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司法制度论文(1)
一、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的一般关系 根据反垄断法,不仅企业间固定价格、限制数量以及划分销售市场的行为是违法的,垄断企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行为如微软公司的搭售行为是违法的,甚至企业谋求垄断的行为也被视为违法,如美国谢尔曼法第2条的规定。反垄断法之所以禁止垄断行为,禁止卡特尔行为,禁止大规模的企业合并,它并不是成心和大企业过不去,而是因为在市场存在垄断的情况下,产品的价格高而且质量差,即社会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消费者的利益不能得到保护。
因此,反垄断法通过各种反垄断的措施,把企业置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之下,迫使它们努力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新产品,其结果就是优化配置资源,提高消费者的福利。 知识产权则是指人们因其智力成果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主要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和版权。
许多国家现在都制定了专利法、商标法和版权法。在专有技术方面,各国一般通过合同中的保密协议保护被许可人有排他性地使用技术秘密的权利。
此外,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民法中的侵权行为法对知识产权也有保护性的规定。知识产权同一般财产权一样,其最重要的特点是专有性,即未经权利人同意,任何人都不得使用权利人的专利、商标、版权或者有着保密措施的技术秘密。
正是因为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或者排他性,知识产权权利人才可能通过其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在一个有限时间和一定地域内就某种产品的生产或者销售取得市场优势地位,甚至垄断地位。然而,授予专有权不是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的最终目的,而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手段,即国家通过给与知识产权所有人在使用其智力成果方面享有排他性的权利,以鼓励社会的发明与创造工作。
如专利权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和发明活动,著作权可以激发人们生产知识产品,商标权则有助于改善产品质量,从而激发同类产品的生产商开展价格竞争,等等。 知识产权保护虽然和反垄断法一样,目的都是激发人们的竞争性活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是它们两者推动竞争的方式有不同:反垄断法是通过禁止限制竞争行为来推动竞争,因为这些行为能够损害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竞争;知识产权保护则是通过保护权利人的专有权,即以某些限制竞争的方式,激发人们在知识经济领域开展竞争。
这也即是说,在保护知识产权和保护竞争二者之间,很难说哪一个更重要。事实上,它们二者是互为条件,有着相同和平等的地位。
但是,因为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它与其他的财产权一样,能够产生限制竞争的影响。因此,它与其他财产权一样,也应当受到反垄断法的制约。
这即是说,一方面,知识产权所有人因其发明创造中付出了劳动,有权通过这些发明创造或者知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甚至取得垄断地位,而且也应当有权通过合同方式将其智力成果转让给第三方,为自己获取一定的收益。但在另一方面,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为了维护竞争,法律不应当允许知识产权所有人因其合法的垄断地位而妨碍、限制或者歪曲市场的有效竞争。
需要指出的是,专利、商标、版权或者商业秘密本身虽然都具有专有性,即涉及它们的生产、使用甚至销售活动都受到了排他性的限制,但它们本身并不必然等于市场支配地位或者垄断地位。除了像微软公司这种特殊的情况,绝大多数的知识产权产品事实上也是处于市场竞争之中。
另一方面,即便像微软公司这种通过知识产权取得了市场支配地位甚至垄断地位的企业,因为这种地位往往是企业凭借自己的优质产品,或者凭借自己的远见卓识,或者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而取得的,这个市场支配地位或者垄断地位本身并不违反反垄断法,拥有这种地位的企业更没有义务免费向其他企业转让自己的知识产权。当然,另一方面,这些企业也不会因为它们的知识产权而得到反垄断法的特殊豁免。
这即是说,与一般企业一样,通过知识产权而取得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因为不受竞争的制约,容易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更可能会滥用知识产权。例如,取得市场支配地位的知识产权所有人可能会强迫消费者购买其指定的产品,或者通过一揽子价格搭售某些竞争性的产品或者服务,这就会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甚至会把竞争者排挤出市场。
因此,因知识产权而取得市场支配地位或者垄断地位的企业与其他拥有这种地位的企业一样,应当受到反垄断法的特别监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和付宁
- 芹菜
- 幸福
- 一张照片
- 我是幽默的人
- 给朋友叶文宜的一封信
- 心中的梦想
- 读书的快乐
- 水晶岛奇遇记
- 值日
- 春的到来
- 我的乡村见闻
- 夏的味道
- 白鲸的自述
- 大海
- 学校科研室工作计划
- 学年总务处冬季取暖工作计划
- 2009学年总务处工作计划
- 2009年学校办公室工作计划
- 小学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中学科研室工作计划
- 学校网络部工作计划
- 2009第二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
- 科研室工作计划二
- 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
- 科研室工作计划三
- 小学普及实验学校实施方案
- 科研室工作计划
- 学期科研室工作计划
- 2009学校总务处工作计划
- 用视觉艺术推动中国春节文化品牌传承
- 春节文化视野中的隐性德育方法探析
- 论艺术教育中的电脑数码设计艺术与传统文化
- 间谍罪若干问题研析(3)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与养老模式研究
- 死刑的司法现状及其展望(4)刑法论文(1)
- 文化下菜,过年吃点新意思
- “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元宵节亮相京城
- 间谍罪若干问题研析(4)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与思考
- 当代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犯罪构成事实研究(3)刑法论文(1)
- 由《证据的叹息》看犯罪“故意”问题
- 由《〈论语〉十则》感悟中国传统文化
- 清明节文化的网络传播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五
- 《山雨》教学设计七
-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一
- 《山雨》教学设计五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八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六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一
- 《草虫的村落》体悟作者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七
- 《山雨》教学设计四
- 《山雨》教学设计三
- 《草虫的村落》教学
- 《草虫的村落》教材理解
- 《山雨》教学设计六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