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5
做个能讲出细节的人
诗人北岛曾经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他在大学里教散文写作,让大家写写童年,发现几乎没有人会写细节,这非常可怕。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在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一个概念出来,大家纷纷去跟风。话语中也是一样,有些人,说话只会炫耀和抱怨,却听不到任何清新动人的细节,这个情况是越来越明显了。所以,有些话越说越累人,越说越不想开口,有些人见了不如不见。但是,有些话,过去了这么多年,我一直记得。
几年前,一位友人曾对我说:“我去了七次凤凰,将来老了,我还愿意穿一件红衣裳坐在沱江边喝一杯自己亲手煮的奶茶。”她说到了冬天,凤凰的人很少,她在吊脚楼上吃火锅,漫天的雪飘飘扬扬,红灯笼,热气,雾气……这样的细节,有审美的成分,我一直记得。对生活的热爱是通过细节表现出来的。现在,太多的人会说,我去了哪些地方,花了多少钱,用什么相机拍了什么照片……但是,他们一个细节都讲不出来,他们说的你一句也记不住,因为没有真正的热爱,只有炫耀和跟风。
我记得最让人悲伤的一个细节是三年前一位朋友讲的。那段时间,她妈妈刚去世不久,她说:“昨天,我开着车子走在深南大道上,儿子坐在车后。开着开着,我突然控制不住情绪,只得把车停在路边,趴在方向盘上泣不成声。儿子在身后怯怯地问,妈妈,怎么了?我静静地说,我想我妈妈了……”这个细节让我忍不住潸然泪下,友人后来对我说:“趁父母在时,好好待他们吧。”那天下班,我就回了父母家,陪他们吃了一顿漫长的晚餐,慢慢吃,慢慢聊……
我还记得这样的一个细节。女主人住在一套只有70平方米的旧房子里,却打理着一个漂亮的花草露台。夏天的黄昏,她穿着一件宽松布裙,把冰镇西瓜挖空盛了凉面端出来,浇上芝麻酱,再泡一壶绿茶。她端着西瓜凉面走向露台时香风习习,伴着夏天的蝉鸣。这样有创意、漂亮的场景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
前段时间与一位长辈聊天,他谈起自己的女儿。他说女儿上小学、中学时他从未接送过,但是上了大学后,他反而每个周末送女儿上同城的大学,这成了一件让他愉快的事。为什么?因为一路上可以聊天,什么都聊,边走边说,一两个小时的步行,他很享受这个过程。路上有风吹,有鸟叫,有甜品铺,还有青春的女儿神采飞扬的表情……类似的是在一个多人饭局上,听某位男士聊起自己刚上大学的女儿。他说暑假时,他每天最快乐的事是陪着女儿看一档电视节目,房间里开着空调,父女俩坐在地板上吃着瓜子评头论足,他觉得很满足很特别很惬意。假期结束,女儿要回上海,他第一次有一种浓浓的离别伤感,不敢去送别,而是让孩子的妈妈去送……讲这段话时,他的眼睛湿润了。
这些细节我一直记得,父亲的深情,有时旁人看着,也是感动的。这个世界再怎么喧嚣、浮躁、动荡、变迁,还是有无可替代的深情和简洁纯粹的爱存在。
相信点什么。保持某种天真,做个能讲出细节的人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开场白
- 和父亲干杯
- 我的高中不忧郁
- 风起风停的那一刻
- 六月之殇
- 迷
- 远山
- 未来
- 枪杀一道考试作文题
- 忘记
- 风轻云淡的日子
- 写给我的十七岁
- 辛弃疾,我懂你
- 不要弄乞丐的衣服
- 静听回声
- 不幸的婚姻来源于枷锁
- 思念娘亲的唠叨
- 你的世界不是只有男人
- 当男人吐槽女人,他们在吐槽什么?
- 你越出色,小城面目就越可憎
- 单纯只是很高兴
- 有了孩子的女人都是高考状元
- 最熟悉的陌生人
- 做个能讲出细节的人
- 忙趁东风放纸鸢
- 痴情人的伤心期限
- 走吧妈妈,我带你去旅行
- 因为压力,所以任性
- 我的父母很偏心
- 管太多当然不开心
- 教师怎样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 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模块的教学问题
- 语文新课程学法指导例谈
- 寓情于景 深沉蕴藉
- 知难而进,回到语文1
-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素质
- 充分选择:中学教改的必由之路
- 词体的格律与自由
- 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 在阅读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再思考
- 对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痛感”与“重构”
- 中国语文教育的十大偏失
- 教师自我评价的偏差与调控
- 与语文新课标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