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范利:让医务人员成为“治未病”主力军

范利:让医务人员成为“治未病”主力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范利:让医务人员成为“治未病”主力军

近些年来,加强对全社会和广大群众的“治未病”、“防慢病”理念和健康知识宣传,已经成为确保人民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重病”的最有效途径,也是确保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治本之策。然而,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范利将军则提出了“在推进‘治未病’实践的过程中,广大医务人员应该成为主力军”的观点,并引起了政协医卫届诸多委员的赞同。

对此话题,本刊“两会”特派记者对范利委员做了独家专访。

“正三角”现状导致医生太忙、太辛苦

采访一开始,范利委员首先对她的“主力军说”解释道:“我之所以认为‘在推进‘治未病’实践的过程中,广大医务人员应该成为主力军’,是因为医务人员、尤其是大牌专家们,具有资源优势、智力优势、信息优势和职业优势,可事实上,他们往往因为忙于‘治已病’,更多的时候忽视了宣传普及‘治未病’理念和健康知识的工作。这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和现实中的‘看病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接着,范利委员进一步解释说:“在缓解‘看病难’问题上,近几年尽管我国各级政府推出了不少新举措,也想了不少办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效果还不是很明显。据卫生部最新统计,近3年以来,我国医疗机构门急诊量仍以年均8.6%的速度递增,住院病人以年均10.1%的速度递增。比如说北京的协和医院、301医院等公立三级甲等医院,往往天天是车水马龙,人满为患;知名专家‘一号难求’,每天候床病人就达两三千人。病人入院、检查、手术排长队,抱怨不断;医生只得加班加点地工作,苦不堪言。这种现状,让患者为难,家属为难,医院和医生也很为难……”

范利委员接着说:“这种局面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四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不够、分布不均的形势没有变。医疗体系本应该是个‘正三角’,这个‘正三角’的‘尖’是大医院,治疗疑难杂症;‘底座’是社区医院,治疗小病。但现在呢?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个‘倒三角’。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报告称,从城乡分布来看,我国城乡医疗资源的差距比较大,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城市人口平均拥有的医疗资源是农村人口的2.5倍以上。二是医疗资源质量不高的形势没有变。这几年,在政府新医改大势驱动下,医院的诊疗水平、基础设施、服务质量有所改善,省域之间的医疗资源差异在逐年缩小,地区之间优质资源的分布差异情况却更为突出。三是患者盲目就医的观念没有变。患者迷信大医院,不管是大病小病,有了病就往大城市跑、就往大医院挤,总认为大医院医疗技术高、检查设备好;大病怕耽误了病情,小病想快一点儿治好。这使得本来就超负荷诊疗的大医院‘雪上加霜’。四是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快速攀升的局势没变,已成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

范利委员认为,上述四大因素,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医务人员、尤其是大医院的有号召力的大专家,整天忙于“治已病”,哪还能“分身”再去关注“治未病”的工作呢?

解决“看病难”,

发挥医务人员的“正能量”

范利委员认为:“党的十八大突出强调要坚持以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方针,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但解决‘看病难’问题,最终还是要从预防和保健的源头抓起,从‘治未病’抓起。据统计,我国当前有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471万人,如果能把这些人的‘正能量’都发挥出来,就相当于在全社会又增加了400多万个义务宣传‘治未病’理念和健康知识的‘卫生广播电台’,从而可以积极宣传正面的健康保健理念和新知识。”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医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医务人员在宣传‘治未病’理念和健康知识方面的条件、时机都完全具备,大有潜力可挖,对我们从源头上减少广大群众患病可能和盲目就诊,有效缓解‘看病难’问题,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范利委员归结说。

