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1
偏头痛的中医刮痧治疗与护理
摘要: 偏头痛是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无论外感或内伤引起的偏头痛均为气血运行失调,气机阻滞,脉络不通引起。筋脉所过主治所及,偏头痛的治疗除了根据头疼部位不同在头部选取想关穴位外,也可配合循经远取身体其他穴位,通过刮痧疏通经络气血,使气至病所,有效缓解头痛。
关键词:偏头痛 刮痧 护理偏头痛是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导致本疾病的原因很多,多与疲劳、受凉、情绪紧张、焦虑急躁、睡眠不佳及女性经期有关,系有家族发病倾向。好发于青春期女性,又反复发作病史。多从一侧额、颞不钝痛开始,逐渐加重呈搏动性剧痛,睡眠后症状可缓解。主要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一侧或双侧颞部钝痛、眶周疼痛,疼痛表现为剧烈跳痛、钻痛、胀裂痛,反复发作,疼痛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在中医理论中认为,头为阳之首,脑为髓之海,无论外感或内伤引起的偏头痛均为气血失调,气机阻滞,脉络不通引起。筋脉所过主治所及,偏头痛的治疗除了根据头疼部位不同在头部选取想关穴位外,也可配合循经远取身体其他穴位,通过刮痧疏通经络气血,使气至病所,有效缓解头痛。
1、刮痧用具选择:
刮痧用具最好选择水牛角材质的刮痧板。因为水牛角本身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而且刮头时不易伤及头皮,不起静电。
2、穴位选择:
头部穴位:百会、率谷、头维、风池、太阳、阿是穴。
上肢穴位:内关、外关、列缺、合谷。
下肢穴位:阳陵泉、悬钟、申脉、金门、京骨、束骨、里通骨。
等根据不通的疼痛部位选择穴位。
2.1后头痛:属于租太阳膀胱经受外邪引起的头痛,可在刮试基础穴位的基础上刮试通天、玉枕、风池、天柱、大怠⒎缑拧⒓屑埂⑷阴交、太溪穴等下肢穴位。有热像加外关、曲池穴。
2.2前额痛、头痛如裹,多因足阳明胃经、太阴脾经气滞血瘀引起前额、眉棱骨、眼眶胀痛等,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在刮试基础穴位的基础上,刮试膻中、玉堂、紫宫、内关神门、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等穴位。
2.3两侧头痛:多因足少阳胆经气滞血瘀引起,常伴有眼睛昏花晨起口苦等症状。可在刮试基础穴位的基础上刮试悬颅、三阴交、血海、阳陵泉、中脘、行间、内庭等穴位。
3、刮痧方法:
首先点揉头部基础穴位,从头顶的百会穴开始,向前放射状刮至前发际,再刮拭头两侧,从前发际头维穴和耳上方开始,向后刮至耳后发际,就像绕着耳朵画一个问号。在刮试身体其他穴位时先在需要刮痧的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在进行刮试。
4、刮痧要点:
头部刮痧要有向头部深部的按压力,使头皮下的经穴得以疏通。刮拭时注意寻找疼痛点,对疼痛部位重点刮试,但手法不宜过重,头皮处有热感即可,一般每个部位刮试20-30下。头部刮痧一般不涂抹刮痧油,头发稀少及秃顶的腰涂少量刮痧油。头皮有伤口及疖肿的要避开刮试。
参考文献:
2、赵东奇《偏头痛的刮痧方法》2012-1-8
3、《中国传统使用针灸学》山西科技出版社
4、《常见病刮痧疗法》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在动物园里
- 端午粽香
- 风景
- 野花
- 猪
- 游崇武
- 家乡的故事
- 故乡的小溪
- 一件小制做
- 会走路的树(续写)
- 斗蛋比赛
- 一个铜环的故事
- 眼镜历险记
- 背百家姓的故事
- 下军棋
- 让信息技术课程适应时代的发展
- 《水》教学片段赏析
- 《水》课堂实录与评析
- 《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中华书局新书推介
- 感受语文之美濡染语文之气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 《黄河的主人》文本解读
- 职业技术教育学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利弊及策略研究
- 《咏华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理想的风筝》教学片段赏析
- 让学生徜徉在语言文字中
-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融入“情商”教育的研究
- 漫读《赋得古原草送别》《江上渔者》
- 试卷评讲,有的放矢
- 《青蛙和蛇》说课稿
- *暑假中的一件事(习作训练)(教案)
- 巧用媒体 教活课文——《火烧云》课堂实录
- 《大地巨人》教学设计
- 活动课《您好,亲爱的老师》
- 春天到了
- 让探究活动生动活泼起来
- 《山茶花》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 荷花(第一课时)
- 《钻石》
- 语文课与综合实践课的互融
- 苏教版:东方之珠
- 《暮江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