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5

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和研究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近年来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148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86%(11/74),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41%(4/7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导致的小儿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 蒙脱石散 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资料与方法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给予患儿阿奇霉素10mg/(kg・日)加入5%的GS稀释为1mg/ml后进行静滴给药,1次/日,连续应用3~5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进行辅助治疗,在滴注阿奇霉素前10分钟给予蒙脱石散3g用50ml温水冲服,同样连续应用3~5天。治疗结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恶心、呕吐及胃痛等症状出现视为无不良反应发生;轻度恶心、呕吐及胃痛等症状视为轻度不良反应;严重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出现视为重度不良反应,并立刻停药进行对症治疗。以轻度+重度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15.0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对比采用t进行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86%(11/74),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41%(4/7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阿奇霉素为胃动素受体激动剂,在与胃动素结合之后能够改变血浆中的胃动素含量导致出现胃肠道反应,它能够通过刺激胃肠神经来促使乙酰胆碱的释放,加速胃肠运动,使人体出现恶心、呕吐、胃痛等不良反应,对于身体各项技能都正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而言更是如此。虽然阿奇霉素在治疗各类感染的疗效显著,但是由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临床上限制了其广泛性。蒙脱石散具有非均匀性的电荷分布,对于消化道黏膜的覆盖能力较强,在口服之后能够迅速的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吸收进入消化道的各种气体和刺激性因子,同时对于非正常菌群也有一定的平衡作用,此外,有文献指出蒙脱石散也有一定的局部止痛效果。因此能够有效的中和阿奇霉素所产生的不良反应[3,4]。蒙脱石散的颗粒极细,而且覆盖面积较广,加之其带有非均匀性分布的电荷,具有很强的吸附和覆盖能力,起到抑制胃肠收缩和蠕动的效果,以缓解胃部的不适感和疼痛感,从本文数据可以看出,在进行阿奇霉素治疗前服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效果显著,不但能够有效的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对于患儿的胃肠道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2 刘东.几种口服药减少静脉用阿奇霉素副作用的临床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23(5):79-80.

4 张元明.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9,15(6):49-5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明天
十字路口
星空
若有来世
在遗忘的地方回忆
心路
关于年味
蛋白质,原谅我
习惯追逐
真情相守,共渡时艰
落落
高飞的冲动
逝水流年
等待花开的季节
微风过处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
氢气锅炉的仪表控制系统及主要故障分析
降低制丝线碎丝率方法浅谈
特低渗透油田提高水井测试效率的工艺方法和工具研究
热电厂机械设备检修及维护问题探究
变频器和软启动器的区别及优劣比较
港口供电系统中谐波的防治探讨
基于纳米腔天线阵列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研究
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及防雷方法
FANUC数控车保证托辊轴尺寸精度的方法探讨
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原因分析及对策
浅议电力企业装表接电工作中之反窃电技术与应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原因简析及预防
提高柴油发电机一次启动成功率实践研究
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的调度运行管理
语文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旗帜
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法
寓学法指导于语文教学全过程
2005年语文教育研究动态述评4
语文课堂教学的民主问题(对话)
论解释学视域中的课程实施
文化与文化教育:两者关系的探讨
让学生学会感悟
文白并重是开历史倒车
语文教学的“黑洞”之谜
我看网络与语文教学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二)
虚构,还是要真实?
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探析2
放下包袱,走出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