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26
多些“敬畏”,少些“任性”
手中掌握的权力越大,越应该保持头脑冷静,既要敬重权力的威力,又要畏惧权力的锋芒。
周恩来同志担任总理20多年,其非凡的魄力和胆略世人敬仰。可他“如履薄冰”之感,无疑是在告诫领导干部对待权力要心存敬畏,不能狂妄自大、肆无忌惮,甚至贪得无厌、无法无天。
然而如今,个别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已然丢掉这份谨慎戒惧之心,有的“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盲目贪大求全,刻意标新立异;有的“情况不明胆子大,方法不多热情高”,口号哗众取宠,目标脱离实际,思路一变再变;有的注重“显绩”,忽视“潜绩”,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缺乏正确的政绩观作指导,政绩很容易走样变成“政疾”,轻则好大喜功劳民伤财,重则华而不实错失良机,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权力本身并不会带来觉悟、带来品格,但为谁掌权、如何用权,却反映着一个人的觉悟和品格。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不是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也不是贪图享受的幌子。《左传》讲:“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宋朝包拯终生恪守“清心廉为本、公正大如山”。清代文学家刘鹗说:“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检验一个领导干部的官德高下,根本的就是看能不能始终坚持公心。
谨慎用权、秉公用权。这是当下干部最需要补的精神短板,最应养成的官德官风。
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艰巨繁重,环境越复杂,任务越艰巨,改革越往深处攻坚,就越是考验党员领导干部的水平能力,检验党员领导干部的担当。好干部就是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就要谨慎用权,秉公用权,这是党的干部必备的政治品格,也是领导干部必须增强的重要意识。对权力多些“敬畏”,少些“任性”,最珍贵、最重要。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从严治党,首先应当体现在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谨慎用权、公正用权上。手中掌握的权力越大,越应该保持头脑冷静,既要敬重权力的威力,又要畏惧权力的锋芒,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把持住自己,勤勉工作,致力改革,谋求发展。
晚唐诗人杜荀鹤有一首题为《泾溪》的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告诫人们,形势越好,道路越平,成绩越大,越应该谨慎。行使权力,更要始终敬畏权力。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在总结反思苏联解体的教训时曾引用过一句话:“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会稳如泰山,而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时,那么一切也就完了。”应当谨记的是,只有厘清公私边界,权力才能长久,其作用的发挥才有意义。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总结明王朝垮台的历史教训时,得出一个发人深省的结论:“贿随权集”。意思是,贿赂这个腐败的高致病病毒,总是跟随权力而聚集,谁权重势大,那些嗅觉灵敏的行贿者就会蜂拥而来。越是诱惑多样,越需要“臣门如市、臣心如水”的定力;越是考验复杂,越需要“宠辱不惊、得失无意”的淡定。
人要有敬畏之心,敬畏更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的一种人生态度和品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摆正自身位置,转变“官”念,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公仆之心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这个夜
- 遥望星空
- 不再期待
- 地震
- 圈
- 我愿意和你分享
- 高三
- 无尽的思念
- 一句名言给我的启示
- 行走
- 矛盾
- 追逐希望
- 百日生死祭
- 天灰灰
- 雨,一直在下
- 硒与癌症发病和死亡相关的奥妙
- 醋浸韭菜治顽固鼻出血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7例临床观察
- 湖北省汉川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
- 基层社区成人发热475例病因回顾分析
- “春天菜王” 分段尝鲜
- 后牙固定修复中应用氧化锆全瓷冠和全锆冠效果对比研究
- 10年间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的变化
- 有没有副作用小的降压药?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研究
- 经桡动脉途径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 168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 坚果:最大众化的休闲食品(十四)
- 优生优育,男士也需“孕前体检”
- 中药泡脚,能治愈失眠吗
- 200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09年黑龙江省绥化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0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常德市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长沙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09年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甘肃兰州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09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09年云南省昆明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十堰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09年广西河池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湖南湘西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09年湖北恩施自治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09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09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