直接关系,乐谱基本上都是已谱写完成的现成作品。因此当银幕出现的画面和音乐之间的关系很不协调时,就谈不上表达思想内容了。观众对这种音乐与内容不符的音乐演奏形式很是反感,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艺术性和观赏性。这种反映随即受到电影艺术家的重视,1909年美国爱迪生专利公司便为电影的剧情选择对应的音乐段落,分别贴上“快乐”、“悲伤”、“紧张”等标题,以便在剧情出现时能立即运用。直至今日,电影或电视配乐中所谓的“罐头音乐”就是从此做法中而来的。如今的西方电影音乐形式和风格发展的是相当多样化的,在形式上有使用常规交响乐队的,也有使用电声技术的;在创作风格上有运用传统作曲技法的,也有运用流行音乐作曲技法,甚至也有用无调性的现代作曲技法的。

电影音乐在电影作品中并不是影视画面的陪衬。音乐本身及其内涵都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了观众们的价值取向和一种时代观念。凭借着一些格言警句、美妙的旋律和语调以及乐器的配合,音乐构思了一个有序世界的蓝图和及时的幻想空间,而正是这些保证了电影蕴含的真谛和永恒,电影音乐混杂着诸多因素和多种多样的音乐语言。它朝着不很完整的音乐形式和全新的管弦编排方向发展,它注重于时间的瞬息流逝,注重于事物的细微变化。因此电影音乐与纯音乐作品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既要有相当完美的艺术性、独立性,又必须顾及与电影画面配合的关系。而在对电影音乐的审美活动中,电影、音乐、欣赏者所建立的审美主客体关系是三位一体的互动效应。如果没有电影的介入,也不可能产生电影音乐的欣赏。比如,电影中经常会出现烘托人际关系好的抒情性音乐。这些音乐经常出现的时候,往往是情节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演进到了一定程度,然后运用抒情性的音乐对场面进行情绪渲染。这种手法比较简单,也比较表面化,很容易产生效果。但是我们会发现,这种手法实际上产生的艺术效果却可以有很大的差别。原因往往不在于音乐写的如何,而在于剧情揭示人物和生活的真实程度和深度如何。如果剧中人物形象不真实,人物所携带的意义十分牵强,再好的音乐,再好的烘托所产生的效果都不会尽如人意,或者效果相反。

中国影视到今天已走过了百年的岁月,电影音乐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我们将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分成新中国成立前的萌芽与初创时期、建国后十七年的成熟时期、“文革”十年的荒芜时期以及“文革”结束至今的进一步发展时期。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之后,有声片在中国逐渐兴起,而最先进入电影的音乐元素就是音乐,随后是音效,最后才是人物对白。20年代末开始,中国城市歌舞音乐与中国电影音乐,特别是电影歌曲的发展合为一体,成为中国娱乐性通俗音乐的主体。中国电影歌曲最早在影片中多以插曲形式出现,由剧中人物唱出,真实、自然,符合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比如《马路天使》中的《四季歌》和《天涯歌女》这两首插曲,是贺绿汀先生根据当时的两首苏州民谣《哭七七》和《知心客》改编而成的。建国后,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中国电影界形成了一支专业的、固定的电影音乐创作队伍。各个电影制片厂都拥有自己的乐团和电影音乐创作组,这些机制都有效地保证了电影音乐的质量。中国的电影音乐繁荣时期是从1985年至今,出现了一大批有创作风格特点的个人,用他们的音乐为电影增色不少;其次多元化的音乐元素也发展起来,比如说,摇滚乐、歌剧、外国艺术歌曲等等形式的运用,与影片情节和画面达到精美的组合。再次,电影的娱乐性、商业性被强调,使电影音乐作为流行文化的特点更加明显。

一百余年来,中国电影音乐的艺术流变,是和整个国家整个时代的大背景、文艺与政治的相互关系以及创作理念和技法的不断变化息息相关的。在中国电影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中国的电影音乐经历了它的萌生。发展、挫折、繁荣的过程,走过今日已经向世界展现出了它的独特魅力和勃勃的生机,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这需要理论界和创作界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中国电影音乐的未来会更加丰富多彩。(作者单位:三亚学院音乐分院)

参考文献:

[2] 曾田力 雷伟.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高飞的冲动
在遗忘的地方回忆
关于年味
十字路口
蛋白质,原谅我
落落
明天
习惯追逐
心路
逝水流年
微风过处
若有来世
真情相守,共渡时艰
星空
等待花开的季节
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的调度运行管理
降低制丝线碎丝率方法浅谈
特低渗透油田提高水井测试效率的工艺方法和工具研究
提高柴油发电机一次启动成功率实践研究
浅议电力企业装表接电工作中之反窃电技术与应用
氢气锅炉的仪表控制系统及主要故障分析
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及防雷方法
基于纳米腔天线阵列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研究
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原因分析及对策
热电厂机械设备检修及维护问题探究
FANUC数控车保证托辊轴尺寸精度的方法探讨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
港口供电系统中谐波的防治探讨
变频器和软启动器的区别及优劣比较
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原因简析及预防
语文素养论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法国小学母语的综合性学习
“真情实感论”岂宜贬低?
语文研究性学习概论
知难而进,回到语文3——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倪文锦先生
教育教学叙事A、B、C
独立批评的力量应该是怎样的?
教师要成为聪明的“合作者”
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和文本回归
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
新课程下如何训练语感
走向生命相融的新境界
语文识字教学科学方法建构的心理学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策略
小学古诗教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