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6
请不要误判中国
过去30多年,外部世界对中国的预测有悲观的,也有乐观的。有意思的是,乐观的几乎都对了,悲观的几乎都错了。预测中国要崩溃的最惨,不是中国崩溃了,而是中国崩溃论崩溃了。与此同时,西方却陷入了一场场的危机。这一切引起了不少西方人士的反思,这种反思在很大程度上也包括了对中国的重新认识和对西方许多问题的重新思考。这本《我们误判了中国》,其中不少内容都涉及了这种反思。
中国究竟做对了什么才带来了自己的迅速崛起?西方究竟做错了什么才陷入了今天的困境?从该书的访谈来看,中国至少做对了这么几件事:
一是中国没有照搬别人的模式,而是坚持了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中国自己的一党执政、多党参与的政治制度。曾任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的经济学家鲍泰利如是说:“中国今日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在保留现行政治体制运行和设计的情况下,保持高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减少社会不公和保护好环境。”他还说:“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应该寻求国内政治体制改革。然而,进入2000年以后,其他政治体制的缺陷也变得很明显,特别是在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后,要求中国政改的声音也因此变弱目前中国不需要多党制,实行多党制将给中国带来不可承受的风险。”
二是中国的战略规划能力。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指出:“长期以来,中国擅长将战略性思维应用于经济政策的设计中。从20世纪70年代第五个五年计划引入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到最近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确定一套广泛的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再平衡大政方针,战略一直是中国现代发展奇迹中的精髓。”美国前劳工部部长赵小兰也这样评论:“中国的长远战略思维令美国人钦佩,中国强调内部和谐,对此也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表示欣赏。”
三是中国把重点放在高效率地解决人民最关切的问题上,特别是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上。“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在经济管理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是中国共产党软实力和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伦敦大学的麦克莱伦教授也认为:“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都令人叹为观止。中国所表现出的能量,经受住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当然,中国面临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西方总是批评中国,但中国的体制有一个巨大优势,那就是高效。”
当然,细心的读者也能看出,虽然西方对中国和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已开始,但总体上看,并不那么深入,我们甚至可以说,西方学者主要还是依赖西方的经验来判断中国和世界,“西方中心论”仍在不同程度上继续主导着西方学界的思维方式。我个人以为,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西方主流社会恐怕还会继续误读中国和误判世界,对此我们要心中有数。
总之,该书可以启迪思路,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今天西方主流学者和智库对中国和世界的认知程度及其局限性。作为中国学人,我们也可以在此基础之上思考一个更大的问题:西方话语对中国和世界的解读能力究竟如何,其长处和短处究竟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克服其短处,并在这个过程中推动中国话语和中国标准的崛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高中
- 走过高中
- 和自己赛跑
- 背影
- 梦殇
- 把梦落在了昨天
- 笼子门被打开了
- 我的高中
- 碎斑
- 星空下的流星雨
- 写在高三边上
- 高中生
- 当灾难来临,我们该怎么办?
- 生活泛起涟漪
- 独坐山水我自雄
- 青春情暖,关爱同窗
- 经腹输卵管结扎术术前心理咨询及手术全程护理
- 从传统文化寻找核心价值观源起
- “创”世纪:马云说
- 浅谈精神病区护理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网生代的逆袭
- 青春为什么而焦虑
- 喜极而泣,还是孤独万分?
- 青领班的感恩
- 为老服务志愿者的尴尬
- 甘为社稷当“刺儿头”
- 知乎:奔向信息沟通的新宇宙
- 怎样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
- 以小博大,传递正能量
- 谁是铁路春运最可爱的人?
- 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口语的文化品位
- 武汉:中考语文首次出现四道作文题
- 谈“话”说“文”论“语文”
- 小学生用漫画“写”作文
- 关于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问题
- 读林庚先生《唐诗综论》
- 小学语文课怎样组织学生思考?
- 需要他力与自力:语文教师生涯设计与未来发展之语文教师的成长
- 走出作文创新写作的误区
- 朱自清日记中的陈寅恪
-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 杨东平:我国教育阶层差距仍在扩大
- 试析高中语文课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 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
- "自主-合作-探究"语文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