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7
国际反垄断法及其发展(2)司法制度论文(1)
由于国际垄断具有跨国性,而国际反垄断法是国际法性质的,它的直接规范对象是国家,因此,它只能通过协调或改变国内法和国家行为,使各国国内法趋于统
一、即各国立法机关有义务与国际法保持一致,而最终指向私人经济主体。 对于经济垄断与限制性商业行为,各国国内法已有规定,而且,也有调整位于国内或对本国构成影响的国际垄断的极限,因此,在对待私人垄断上,国际反垄断法与国内反垄断法是就同一事项的双重立法,只是国内反垄断法应与国际反垄断法保持一致,但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社会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分极体系,国际法的产生依赖于主权国家的同意、因此,从国际反垄断法的产生上看。
只有国内反垄断法制的一致或大体一致,才有可能生成国家的共同意志。才会产生统一的国际反垄断法。
正是由于国际反垄断法规范的这一特点,它有二个主要的法律渊源:一是国际反垄断统一法,二是基于各国国内反垄断法在调整国际垄断和限制性商业行为中形成的相同规定或实践,它主要是通过双边条约来反映。 二 由于国际经济统一法产生的困难,国际统一法的数目比例要远小于各国国内法的相同实践与规定,这从双边条约的数目上可以看出。
这是国际经济法在法律渊源上的一个特点,反映在国际反垄断规范上亦是如此。 国际反垄断统一法产生的困难,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下面几个原因。
(一)国际法主要是建立在习惯规则的基础上,各国通过遵守一项习惯规则而加强了该项规则效力的普遍性。国际常设法院在“荷花号案”(19
2
7)中认为:“约束各国的法律规则……发源于各国在协议中或被普遍接受为代表法律原则的惯例中所表示的自由意志。”将习惯法编纂成条约具有明显的优点——规则变得更准确和更易理解,而且新国家更愿意接受自己亲自参加起草的规则。
但是,不同国家的实践常存有分歧,所以编纂的过程也是各国妥协的过程,然而能为各国所普遍接受的折衷方案毕竟有限,因此,编纂工作只能是缓慢地进行。
(二)在垄断问题上,由于各国经济制度及对垄断的态度存有根本的不同,各国在对待垄断问题上的司法实践和本国利益结构也是不同的,因此,以共同意志为基础的国际统一法规则就难以产生。自九十年代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和制定反垄断法,如波兰于1990年制定了《反垄断法》,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在相同的经济制度下对垄断的态度仍会有不同,由此而产生的司法实践也程度不同地存有差异,这就使国际反垄断统一法失去其存在的基础。
国际法的制定是国家在为自己创立法律,它们不可能创立一些不利于自己或自己打算违反的法律。不同的反垄断法原则和对法律用语的不同解释以及对市场定义和确认市场力量等事实问题的方法不同导致各国不同的反垄断法标准。
这就使我们在前面所说的反垄断法的不确定性,如对“反竞争”和“滥用”等反垄断法规则中的关键词可依不同的经济环境作不同的解释。反垄断法的不同与其表面措词的不同是有差异的,规则的用词可能是相同的,但反垄断法的不同仍是存在的。
(三)即使是大体上无争议的问题,国际法典的编纂工作也需要长期的准备和讨论。而且还有可能对原先认为意见一致的事项,在许多情形下由于法典编纂而突出了意见的分歧。
(四)由于国际法是分权体制下产生的法律规则,因此,从历史上看,国际法加于国家的义务往往是有限的,一国仍有可能在不违反国际法的情况下给他国造成严重损害。 国际统一法作用的有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国寻求国际统一法的努力。
反垄断法的统一存在着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即法律的不能执行和反垄断法统一的限度。缺乏国家同意的强制性的法律统一会导致法律的不执行, 而法律的不执行会使法律形式上的统一在实践中没有效果。
对于反垄断法统一的限度,反垄断法存在范围广泛的例外和豁免条款,如出口卡特尔、国家行为例外,这些措施为国家广泛地使用,在国内法中,这些行为是合法的,但在国际经济中,它与私人垄断一样对竞争有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反垄断法到底在什么程度上能得以统一需要有国际上的统一认识和共同的概念,否则,缺乏统一概念的统一法可能是毫无意义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不该发的脾气
- 热闹的小家
- 我的小鹅真可爱
- 我想学克隆
- 环保纸
- 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 语文考试
- 山区的穷孩子
- 一个特殊的春天
- 电脑打水印
- 看动物表演
- 存钱罐
- 足球小子
- 我最开心的事
- 我的个人网页
- 批判思维与审计教育
- 浅淡内部审计应强化的几项工作
- 关于加强医疗收费审计监督若干问题的思考
- 加强煤炭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几点建议
- 浅谈环境因素对审计的影响
- 论如何构建高效的内部审计机构
- 商业汇票承兑业务风险审计
-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审计
-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会计舞弊及其审计对策
- 现代审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初探
- IT审计师将成为计算机审计的主要“生力军”
- 内部审计外部化模式的探析
- 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效果分析
- 论我国政府审计的环境变迁与未来发展
- 非审计服务的拓展:财务诊断
- 《丑小鸭》教学设计
- 课堂随机问答与三维延伸──《丑小鸭》课堂教学中的随机问答为例
- 《丑小鸭》教学反思
-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丑小鸭》教学实录
- 《丑小鸭》教学反思
- 推陈出新 老课新教──《丑小鸭》教学实录
- “我”看《丑小鸭》──《丑小鸭》课堂教学过程实录
- 《丑小鸭》一课教学反思──谈如何应对教学中的“变”
- 不懈追求──“丑小鸭”走向“白天鹅”的必由之路
- 思辩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探究美丽的《丑小鸭》有感
- 丑小鸭
- 《丑小鸭》教学存忆
- 《丑小鸭》教学杂谈
- 建构学生自己的语言和思想──《丑小鸭》第一教时课堂实录
- 《丑小鸭》案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