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3
摄影,先选好相机
绝对是真事。上学的时候跟老师一起去甘南采风,一天清晨我们十几号人一字排开,隔河拍摄对岸乡村日出的景色。此时,陆陆续续聚集了好些摄影人,好角度显然不够了。我们去得早,自然站在第一排,后面有人开始喊话:“同学,让让!”我们回头,一位中年人,表情和蔼,一直冲我们微笑,眼神不时瞟向他的哈苏503。那时候,我们基本是清一色的单反,好吧,我们让位,心里清楚并不是因为他的客气,而是那台哈苏。
正在他得意时,后面又有人喊了:“哈苏,请让一下!”回首瞬间,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台林哈夫4×5,“哈苏”显然有些尴尬,停顿了几秒,不情愿地往旁边挪走了。就在林哈夫怡然地取景构图时,瞥见了身后的一台8×10,那是我们老师冯建国的,他正在装片夹。“4×5”很识趣,乖巧地闪到一边。哎呀,当时我心中莫名涌起一股暖流,竟有些快意恩仇的江湖联想。
可事情还没完,就在大家抢着清晨的一缕微光凝神拍摄时,发现有个挎相机的摄影人出现在镜头中,步履悠闲地朝村子走去。这一下大家都不高兴了,七嘴八舌地冲他摆手叫嚷,惊得宁静的村庄响起了零乱的犬吠。“别喊了” ,“4×5”点燃一根烟,深沉地说:“他背的徕卡。”于是,所有人安静下来,默默目送“徕卡”在那条小路上渐行渐远。
看到这里,结合这篇文字的标题,大家一定觉得我想拿徕卡说事,徕卡具有超越一切相机的影像精神,拥有徕卡相机的人,就应该走向事物的深处,“隔岸观景”永远不是徕卡的主张。好吧,也许是这样,但我真正想说的其实是:那哥们是不是脑子里有泡啊?天还没亮呢跑人家村子里瞎晃悠啥?挂着个徕卡不在街边猫着大老远跑藏区来干毛线啊?哪哪都是“决定性瞬间”,非要来跟这帮拍风光的抢机位,你是不是“洒”?
好了,我发泄完了,这篇文字也该接近尾声了。最后说个我曾经说过的故事,卢广老师当初是准备拍风光的,他甚至已经订购了一台8×10,后来他看到了一些照片,最终决定拍摄纪实,那组照片是解海龙的《希望工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朋友
- 游鱼的天长地久
- 七夕
- 人生
- 冷夜
- 后来
- 高三,我的滑铁卢
- 心中的秘密花园
- 不爱读书
- 又见下雨天
- 花事未了,断人肠
- 瑶瑟怨
- 你说那花今年就会开
- 迟数
- 小孩
- “风湿”和“类风湿”不同
- 他真的被癌症“吓死”了
- 凌源市2011年集体儿童健康检查7265人结果分析
- 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1例误诊分析
- 新医改、新农合后乡镇卫生院发展思考
- 究竟什么才是爱
- 高等道路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分析
- 标本溶血的原因及防范
-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 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若干问题探析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 解析公路路基压实度不足的原因
- 公共空间对城市的“缝合”作用初探
- 别让“垃圾车”撞上你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车站动力变压器容量选择浅析
- 阅读教学:追寻人本的回归
- 语文教材中的“例文”及其编撰策略
- 提高学习困难生语文成绩的几点做法
- 优化作文评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 创造性阅读的理性思考与实践分析
- 为口语交际创设情境
- 诗词鉴赏,一个“比”字了得
- 高中评课标准浅说
- 信息技术与汉语教学
- “文化”思考
- “文学鉴赏”教学浅见
- 谈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问题
- 论《一件小事》:知识者的“震惊”经验
- 语文学科教育的百年步履
- 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