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6
用文化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当今社会现状下,医患关系承载了诸多社会矛盾,使本是同一“战壕”的医患双方站在了彼此的对立面。要破解这些矛盾涉及众多环节,那么县级医院作为新一轮医改的核心,如何在有限的范围与空间内,最大化地发挥公立医院改革核心点的能动作用,将对医院管理者提出巨大挑战。
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医务人员与人口比例为0.33%,这意味着每名医务人员需服务300多名群众。医务人员既是医疗机制改革最后环节的践行者,又是医疗体制改革措施的受众,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起着关键作用,而能否发挥主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院文化。
何谓医院文化?作者认为,医院文化是医院各项事业中最为活跃的要素。它是以医务人员为代表的职工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理念与行为方式的总和。良好的医院文化可形成医院与员工荣辱与共的核心凝聚力,激发出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医务人员的创造能力,改革措施才能逐步取得支持、理解与包容,医疗环境终将步入和谐、科学发展轨道。而医院文化的建设方式可归结为价值观的教育。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我国正在逐步形成“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教育,而医院核心价值观又是医院文化的代表。所以,逐步提炼为“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应逐步融合于医院文化建设中。那么如何构建这种医院文化价值观呢?
首先,医院管理者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应将医院文化建设纳入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让医院管理从医院文化的层面运行,实践医疗体制改革中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措施。当管理者建立了以医院文化建设为体制改革切入点,医院文化才能从医疗体制改革的层面发挥作用。
其次,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依赖于医院的管理组织。管理组织就是医院的干部队伍。从一定意义上讲,干部文化决定医院文化。他们的言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
再次,医院文化建设必需要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环境。医学事业纵向或横向的研究都不可预测,无法想象。“求真务实,终身学习”是每名医务工作者应建立的最为基本的医学价值观念,要培养客观求实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
只有当每名医务人员均建立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观,当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疾苦才能做到感同身受,才能主动承担在医患沟通中的服务、理解、宣传、教育任务,方可能真正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途径方式多样。作者在探索实践县级医院改革试点中,以医院文化建设作为切入点,调动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导性,使每位医务人员主动了解医疗体制改革的措施,在医疗行为中及时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传达医疗体制改革的意愿,克服只见病不见人的作风,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乖乖女
- 人救狗
- 父爱如坯
- 2007年全国卷II失分警示:摆渡手
- 恶魔天使
- 俺的老班
- 春天的思念
- 电影票的遗憾
- 他触动了我的心灵
- 我的朋友
- 我的自述
- 周恩来与数学
- Dacing Queen
- 我佩服她
- 不可失传的孝顺
- 从结构主义视角看“后”都市婚恋剧二元对立及母题
-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性批判思维
- 毛泽东分配思想及当代启示
- 中国富人阶层“两栖”消费行为影响机制探究
- 生态文明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
- 泰语品性熟语的概念隐喻探析
- 新形势下的刑事和解制度
-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微博用户媒介素养提升研究
- 嘉莉妹妹与珍妮姑娘形象性格对比分析
- 潮安同奉善堂“开乩”活动的文化特征
- 阿坦巴耶夫时代吉尔吉斯斯坦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中国海洋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 温情受难,只为活着?
-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重要意义研究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 《水都威尼斯》教学设计
- 《望洞庭》课文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材理解
- 《礼物》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材理解
- 《望洞庭》其它杂项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望洞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