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细节》:移民文学中中国元素的坚守和沦陷

《细节》:移民文学中中国元素的坚守和沦陷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8

《细节》:移民文学中中国元素的坚守和沦陷

摘要:随着中国国门打开,出国热衍生出的移民文学成了新的文学版块。敏感热情的中国人在异域生活中重新认识中国文化,也审视和理解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体现出强韧的生命韧性和挣扎奋进的勇气。

关键词:《细节》;移民文学;中国传统

国人的出国热潮可以从庚子赔款说起。五四之后,一大批仁人志士和知识分子留学欧美或东渡日本,其中包括著名的胡适、郭沫若、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徐志摩、郁达夫、孙中山、梁启超等人。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人走出国门,给中国带来了焕然一新的精神源头,也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新文学运动。

建国后,新一波的出国热潮在八十年代肇始。与之前留学或求职海外不同的是,这个年代的中国人在国外不限于短暂地停留,更多地开始移民他国。在经历了短暂地“水土不服”的阵痛后,他们之中涌现出一批思想睿智、见识多广的“观察者”,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知识背景,加以梦想热情的催化,在艰难打拼中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影响,逐渐出现了移民文学。

以短篇小说《伤痕》轰动文坛的卢新华就是这股滚滚浪潮中的一员,他在九十年代移民美国,并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创作出中篇小说《细节》,成为九十年代移民热浪中移民文学的代表作。

小说以第一人称完成叙述。“我”是从复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出国以前已经是国内小有名气的作家,1990年到美国之后,“我”投靠了外号为“细节”的大学好友郗杰,开始了美国漂泊之旅。

一、“脑体倒挂”的价值观

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士”在社会地位上处于顶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然而在美国,“有钱的都是四肢发达的”。像“我”与“细节”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几近无容身之地。

“我”初到美国,就看到“细节”为稻粱谋的生活窘境。为了付学费、付房租,在没有工卡,语言不熟练的情况下,“细节”只有从事最底层的送外卖工作。打工的紧张生活使他缺少睡眠,而繁重的工作又催促他不得不牺牲睡眠时间。本该最重要的语言学校的上课在他的挤压下变成了难得的休憩时间。在语言学校,“细节”被称为“睡觉先生”,随身携带的闹钟被称为“乳房钟”。在同学们的调侃声中,只有我才知道“细节”在纽约生活得如此疲惫和艰难。

掌握着知识的人才不一定的社会的精英。“细节”为了谋生,辗转做过送外卖的,卖自行车的,汽车旅馆经理,最后才有幸找到一份和自己专业相关的编辑工作。而“我”在奖学金和做“骆驼祥子”的薪俸中勉强维生。一位大学讲师、访问学者也靠着送外卖艰难打拼。与这些人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一个文盲的柬埔寨难民,从小在帮派里混,却成了我们的老板;一个靠着出卖肉体的妓女轻松地过着殷实的日子。

古圣贤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纽约不是“我”想象中那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城市,面临着经济上的窘迫和精神上背负的巨大压力,在精神上有强烈的挫败感和失落感是不足为奇的。生活的现状迫使“我”要忘掉作家的身份,一切从头开始,生存第一,填饱肚皮才能去玩文化。身体比脑袋更重要,这条在美国学会的道理与中国传统信条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

二、“屁股崇拜”的伦理观

中国人主体是汉族,汉族文化中的保守、敦厚观念深入人心,尤其是传统的婚恋观,贞洁、专一,成家立业成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而美国是一个多人种国家,性观念随性和开放,婚姻问题上相对宽松和自由。

“我”和“细节”作为孤身一人在他乡的男青年,女性成为我们话题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我们在电话里谈论语言学校的女同学,兴致勃勃地分析和想象她们的身体。“细节”还学会了听房和明目张胆地观察女性的身体。

“细节”是个不婚主义者,排斥中国传统的买房、结婚的观念,在母亲的劝说下终于置业,却对自己亲手创下的产业毫无感情,也不愿与自己爱情长跑多年的女友结婚。他不断流连于情场,以至于“我”在“细节”去世后特意在他墓前栽种了各色玫瑰花,以示他“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夙愿。

“细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不折不扣的风流种子,然而即使在开放的道德与文化下,“细节”还是有意识地恪守着道德底线。女同学黛尼拉结婚后,她就不再谈论她;已婚的婕尼主动对他示好,他却落荒而逃……

可以看出,即使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文化多元发展融合,虽然受到西方文化的耳濡目染,中国人也依然在用道德的盔甲调适内心,应对外来的各种诱惑与挑战。

三、“难得糊涂”的人生观

“细节”在美国多年,虽然拿到了绿卡,买上了房子,工作顺心愉快,日子也开始过得安稳顺当,但他最引以为傲的还是创立了“糊涂教”。

“黄河漂流”是他讳莫如深的话题,也是他“顿悟”的缘由。他为在这次事件中具体、熟悉的生命逝去而可惜,为了摆脱生命中的烦恼、苦闷和恐惧,他以“糊涂”方式了之。“大事需糊涂,小事却专注。”大事是上帝操控的,不要有太多的痴心、野心和妄想,而对喜欢的的东西要全身心头投入,物我两忘。

“我”与“细节”漂洋过海走出国门的之时原本有梦想、有热情,生活的压力,亲情的牵绊,理想的沦陷,道德的挑战,让他们在迁移初期艰难重重。这些是他们在开拓和漂泊中不得不面对的压力。“我”在“细节”去世之后准备动身回国,然而妻子却在此时意外地拿到了签证,“我”陷入了新一轮的疲惫中。

异域的生活体验使移民文学具有对远行的困惑、对前途的彷徨、对现状的焦虑和蜕变的痛苦,穿插其中的对中国传统因子的再认识和再选择展现了移民们特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大海
我感激
保护地球的责任
敢于承认错误
野炊
自信的果实
王老师,你可知道
穿衣服
保护野生动物
我的一家人
成长的烦恼
我的世界我做主
难忘的一次错误
时光控制器
一次有意义的调查
安全学视域下中国国家意识形态面临的网络风险及防卫对策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网络传播途径对当代政治发展影响探讨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策略研究
我国公共图书馆在互联时代的发展
探索家庭办公模式下专利审查员的管理
工作爱好两手抓,so easy?
“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的建构刍论
正确处理“六个关系” 实现矿井长治久安
学会欣赏自己
虚拟机linux平台下基于Xshell的远程登录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整层优衣库,只卖迪士尼
我国高端体育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让汉字之美留在指间
新时期提高政工干部素质策略探析
《诚实与信任》的备课要点
《九色鹿》教学设计二
《秋天》第二课时
《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及评析
《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二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二
从《演讲》学演讲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思路
《虎门销烟》教学实录
《九色鹿》案例分析
《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学设计之三
《九寨沟》教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四
《九色鹿》教学设计
《九色鹿》教学设计二
《秋天》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