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国律师“边缘化”之思考(2)司法制度论文(1)

中国律师“边缘化”之思考(2)司法制度论文(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中国律师“边缘化”之思考(2)司法制度论文(1)

然而,从我国律师执业的现状看,我国律师所拥有的交涉力是相当微弱的,尤其在与权力机构打交道时,尚不足以与整个国家政治体制内的主导政治力量对话和交涉的顺畅渠道及基本条件。例如,律师在办理刑事案件、行政诉讼案件时,尽管法律赋予了律师一定的权利,但现实效果并不理想。

律师的诉讼活动遭权力机构干涉,甚至律师自身的人身自由也被非法剥夺,这些现象依然存在。另外,律师在诉讼的过程中,司法机关律师的合法主张得不到充分的采信;诉讼权利的保护、甚至人格的尊重等方面都体现出律师的地位尚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一些律师为了实现“正当”目标而采取非正当的手段,通过“法外寻权”获得法律外的交涉力。请客、送礼,有纠纷找新闻,有矛盾找上级,“打官司就是打关系”,已不再是新鲜话题。

一个小小的纠纷从村里诉到县里,从县里再到省里直到中央。申诉案件不断增多。

这些现象虽然不能完全归结为律师交涉力的缺乏,但足以表明中国律师存在严重边缘化。边缘化现象之二:在社会政治结构中,律师的政治参与被忽略。

现代意义上的律师制度首先是作为政治制度而产生的。由于律师制度具有权力制衡体系中的监督功能,而被世界各国视为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

因而,律师也被视为社会政治结构中的重要力量,直接参与并实际影响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尽管他们的律师制度也存在着商业化的倾向,但其对政治构架和政治运作过程的实际影响十分明显,并已涉入到西方社会理念以及西方国家的社会生活之中。

我国的律师参与政治的渠道和途径较以往大有增加,如:律师进入人大、政协等机构,参与立法讨论、修改等,但总体来说是非常有限的。从我国律师制度的现状看,律师在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定位问题并未真正解决。

无论是律师的行业管理组织或是律师个体,在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方面,并不具有比一般社会公众更优越的制度条件。律师尚处于体制外的“边缘状态”,律师与体制内党政司法机关的对话得通过司法行政管理机构进行。

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律师的存在理由尚未提升到制度功能的层面上来,仍被视为与公共权力无多大关系的一般社会职业而已。现实中,从事律师业就意味着离开权力,几乎不可能再进入政治职业阶层,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律师只能是律师”,没有“前途”只有“钱图”,律师的收入高但社会地位并不高等等。

权力机构排斥乃至歧视律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边缘化现象之三:在法律职业群体构成中,律师被排斥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之外。

从理论上说,公、检、法、司(包括律师)虽然各自分工不同,但都属于法律职业群体,大家围绕法律开展各自的工作。因此,如果相互之间对共同遵循的法律规范缺乏法律学识的认同,那么互相之间必然难以沟通,无法形成统一的评判标准,甚至各法律职业者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而歪曲法律,进而影响司法公正。

就我国法律职业群体的相互关系看,立法上仅仅写明了公、检、法三机关的分工配合制度。司法实践中,律师意见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律师的人格没得到充分的尊重,甚至出现律师在执业中被赶出法庭或遭非法拘禁的情况。

律师缺乏以平等的地位与其他法律职业者沟通的条件。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法律部门任职资格不同,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彼此学识背景的不同。

因此,大家虽同为法律职业人,彼此却对法律的价值缺乏必要的认同。包括律师在内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尚未形成,,律师与其他成员之间的法律沟通尚存在着主客观方面的障碍,律师仍被排斥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之外。

边缘化现象之四:在律师执业过程中,律师职业严重商业化。从律师制度设立的价值取向看,律师制度的设立并非为了商业的目的。

但是,由于制度体系中的边缘化使得律师在制度体系中心无所作为,于是便寻求“外围”发展,或者说在“边缘”寻求活动空间,加之,经济影响力对社会的不断渗透,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天性的驱动,律师职业日趋商业化,并出现极端商业化的现象——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漠视律师职业的“公共责任”。从律师执业的现状看,宁可办理经济纠纷案件,不愿办理非经济类的民事案件;宁可办理标的大的经济案件,不愿办理小额的经济案件;宁可办理小额经济案件,不愿办理行政纠纷案件以及刑事犯罪案件;宁可为金融、投资等大公司担任法律顾问,不愿为小型企业及一般百姓做法律顾问等等,这已成为相当多律师的受案标准。

由此,充分体现百姓生活矛盾的相邻权纠纷、人身权纠纷等缺少律师介入;最能体现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矛盾冲突的领域——行政诉讼纠纷,律师不愿涉入;《律师法》强调法律援助为律师的法定义务,而实践中律师对法律援助案件的推委;越来越多的“优秀律师”成为“财团律师”,甚至成为财团或金钱的附庸。甚至,收费高低已成为判断律师优劣的唯一标准!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律师职业极其商业化的倾向。

它虽然在段时间内也能推动律师从业的积极性,但从长远看,极端商业化现象对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是十分不利的,它将损害国家的法制体系,进而降低人们内心对法律公正的信心。显然,它与律师制度作为一项政治制度而存在的基本价值是背离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捉小兔
我的教室
小熊真可爱
美丽的家园
闹元宵
包饺子
看樱花
洗碗
广汉夜景
我最喜欢的照片
未来世界
电子贺卡
放风筝
一辆神奇的汽车
我的梦
我国企业全球化经营状况分析及发展思路(1)
基于连锁体系形成理论的加盟行为研究(1)
判断与决策过程中的生态理性与社会理性(1)
企业集群内企业服务外部化的功能与条件(1)
国际竞争环境变化与我国家族企业国际化选择(1)
企业集团短信运营模式研究(1)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羊群行为形成机理研究(1)
对会计国际化的哲学思考(1)
论公司中权力运用的策略(1)
家族企业的绝对权力效应及其实证研究(1)
企业跨国集成MRO采购模式研究(1)
竞争环境下的定价分析(1)
谈企业如何进行资本运作(1)
公司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探讨(1)
中小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1)
《路旁的橡树》教学片断
让课堂沐浴在人文的阳光里──评陈英老师执教的《路旁的橡树》
看似浅显实深奥──评卢老师的《路旁的橡树》
《路旁的橡树》教学理念及设计
教《路旁的橡树》有感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真正做到顺学而导──《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
努力营造理想的课堂──《路旁的橡树》教后反思
《路旁的橡树》案例分析
评《路旁的橡树》
《路旁的橡树》听课随笔
两名意大利人为保护古木住在树上
《路旁的橡树》听课随笔
《路旁的橡树》听课随笔
《路旁的橡树》教学杂谈
《路旁的橡树》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