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27
4个关于食物细菌的疑问
1.掉地上的食物还能捡起来再吃吗?
掉到地上的食物,丢掉嫌浪费,吃了又怕会生病。到底该怎么处理?可根据以下3点来判断。
一看食物的特性。例如,果冻是潮湿的食物,掉到地上容易粘上微生物,应避免再吃;相反,饼干比较干燥,和地板的接触面也没那么密实,捡了来吃就没什么问题。此外,食物本身的营养成分也有影响。例如饼干主要是淀粉,比较不容易产生微生物,但像肉、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它们有更多营养供微生物生长,若掉到地上沾染了微生物,放久了就容易坏。
二看是什么样的地面。地面是干净还是脏?铺的是瓷砖还是地毯?一般来说,地毯比瓷砖表面更容易滋生细菌。
三看环境及场合。家里不会太脏,食物掉在地上捡起来或许还能吃,但如果是在医院那还是扔了吧。因为医院人来人往,病菌易反复传播,若是本身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例如正在进行化疗的癌症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免疫功能会变差,受细菌感染的风险会比一般人高很多,东西掉到地上就别再捡起来吃了。
2.长了霉点的年糕、水果还能吃吗?
以年糕发霉为例,如果霉菌已经长成一片就该丢掉,但如果只有小斑点,削掉、挖掉后还可以蒸来吃。
因为长在年糕上的可能不是极毒的黄曲霉菌,而干玉米、花生、核果类最常长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毒素有致癌风险,一旦发霉就该丢掉。
当吃花生吃到苦味,说明已经坏了,要赶快吐掉。挑选花生时应选择颗粒完整的,但加工过的花生酥、花生粉从外观难以判断,建议不要常吃。
水果也是易发霉的食物,例如柑橘类的表皮会长霉,只要里头的果肉还新鲜,把皮剥掉后还可以吃;而草莓发霉的同时会腐烂,应该丢弃。比较麻烦的是苹果,因为苹果从内部开始发霉,会变成棕黑色,极可能已产生真菌毒素,吃下去可能造成肝脏、肾脏发炎及免疫力降低。最好是把苹果削皮切开,确认苹果内部没有变色。
霉菌的毒素可轻可重,短期可能没事,但如果毒素长期累积在体内,有可能造成肝肾负担,甚至致癌。
3.为什么隔夜饭要热透了再吃?
食物中毒和个人的卫生习惯有关,例如生、熟食有无分开处理,隔餐的饭菜有没有热透了才吃?如果卫生习惯不良,当然容易出事。饭若放隔夜,容易滋长微生物,吃了会引起恶心、呕吐,所以应将隔夜米饭热透了再吃,以降低感染风险。
4.用热水烫餐具就能杀菌吗?
这个倒是真的,但水要够烫。实验发现,用沸水快速烫过碗后立刻把水倒掉,原本存在碗内的微生物都消失了。用60~70℃的水烫几秒钟就可以杀死大部分的微生物,但如果餐具表面油腻、有坑洞(例如木头筷子或已经刮花的碗),杀菌效果会比较差。
如果外出用餐,餐具是刚洗好、还残留有水的,由于湿气有助微生物生长,此时最好先用餐巾纸擦干。
不过,若餐具本来就是干的,再用餐巾纸擦拭则没什么效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大家一起来爱花
- 我家的小白兔
- 上课
- 一次难忘的飞机旅行
- 散步
- 爱吃的水果
- 放风筝
- 攀岩
- 春天来了
- 画砂画
- 钓鱼
- 春天
- 春游
- 春天
- 我自己坐飞机
- 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 论初中化学教育教学的新模式
- 源于生活 融于生活
- 中学食堂营养午餐设计与分析
- 高中音乐课堂上的音准学习
- 聚焦课堂,全面提升课程领导力
- 反思合作学习 促进合作有效
-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 浅谈农村初中生早恋现象
- 关于初中英语有效性教学的思考
- 班主任工作经验谈
- 素质教育下如何拓展英语的学用渠道
- 作文批改的有效方法
- 如何让学生翱翔英语“悦”读
- 从考试前后学生提问的频率看高一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 语文第二册《雨铃铛》教学评析
- 读演相映 美中育情
- 《丁丁冬冬学识字》第一课时教案
- 多接触 多快乐
- 家(苏教版第二册)
- 让孩子们愉快的说
- 《国标本第一册《看菊花》》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说明
- 青岛市第二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小学语文教案
- 《燕子妈妈笑了》课堂实录及评析
- 教版语文第二册《春笋》说课稿
- 小闹钟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 视听结合提高审美情趣——《我家住在大海边》创新教学尝试
- 《第二册《咏华山》(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