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中世纪法学教育的思考
在阅析伯尔曼之宏述后,思考国情,动发几想,列于纸上,期有所获益。其一,对法学教育应在那里开展回想。
法学教育应分为法学普及和法学研习两大部类,对于不同的类别应有不同的地方来实施。法学的普及可以在大部分大学进行,在这类大学对研究的精深并不提出较高的要求,而主要在于使法学的机理逐渐渗透到一批批学生的意识之中,通过学生将这种意识向社会推广。
故而并不一定要专设法学专业,而是将法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课程设置于相关系科之中。法学的研习应该在有限的院校中进行,以使得学术力量的相对集中,积累和汇集对法学的认识和感悟,达到积重而勃发之效果。
在法学的研习之地,不仅有详细的部门分野,而且还有总揽全面的科系设置。并使得相互间能有效沟通,而不产生相互漠视乃至不协作的局面。
法学的教育与法的适用具有内在的联系,为此对适用法的部门(如司法部门)在录取与法的适用有关的人员时,必须从高端入手,抬高进入的门槛。这样在对事务的处理中就会逐渐依据法理和理性。
其二,对法学教育之地的组织形式的断想。国家的教育改革已经走到现在,不再是国家出资的教育形式,而是学生必须缴纳相当的学费以获取知识,那是否可以将学生的组织权力给予学生,使得学生自己的组织从学校的管理中获取相对的自由和权利。
如果这样也许会使得资源的有效配置能够逐渐实现,而使臃肿的行政编制有所缩水;使教学向双向的互动和协作之方向进展,而不是目前的被动接受和填鸭式教学。其三,对法学教育控制相对自由的设想。
科学是在相互碰撞中发展,是在对权威的怀疑性思考中拓展,是在对异端的包容和自由阐述观点而不受压制的氛围中不断完善。自然科学的自由发展往往能为政权力量所认可,人文科学尤其是与政治的关联密切的法学经常会受到所谓主流的抑制。
法学教育尤其是法学研习必须有一种宽松的土壤,对其要有包纳百川的大度,使得各种观点如涓涓细流自发地流动,荡起千般的声响。这样,最终的汇集必将成为渊深澎湃的沧海阔洋。
现行政治、制度的完善就在于对其不断的思索,而思索就需通过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同一现象,这必然带来不同的观点甚至与现行规则相左的内容,如果简单的封杀阻挡,扼杀思想的萌生,必然会是的学术处于死水之态。大学是研习之所,观点的互异性必不可少,为使学术的良性发展,在其研习之地,对各种观点的表述有必要相对自由的让其发展。
各种法律制度的多项性讨论争辩有益于对问题的深入性思考,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多种方案以备参考。其四,对法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期想。
就如同伯伦亚法学院所采取的,先寻觅一个研究的对象。当时他们选择了罗马法文本,今天的法学院校的选择就不仅是一个罗马法的文本。
世界的多向性融合使得现今能够得到许多不同文化在其里使的长河中所遗赠后人的宝贵财富,为此就有必要将各种文明中的法学相关的内容作为研习的课程。巴比伦文明的《汉谟拉比法典》、印度文明的《摩奴法典》、伊斯兰文明的《古兰经》、西方文明的经典《罗马法大全》等等。
当然并不是要求每一个研习者都需对这些有博深的了解,而是根据兴趣之区别作筛选和甄别。同时对自身文明的演进必须作深入的研习,法律在每个民族中有不同的发展历程,对曾经走过的路的回顾有益于前行的方向感。
在对历史的熟悉并能有所感悟后,学习现行的各种法律体系就会有一种豁然开阔的感觉。课程的设置应将历史的、民族的、世界各国的既融合又秉承原有的风格。
教学方法对波伦亚所采取的阅读、注释、质疑、辩论方法应引进。尤其是质疑及辩论更应重视,法学必须有一种怀疑的精神和辩驳的思维。
现行的教学方法是该予以反思的时候了,创新的缺乏、剽抄的泛滥、学术的湮没等的根本性缘由在哪里是很值得思索的。① 参见[美]伯尔曼 著 法律与革命 贺卫方 高鸿钧 张志铭 夏勇 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P.144② 参见[美]伯尔曼 著 法律与革命 贺卫方 高鸿钧 张志铭 夏勇 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P.143① 参见[美]伯尔曼 著 法律与革命 贺卫方 高鸿钧 张志铭 夏勇 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P.147② 参见[美]伯尔曼 著 法律与革命 贺卫方 高鸿钧 张志铭 夏勇 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P.152③ 参见[美]伯尔曼 著 法律与革命 贺卫方 高鸿钧 张志铭 夏勇 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P.147④ 参见[美]伯尔曼 著 法律与革命 贺卫方 高鸿钧 张志铭 夏勇 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P.148-149⑤ 同上P.150-151① 参见[美]伯尔曼 著 法律与革命 贺卫方 高鸿钧 张志铭 夏勇 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P.151② 参见[美]伯尔曼 著 法律与革命 贺卫方 高鸿钧 张志铭 夏勇 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P.152-157③ 同上 P.155-156① 参见[美]伯尔曼 著 法律与革命 贺卫方 高鸿钧 张志铭 夏勇 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P.157-158② 参见[美]伯尔曼 著 法律与革命 贺卫方 高鸿钧 张志铭 夏勇 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P.182-183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心目中的德育老师
- 可爱的表弟
- 小歌谜
- 爸爸,我想对您说
- 顽皮的堂弟
- 弟弟生活镜头精彩回放
- 爱唠叨的妈妈
- 美好的回忆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大树小鸟
- 我的哥哥
- 我的小弟
- 我爱我的妈妈
- 爷爷走了
- 妈妈的爱
-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
- 在战栗中成长:对恐怖电影的精神分析及再分析(1)
- 基于体育运动对不同运动群体心境影响的述评
- 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分析(四)(1)
- 信息技术教学的体会
- 试论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 突围:冲出纪录片创作的误区(1)
- 中西方纪录片种类比较及创作方式(1)
- 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1)
- 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影片简评详细内容(1)
- 当代中国个体纪录实践现象学批判(1)
- 家国军旅一身事 缱绻执著两情深(1)
-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肢体语言教学
- 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探析
- 浅析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 《小松鼠找花生》朗读指导
- 《雪地里的小画家》片断赏析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实录
- 《小松鼠找花生》学法指导
- 《小松鼠找花生》词语解释
- 《小松鼠找花生》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 《小松鼠找花生》探究活动
- 出乎意料的风波
- 读儿歌猜谜语:《落花生》
- 《识字二·自选商场》教学杂谈
- 《小松鼠找花生》续编故事
- 《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实录
- 《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堂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