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04
低场磁共振对跟腱损伤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低场磁共振;跟腱;损伤
跟腱损伤临床上并不少见,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非常关键。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判断,跟腱撕裂的误诊率高达25%左右。而MRI能准确显示跟腱撕裂的程度和部位,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16例急慢性跟腱损伤患者的MRI及临床资料,探讨MRI对跟腱撕裂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跟腱撕裂合并症:所有病例均出现软组织肿胀,9例合并腱周积液,5例合并踝关节积液,2例合并后踝骨髓水肿;3例合并跟骨骨髓水肿,2例合并内、外侧剐韧带损伤。
磁共振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MRI评价的完全性撕裂者,与手术结果相符。手术证实跟腱主要撕裂部位与MRI一致。本组部分撕裂者均行保守性治疗。
讨论
跟腱是人体最长最强大的肌腱,长约15cm,起于小腿中部,它由小腿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肌腱组成,分3部分,即跟腱肌肉结合部、跟腱部和跟腱跟骨结合部,跟腱部又分为上、中、下3段,形态由上向下逐渐增厚变窄,在踝的后部最窄,止于跟骨结节后面,其宽径明显大于前后径。跟腱的主要功能是站立时固定躁关节,防止身体前倾,同时对负重、跳跃等活动起重要作用。当跟腱损伤时,人的下肢活动及功能受到明显的影响。跟腱损伤的原因较多,以运动损伤或直接撞击常见,也可继发于一些其他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对于一些伴发其他疾病的患者,如果长期使用激素类等药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慢性跟腱的损伤。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使用MRI对跟腱部位进行检查,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跟腱的形态和内部结构,并且其分辨率高,能够十分准确地反映出跟腱撕裂的具体情况,如部位和断裂的程度等,并且可以看到撕裂部位周围的病变情况,如软组织挫伤、水肿等,使得我们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能够将其作为准确的参考依据。与高场MRI比较,低场MRI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如扫描时间长,但价格相对较低,所以。在临床中有着较为广泛的使用,在跟腱损伤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方面能提供重要价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一个“电视迷"
- 我的知心朋友――肖蔚铭
- 真诚的友谊
- 我的母亲
- 我的哥哥
- 我的球迷爸爸
- 我爱我的家
- 我的“明星”档案
- “搞笑”老师
- 我的偶像朱青青
- 蓝色あ安琪儿自传
- 瘦瘦的我
- 那一次,她把我感动了
- “监控器”妈妈
- 班长许笑一
- 产业开放促进产业发展
- 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障碍分析
- 中国IT无梦
- 基于循环经济的黑龙江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再思考
- 我国三大产业开放发展模式比较
- 论经济型酒店的差异化定位
- 中国入世后银行业收益成本分析
- 从消费者需求看现阶段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 铁路行业春运涨价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我国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与可持续发展
- 轿车工业:产业概况及产业组织
- 中国保健品行业之病理分析
- 面向芯片市场的生产者理论初探
- DDB网络方案设计
- 我国饭店行业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综述
- 《壶盖为什么会动》教学设计
- 《瀑布》教学设计
-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 《美丽的武夷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一粒种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请假条》教学设计之一
- 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快乐——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美丽的武夷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请假条》教学设计之二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瀑布》教学设计
- 《听广播》听说训练教学设想
- 《瀑布》与《望庐山瀑布》对比欣赏教案设计
- 《请假条》教学设计之三
- 《杨树之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