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不要最好,刚刚好就够
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著名客体关系大师Donald Winnicott就曾经提出:“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不需要perfect mother,只要good-enough mother就可以了。”
这里的good-enough,其实就是“刚刚好”的意思:即在被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在不被需要的时候适时退离。
孩子需要被看见
母亲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可能不是虐待或剥夺,而是“缺乏应答敏感性”。以孩子说“妈妈,这个小狗好可爱啊!”为例,来看看现在的母亲对孩子的几种回应方式。
积极回应:“妈妈看到了,真的好可爱。” 此时,妈妈关注到了孩子注意的对象,感受和认同了他话语中的情绪感受。这其实是一种认同,孩子会因此而感到幸福和自信。
无关反应:“你作业写了没?” 如果孩子和妈妈的沟通,经常得到无关反应,长大后他会感觉到跟别人沟通是一种很愚蠢的事情,甚至变得冷漠。
情感逆转反应:“报纸上刚报道一个人因为狂犬病死了!” 把孩子积极、正面的情绪感受活生生地拧到对立面,会让孩子感觉懊恼、愤怒。成年后,孩子可能不记得这种情绪感受,但潜意识里它的影响还存在。在跟别人沟通时,会习惯性地使用情感逆转,即第一时间否定或者攻击。
没有任何反应。 此时,妈妈阻断的不仅仅是沟通,还有孩子的安全感。长此以往,孩子会形成“自己掉坑里了,或者是遇到其他的危险,妈都不会来救我”的认识。
“一个母亲对孩子所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足够敏感。”如果妈妈无法做到积极回应,至少可以这样跟孩子说:“我知道你想跟妈妈互动,但妈妈现在想自己待一会,这不是你的错。半个小时后妈妈再陪伴你好吗?”
这不是一种正面的积极回应,但至少可以向孩子传达“妈妈看见我了”的信息。
控制是最坏的教育
控制首先会让对方痛苦许多妈妈以为自己知道什么对孩子最好,总想控制孩子。殊不知,任何控制,不管正确与否,都会遭遇反弹。你如果经常管教孩子吃饭,孩子就学习到“吃饭=痛苦”;你如果经常管教他学习,他就觉得“学习=痛苦”。你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的痛苦就到哪里。
有一位妈妈,她觉得早上起床后应该叠好被子,这是一个好习惯,所以每天早上都要叨念儿子叠被子。可儿子不听。为此,每天早上家里都乌烟瘴气。
起床叠被子真的就好吗?就算不管这样容易把热气捂在被子里、容易滋生螨虫,仅仅叠被子耽误时间,就会让本来就匆忙的早上更匆忙。而妈妈的唠叨,则越发让孩子对叠被子深恶痛绝。在这种体验下,孩子怎么可能会听从妈妈的意见呢?
控制还会引发焦虑和恐惧孩子要玩刀,妈妈先入为主地把“刀很危险”这个结论灌输给孩子。结果呢?孩子害怕刀,从来不敢碰;到了野外,即便自己被绳子或者树藤缠住,也不知道用刀子自救。可为什么卖西瓜人家的孩子,拿着大西瓜刀飞速刨西瓜玩,就是伤不到自己呢?
其实,孩子天然处在觉知当中,他不会有事没事把自己弄伤。从小就接触刀,慢慢地接触,慢慢达到伤害的临界状态,通过自己去体验这种感觉,他就会明白刀什么时候危险、什么时候安全,明白刀可以为我所用――寻找刀子或者类似的尖锐物品去割断绳子。
控制不是爱现代德国最著名的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在著作《我与你》中这样描述真爱:“当我在关系中放下了所有的期待和设想,不再将你视为我的目标或实现目标的对象,我就可能在某一瞬间与完全的‘你’相遇。”
母亲爱孩子也是一样,当不把自己的经验、意志强加给孩子,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感受,自己去辨别,亲子才会彼此接纳,关系才会愉悦。
爱他原来的样子
那么坏习惯怎么办?妈妈忍不住担忧。
我的答案是:什么也不做,全然地接纳它。
比如:孩子吃手指。胎儿在妈妈肚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吃手指了。当婴儿能把手举起来、放进嘴里时,他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觉得自己完成了一项壮举,非常喜悦。
口是婴幼儿生活的中心。吃奶是用口吮吸;饥饿或者不舒服的时候,用口哭叫;愤怒的时候,用口咬母亲的乳头;抓到东西都往口里塞……可以说,口是他探索世界的唯一工具。当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放进嘴里时,他就把自己的手指放进去,以实现探索需要和满足口腔欲。
一般来说,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自然地告别吃手指。但也不排除有的在该告别的年龄还恋恋不舍,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他的口欲期未探索够,只好通过吃手指弥补缺憾。无论什么原因,我们都不能制止――孩子所呈现的样子,需要我们呵护,而不是去改变。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特点,我们没有权力把他纠正成流水线产品,千篇一律。
想深一层,孩子每个顽固坏习惯的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所以面对孩子的坏习惯,我们更多地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的状态如何?我是否在控制孩子?等等。同时要让孩子知道:不管怎么样,你都是妈妈的孩子。妈妈知道你的生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妈妈没有能力理解,但是愿意陪伴和看见。
有的妈妈可能会说,我连“看见”的能力都没有,怎么办呢?
也没关系,那就至少不去打扰他好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有感
- 读《邱少云有感》
- 读《鸟儿的侦察报告》有感
- 观《老牛的爱》读后感
- 读《乌塔》后有感
- 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有感
- 《爱的教育》读后感
- 读《亲爱的笨笨猪》有感
- 《我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
- 走进朱自清
- 做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
- 顽强的女孩
- 读《海的女儿》有感
- 看《家有儿女》后……
- “洞穴之光”照亮了我
- 城镇居民现金消费支出对农村居民现金消费支出的影响
- 武夷岩茶营销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 PPP模式风险分担分析
- 微信上的除夕
- 民办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心理问题摭谈
- 论古玩交易中刑法的介入尺度
- 浅谈哲学之谓美
-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如何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 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研究
- 独立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现状调查研究
- 郑州银行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对策探讨
- 论竞业禁止协议效力的认定
- 对福建地区品牌经济的分类与讨论
- 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看文成公主对吐蕃的影响
- 址坊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各地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汇总(各版本)
- 沙坝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 保沙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七校联考试题
- 济南市26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兴济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苏州新区二中2011年秋初二语文上册10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 育华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保沙中学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
- 富乐实验中学2011年秋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 各地各版本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汇总
- 济南市19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济南12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南安中学2011-2012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 苏州新区二中2011年秋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