迅速启动医务人员“治未病”健康工程

在采访中,范利委员说:“‘治未病’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生命观、健康观和方法论,以其简单易行的独特优势,可以减轻全民医疗卫生负担,降低国家医疗卫生费用支出,能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健康服务效益,符合新医改目标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家、利人的好事情。作为广大医务人员,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参与这项工作。” 基于上述因素,范利委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要迅速在全国启动‘治未病’健康工程。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在全国卫生界发出启动‘治未病’健康工程倡议,充分挖掘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全民健康服务中的潜力,促进‘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从上游切断疾病发生的源头,真正实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个体化预防、保健和诊疗,为解决‘看病难’问题做出贡献。其次,加强医疗机构组织领导。构建以政府为统领、以三级医院为指导、以二级医院为支撑、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以社会民营中医机构为补充的‘治未病’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强化‘治未病’理念,成立‘治未病’领导工作小组,明确各级医疗机构‘一把手’亲自抓‘治未病’工作,把预防保健落实到患者和家属当中,从而确保“治未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三是搭建医务人员服务平台。依托各级医疗机构,开设‘治未病’新兴学科,并重新确定学科评价标准,出台推进学科发展扶持政策,将‘治未病’内容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要设立专项科研基金,资助和鼓励‘治未病’项目研究;医疗机构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病种、病例资源,组织力量确定‘治未病’研究项目,定期调查、及时跟踪掌握医务人员推进‘治未病’发展趋势;其他学科在组织做好健康知识宣传的同时,都要编印并无偿发放专科疾病预防保健资料,确保医务人员服务有平台,工作有基础,宣传有教材,持续推进‘治未病’工作健康发展。四是组织医务人员专业化培训。建立全国医务人员统一的‘治未病’专业化培训方案,以确定试点先行的方式,对医务人员进行分批集中培训,然后再面向全国全面推开。各大医学教育机构要在医疗卫生专业中安排专门的‘治未病’内容,保证学习课时。同时,要采取邀请专家作辅导讲座、组织研讨交流、举办学术论坛等不同方式,学习掌握‘治未病’的理念、方法、开展工作的要求等,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最后,还要积极探索‘治未病’长效机制。启动医务人员‘治未病’健康工程,开展‘治未病’服务,是一项创新型的健康保障服务,将会牵扯医务人员大量精力,而且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为确保真正发挥作用,不喊在嘴上,不流于形式,必须探索建立一整套切实管用的长效机制。比如,建立多部门联合工作制度,组织医疗机构的医疗管理、中医针灸、健康教育、心里咨询等学科力量,开展预防保健服务;建立随访考核制度,以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医务人员开展‘治未病’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与职称晋升、立功受奖相挂钩,激发工作积极性;建立教育定点联系制度,医疗机构与周边街道、学校、机关团体、企业等紧密联系,结好固定的健康教育‘对子’,定期组织健康新理念、新知识服务讲座;建立帮带基层医务人员制度,各省、市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和知识优势,帮带广大社区和农村医务工作者,切实让他们在基层当好养生保健、健体防病的指导员和监督员;同时还要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探索构建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保健服务体系,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有效解决‘看病难’、构建和谐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最后,范利委员归结说:“将上述五项工作落实了,就可以把‘治未病’的关口前移,让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医务人员、尤其是大医院的专家们,从繁重的‘治已病’负担中解脱出来,成为‘治未病’的主力军,积极宣传正面的健康保健理念和新知识,从而迅速全面地提升我国国民的身心健康水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十字路口
星空
习惯追逐
逝水流年
心路
高飞的冲动
微风过处
在遗忘的地方回忆
关于年味
蛋白质,原谅我
明天
等待花开的季节
若有来世
真情相守,共渡时艰
落落
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及防雷方法
FANUC数控车保证托辊轴尺寸精度的方法探讨
提高柴油发电机一次启动成功率实践研究
浅议电力企业装表接电工作中之反窃电技术与应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原因简析及预防
港口供电系统中谐波的防治探讨
热电厂机械设备检修及维护问题探究
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原因分析及对策
变频器和软启动器的区别及优劣比较
氢气锅炉的仪表控制系统及主要故障分析
特低渗透油田提高水井测试效率的工艺方法和工具研究
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的调度运行管理
基于纳米腔天线阵列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研究
降低制丝线碎丝率方法浅谈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
放下包袱,走出误区
文化与文化教育:两者关系的探讨
语文课堂教学的民主问题(对话)
虚构,还是要真实?
论解释学视域中的课程实施
寓学法指导于语文教学全过程
文白并重是开历史倒车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二)
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法
我看网络与语文教学
语文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旗帜
让学生学会感悟
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探析2
语文教学的“黑洞”之谜
2005年语文教育研究动态述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