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美国的立法体制(4)司法制度论文(1)
(一)立法建议权 美国宪法第2条第3款规定,"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合众国的国情,并将他认为必要而适当的议案提请国会审议。"总统根据宪法的此项规定,以向国会提交国情咨文、国家预算咨文、年度经济报告等形式,行使立法建议的权力。
(二)法案签署权 国会两院通过的法案,必须经过总统的签署公布,才能发生法律效力。据统计,美国从1947年至1988年,共向国会提出法案362697件,其中一般法案338764件,占提案总数的93.4%;联合法案23933件,占6.6%。
获得国会通过并经过总统签署的24006件,占提案总数的6.61%,其中有关公共立法15227件,分别占提案总数的4.19%和通过法案的63.42%;有关个人利益的立法8779件, 分别占提案总数的2.42%和通过法案的36.58%。[15]
(三)立法否决权 与法案签署权相连带,总统如果同意法案,才可能签署公布;如果不同意,则可以两种方式行使立法否决权。其一,对法案不予签署而退回国会,如果国会不能以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票推翻总统的否决,法案就不能通过生效。
按照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解释,所谓三分之二的多数票,是指出席议员的三分之二,而不是指全体议员的三分之二。在10天内,总统对该法案既不签署,又不退回国会,法案则自动生效。
这就是正式否决。但是,其二,在国会送交总统签署法案的10天内,国会行将闭会,总统就可用保留不签的方式予以否决(这种方式亦称"口袋否决"或"搁置否决"),而此时国会已无机会推翻总统的否决,所以"口袋否决"比上述正式否决更为有效。
美国第27任总统威廉·H·塔夫特曾说,虽然总统的"否决权仅仅是消极的否定法案,但事实证明此一权力具有立法性质,在制定法律过程中占重要的地位。"[16] 据统计,从1789年到1988年,美国历届总统共行使立法否决权2469次,其中正式否决1419次,口袋否决1050次,否决被国会推翻103次。
[17] 从1989年到1995年,(老)布什总统和克林顿总统共行使了47次行政否决,否决被国会推翻2次。[18] 总统的立法否决权以及国会推翻总统的权力,对于平衡国会与总统行政权力的关系,很有威慑力和作用。
正如美国制宪会议主要参加者之一的麦迪逊所言:国会既然知道有这么一种权力(立法否决权),就会避免制定明知会被否决的立法。这样一来,这种权力的无言实施,就能保全和谐,避免谬误。
而现在,否决权常被用来作为谈判的手段:在国会辩论一项法案之前和途中,总统不断发出呼声:若不如此,就要动用否决权,威胁施压;国会可以努力反制,以压倒否决威胁,或坚持不让。[19]
(四)授权立法权 美国总统有权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总统和行政机关还可根据国会的授权行使授权立法权。但是,美国总统包括美国的行政机关行使授权立法权面临着三个障碍。
其一,授予总统和行政机关立法权,怎样与三权分立原则协调一致?美国宪法固有的普遍准则是,立法机关不能行使行政权和司法权;行政机关不能行使立法权和司法权。遵照这一原则,立法和司法系统以外的机关不得被授予立法权和司法权。
[20]其二,美国宪法解释和适用的基本原则是,被授予的权力不得再次授出。因为美国的制宪理论认为,人民或者制宪者赋予国会议员以制定法律的权力,则该权力不得再转授予他人行使。
作为立法机关的国会的立法权是宪法授予的,国会也是一个被授权者,它不能把任何权力再授予其他人。其三,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也多次确认,国会的立法权不得授出,这"是一个公认的原则"。
直到1932年,最高法院在Field v Clark 案件中还坚持认为,国会立法权不得授出,是毋庸置辩的原则。如何逾越以上障碍,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修改宪法的有关条款,增加立法权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授出的规定。另一种是保持宪法的稳定,不予直接修改,而是通过司法判例来重新解释立法机关的授权问题,确认在有法定标准限制的前提下,立法权可以授出的原则。
美国人选择了后一种方式来确立其授权立法制度,从而强化了总统和行政机关的立法职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想对姥爷说声,谢谢
- 多多和豆豆
- 我是爸爸妈妈的“宠物”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林海雪原游
- 生活中的小实验
- 选美比赛
- 放风筝
- 由“绰号”引起的一场风波
- 我的“小可爱”
- 都是毛毛虫惹的一场风波
- 当班长的滋味
- 难忘的爬山
- 争做合格的“五小”公民
- 我喜爱的一本书
- 浅谈电气信息类创新教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
- 试论关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的思考
- 试论高校教务信息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 浅析高职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措施探究
- 探析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
- 试论社会学专业定性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途径
-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探究
- 简析大学教学方法改革教师因素的思考与对策
- 试论环体因素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力影响分析
- 浅谈高职院校《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探索
- 试论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
- 浅谈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探析
- 浅析如何发挥指导教师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 试析新形势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
- 试析信号与系统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
- 《只有一个地球》写作特点
-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
- 读《只有一个地球》后感
-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 《只有一个地球》中心思想
- 《只有一个地球》相关链接
- 《只有一个地球》句子解析
- 《只有一个地球》分段段意
-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导学
- 《只有一个地球》章法结构
- 《只有一个地球》近义词反义词
- 读《只有一个地球》后感
- 生命的摇篮需要保护──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 读《只有一个地球》后感
-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