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给创造力来次“四轮定位”

给创造力来次“四轮定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3

给创造力来次“四轮定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所以我坚信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创造性活动教学终极目标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投身于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新习惯。那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有一部分内容涉及到一些特定的社会场所,如:邮局、医院、车站、社区等。由于小学生的社会活动范围较窄,因此,对有些场所缺乏了解。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进行参观,使他们获得正确、鲜明的感性认识。通过参观使学生得到的知识,往往比教师单纯在课堂上讲解效果好得多。我们要经常引导学生到室外进行观察,观察校园花坛、树木、体育设施等,还要组织学生参加访问农村、工厂、商店、宾馆、饭店等,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产,观察要同说、做结合起来,使学生看得懂,说得清,会操作。

二、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由于知识面较为狭窄,容易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一种强烈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越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越强。我们就要利用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因素激发学生,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孤岛自救》一课时,教师先给学生讲述残疾木匠沃特曼一家自救的经历,接着就让学生尝试去想象当时荒岛上的情景,在那种情景下应该怎样自救,然后让学生读者讨论交流。结果,学生纷纷汇报:有的说先要找寻火源,有的说先安排栖息地,有的说先寻找食物……老师根据学生关于孤岛自救的讨论及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设计求救方案,并评选出最佳方案,而且让学生把自救方案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跃跃欲试,气氛高涨,教师充分地给学生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学生想象、讨论、评述、讲故事的过程,也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生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只有创新的想象,才有创新的活动。在教学中创设富有生机、美的情境,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上通过想象,可以创造出各种样的作品,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可以使作品思想活跃、开阔。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创新,每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都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

四、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契机。

1.在实践操作中迸发创新火花。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例如,教学《装扮新年》一课时,我先教学生做成了清新悦目的纸花、灯笼。接着让学生自由想象,自己设计符合自己意愿的新年装饰品。通过挖掘教材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一会儿,学生们分别制作出了中国结、剪窗花、幸运星等各式各样的作品。学生做出的东西非常多,学生的手之巧,物之妙,老师都没有想到的。这时,教师就要适时表扬那些学生,让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例如,我在教学《认识传染病》一课时,在学生大量的资料搜集过程中,学生不仅仅了解到常见的传染病的传染媒介,更是在继续深入的研究中迸发出超强的发散能力,学生在研究完常见的传染病后向我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想法,他们提出要研究“苹果ipad病”为什么能在幼年宝宝中肆意传染。正是因为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拓宽了思维,所以才萌生出研究此类疾病,大量的实践催生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特长得到锻炼,素质得到提高,最终走向成功。在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得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喜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可见,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教学中,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得怎样,教师总是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使他们可以亲自进行结论,并发现创造性的结果。当小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得到创新成果时,他会感到无比喜悦和自豪,会激起他不断创新的兴趣。

总之,教师要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而且要积极鼓励和辅导学生开展课外劳动实践活动,并力求把这种活动化为他们乐意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扩展知识,发展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村野小孩
外星人奇遇
新学期带给我新生命
第一句人生格言
“小白”,你在哪?
钓鱼船上的钓鱼记
啊,我发现了蚂蚱呼吸的秘密
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无题
假如我是家长
假如我是小偷
给姥姥洗头
假如我是女神
我是“猴精”
龟兔第二次赛跑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探讨(下)(1)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探析(1)
论审计收费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1)
审计监督及今后发展方向(1)
动量词“回”“次”的差异及其运用(1)
关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绩效审计的现实选择(1)
对ST达尔曼内部审计的思考(1)
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的探讨(1)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1)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探讨(上)(1)
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分布比较研究(1)
浅析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在我国的运用(1)
汉语短语的分类问题
浅谈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转变(下)(1)
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上)(1)
《陋室铭》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