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26
调制唯美梦幻色彩
唯美梦幻效果就是要让照片呈现出一种在现实中只可以想像到,而达不到的朦胧美,即从主观视觉上把“太真、太实”的影像变得淡雅、柔和与亲切。不是所有照片都适合唯美梦幻效果,如果对照片的感觉风格元素等不了解,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理不清正确的思路,那只能做出不伦不类的照片。在影调与色调上更加注重影调上的表现,利用虚与实的强烈对比来体现主题,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美感。在质感上要求通透锐利,锐化图像而不锐颜色,即使模糊或柔和也要有清析的质感,以达到唯美高清的画质。
1 校正白平衡
在Camera Raw中置入原图,在“基本”选项里调整“色温”值为“+9”、“色调”为“+25”校正为正常色而不偏色。本图校正色以白色伞为校正点,原图伞偏蓝偏绿。
2 调整曝光及锐度
“曝光”值为“-0.35”、“恢复”值为“100”、“填充”高光值为“10”、“亮度”值为“49”、“透明”值为“100”。主要调整整体影调及恢复层次和锐度以提高影像质量。
3 调整局部颜色
4 调整高光与阴影的色彩
选择“分离色调”选项,先调“高光”“色相”值为“93”、“饱和度”值为“27”,再调“阴影”“色相”值为“261”、“饱和度”值为“89”。
5 突出人物
6 调整红、绿、蓝三个原色通道使整体色彩更纯更通透
选择“相机校准”选项,调整“红原色”“色相”值为“+24”“饱和度”值为“-22”,“绿原色”“色相”值为“+47”“饱和度”为“0”,“蓝原色”“色相”值为“0”“饱和度”值为+89。
7 模似冲光效果
按快捷键“Ctrl+N”新建图层,图层混合模为滤色,图层不透明度为“22%”,选择“随圆”渐变之白色透明渐变,在伞上面透气孔处拉上渐变,模仿光源入射,再新建图层,图层混合模为滤色,图层不透明度为“100%”,选择“随圆”渐变之紫红色透明渐变,在白色上面渐变,进一步加强冲光的真实性。
8 为图片渲染梦幻效果
盖印图层,执行菜单“滤镜―模糊―高斯模糊”数值为“28”,之后添加“模版”选择“桶形”渐变45度方向拉除不需要的部分,还原人物部分柔化边缘。拷贝图层,混合模式设为“柔光”加强对比。再次盖印图层,图层混合模式为“滤色”不透明度为“20%”稍提亮整体。
9 渲染太阳光线
按快捷键“Ctrl+N”新建图层,填充黑色,利用外挂滤镜“光线工厂”制作适合的光线,图层混合模式为“滤色”。
10 压暗地面
执行菜单“图层―新建调整图层―曲线”“输出”数值为“118”、“输入”数值为“145”利用黑色画笔在图层模版上擦出不需要的部分。
11 调整人物肤色
执行菜单“图层―新建调整图层―可选颜色”选择“黄色”通道,数值分别为“青色”值为“0”、“洋红”值为“-43”、“黄色”值为“-100”、“黑色”值为“0”。
12 利用高反差保留锐化
再按快捷键“Ctrl+N”新建图层,按快捷键“Ctrl+Shift+Alt+E”盖印图层,执行菜单“滤镜―其它―高反差保留”数值为“4”,图层混合模式为“线性光”,之后添加“模版”利用黑色画笔擦除过锐的部分。
13 建筑物修饰
14.按快捷键“S”图章工具“不透明”度为“100%”“流量”也为“100”,吸取建筑边缘线为取样点,顺着曲线进行延伸修饰。
14 制做冲光效果
按快捷键“Ctrl+N”新建图层,图层混合模为“滤色”,图层不透明度为“22%”,选择“随圆”渐变之白色透明渐变,在伞上面透气孔处拉上渐变,模仿光源入射,再新建图层,图层混合模为滤色,图层不透明度为“100%”,选择“随圆”渐变之紫红色透明渐变,在白色上面渐变,达到最佳效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拥有阳光
- 那一抹浓浓的红
- 明月怀想
- 因为刚好遇上
- 离开
- 网络书籍
- 位置
- 如雨降临,如雨消逝
- 坐上开往幸福的火车
- 煮茶论道文理分科
- 飘逝的美好
- 遛猪
- 通向乌托邦
- 女子
- 那时候
- 徐老怪“智”拍威虎山
- 2014《时代》十佳剧集/节目越怪咖越受宠
- 心有不甘:并购未遂
- 无可奈何:德普风波
- 电影“新玩法”
- 2014电影年历
- 喜出望外:爽翻的“不爽猫”土豪宠物为主人赚得6亿
- 演员当导演这点事
- 怒火中烧: 索尼“遭袭”
- 2014表情帝
- 明星“左右互搏”
- 影院需更新排片方式
- 2014国际传媒娱乐业年历
- 2014十大话题电影
- 《一步之遥》姜文的堂吉诃德
- 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一)
- 写作请从阅读始
- 张扬教师的教学个性
- 学语文 练三功
- 基于网络的作文教学管窥
-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 尊重知识 效用至上
- 构建“生活作文”体系
- 读出教材特色 教出阅读本色(二)
- 言语知识新视点
- 语文教师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
- 程红兵、李镇西关于语文教育人文精神的通信
- 重新认识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内容及其标准
- 贯彻课程理念,科学实施新课程
- 现象—诠释学课程理论及其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