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抢红包背后的心理
翻新时间:2023-05-19
疯抢红包背后的心理
中国人过年自古就有发红包的传统,网络红包则是现代科技与传统习俗的结合,用快速、新鲜、刺激的玩法,吸引了万千公众的参与。这背后究竟透视了国人怎样的心理?
心理成本从心理角度看,抢红包付出的成本很小,却有以小搏大的可能性。
只要摇一摇、戳屏幕,不付出一分钱就可能抢到几元乃至数百元。这很容易激活人们原始的动机,引发从众行为,其中也不乏不劳而获的想法在作怪。但是,当心理成本提高时(比如需要付出一定的金钱),玩这种游戏的人就会少很多。商家正是利用人们这样的心理成本计算方式,来推广他们的产品或新的网络支付模式。
社交需要除了时间成本低,网民还有一大特点:喜欢图热闹。收发红包是一种社交行为,也是春节期间促进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传统活动,更是一种寻求人际联结的方式。一抢一送之间,说明人们在社交群体中需要存在感,以及渴望交流的内心愿望。
稀缺心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和哈佛大学的森德希尔・穆莱纳桑提出了“稀缺心理”概念,指的是当我们感到缺少某种东西时,思维会集中在眼前的迫切需要上,进而全面调动起热情和能力,做事更专心,还会更敏锐地去捕捉这类字眼和信息。快过年了,很多人眼巴巴地等着拿年终奖,他们的注意力更易捕捉到“分红”“红包”这样的字眼。
把“抢红包”当成一种休闲娱乐活动,业余放松一下无可厚非,但有的人数十次与红包擦肩而过,郁郁寡欢;还有人误入陷阱,泄露了个人账户等信息。就像有人说的那样:“有抢红包那时间,不如学点儿东西,勤劳致富才是正道!”而且,网络红包再火,也代替不了亲情的温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We have only one world
- Water
- Great Trip(伟大的旅行)
- Introduce myself
- My Home
- Our School(我们学校)
- My hobby我的爱好
- A Shining Star(一颗闪亮的星)
- My home
- 我的书包 My Backpack
- This is my school
- I Love My Family(我爱我的家庭)
- myself
- my room
- 我的一天My Day
- 住宅景观设计:住宅园林景观不能刻意求“美
- 竹子在景观园林中的设计与应用
- 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 公路干道防护绿地规划
- 水生植物在生态居住区的应用
- 日式庭园的艺术风格
- 小游园规划设计要点
- 河北:新民居规划尚须进一步改善
- 庭园造景与设计理念
-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
- 月季在园林中的应用
-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的六要素
- 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体规划介绍
- 城市需要文化品格
- 植物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建设及园林应用
- 《夜莺的歌声》趣闻故事
-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一
- 《小英雄雨来》老师语录
- 《小英雄雨来》重点字词意思
- 《小英雄雨来》重点字词梳理
- 《夜莺的歌声》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小英雄雨来》重点问题探究
- 《夜莺的歌声》美文欣赏 鸡毛信的故事
- 《夜莺的歌声》重点问题探究
- 《小英雄雨来》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小英雄雨来》相关资料
-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二
- 《夜莺的歌声》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夜莺的歌声》相关知识
- 《夜莺的歌声》美文欣赏 秋天•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