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4
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相关研究
摘要: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整体预后及生存较差,然而早期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晚期患者。因此,如何提高早期结直肠癌的检出率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但现有的常规检查手段难以有效的提高早期结直肠癌的检出率,因此,基因诊断作为一种新兴的诊断手段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青睐,并在早期肿瘤的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基因诊断在结直肠癌诊断方面的发展,重点介绍几种可以在粪便和外周血中检测到的相关基因。
早期结直肠癌的病灶局限于黏膜、黏膜下层,常规检查手段难以发现;此外,结直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和贮存粪便,早期结直肠癌几乎无症状,只有晚期出现排便功能改变、癌肿溃破出血或阻塞肠腔形成不全梗阻时才会出现相关症状。因此,现有检查手段难以有效提高早期结直肠癌的检出率。近年来,基因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为改善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提供了新方向。
1 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现状
1.1 K-ras基因
1.3 DNA错配修复基因
1.4 microRNA
除上述基因外,目前被证实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可以用于基因诊断的基因有很多,诸如P53、APC、端粒酶、DNA甲基化等,但大多数需从活检组织或术后标本中得到检测。然而,由于早期结直肠癌不易被现有检查手段发现,组织定位不准确,因此从组织标本中检测相关基因不适合于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在此对此类基因不再做详细表述。
2 前景及展望
虽然有众多的肿瘤基因可以用于结直肠癌的基因诊断,但目前仍缺乏一种无创、便捷、高效并且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的方法;目前的检测手段依然存在着方法复杂、费用较高、难以推广等问题;而且各种基因与各期结直肠癌的相关性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但随着RT-PCR等检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及microRNA等新型基因的发现,以上种种问题将得到解决;同时伴随多种基因联合检测的推广,结直肠癌基因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也将得到提高。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会发现一种无创、便捷、高效、特异性强的基因检测手段,为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及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最终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及生存。
参考文献:
[2] Zhou J, Zhang HC, Wang XS. Advances in the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 of biomarkers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 evalua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J]. Int J Genet, 2012, 35(6): 345- 349.
[3] Liu W, Wang L, Yu YH, et al. Detection of k-ras gene mutation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J].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2011, 19(13): 1367- 1374.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雨约
- 天使
- 海风轻轻吹
- 一片天下的家园
- 飞飞糖
- 爱在孩童时
- 闲话情缘
- 上学的路
- 不记得
- 公交
- 高中
- 兰州打工心得
- 那些世界,使我心静
- 倒数计时
- 月夜登泰山
- 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症
- 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相关研究
- 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预防
- 肉毒毒素A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 产科安全管理及防范差错事故的对策
- 附子的毒性表现及解毒方法
- 脂肪因子Vaspin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温泉浴疗的宜忌及其治病机理
- 直接显示嗜银纤维法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 岳阳市6―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 低剂量CT诊断肺孤立性结节的研究进展
- 20例早期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终止妊娠体会
- 微量注射泵使用中的血管保护
- Rho GDI 2在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中的作用概述
- 选修课教学的基本特点及需要防止的几种倾向
- 专家出手(三):王维与孟浩然
- 交往教学:个性的自我实现——论“交往教学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 讨论:中学语文教师读什么报刊?
- 杭州创新教师培训模式
- 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
- 呼唤适宜的环境 --三种因素让语文教学举步维艰
- 论文学作品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
- 谈语文价值观的培养方式
- “用生活搭建口语交际教学平台”三人谈
-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 语文课该是什么样子?
- 教师反思的涵义与由来
- 温儒敏:《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 课要追求“三动”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