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孔乙己》中的文化结构

浅析《孔乙己》中的文化结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9

浅析《孔乙己》中的文化结构

摘要:从文化的视角解读《孔乙己》,会发现其中存在四种文化阶层结构,一是以短衣帮为延伸的劳动者阶层,二是以掌柜为延伸的商业者阶层,三是以长衫主顾为延伸的权力者阶层,四是以孔乙己所暗含的启蒙者。本文联系文本对这四种文化形态分析,来深入了解《孔乙己》的内涵,进一步了解鲁迅思想。

关键词:劳力;商业;权力;启蒙;阶层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长期的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外在的行为方式和内在的心理方式。鲁迅的创作始终离不开对中国文化的探索,即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国民性的揭露。阶层生存文化是在一个文化体内部存在的、由于经济生产方式不同而形成的若干人群文化类型。不同阶层文化有互异的生活方式、习用语言和价值体系。阶层文化作为一种阶层的标签,是由个体通过文化的濡化内淀于自身的历史使命、伦理,以及意识形态的集中展示。《孔乙己》中描述的咸亨酒店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更是古往今来社会文化的缩影。下文逐一分析《孔乙己》中的文化结构。

一、劳动者阶层文化

无权无势、不懂知识的普通民众靠着自己的劳力获取生存的资本,这一群体是庞大的,生活对于他们就是达到温饱的要求,在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禁锢下,民众被教化为顺民,劳作成为他们的中心,精神世界尤为干涸,而麻木、冷漠也成为鲁迅揭露国民性的代名词。鲁迅在谈及他弃医从文的缘由,是被国民在看同胞被砍头麻木表现所刺痛到,认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孔乙己》中展现的是凉薄的世界,民众对孔乙己的嘲弄,对他生死的冷漠,无不揭露国民精神之麻木。“越是在强权者面前唯唯诺诺,越是要通过折磨弱小者取得自己心理的平衡;越是社会地位低下的社会成员,越是要通过压制自己最亲近的人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及其存在的价值”,这也就解释了短衣帮对孔乙己的嘲讽根源。这种以劳力为主导的文化产生的畸形形态背后实际上是封建专制在作祟。

二、商业阶层文化

古代统治者长期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在思想意识方面也是“无奸不商”的观念。这有一方面原因是商业逐利的观念与儒家倡导的“义”违背,令人不齿。在宋代,商品经济却很繁荣,一方面是宋朝统治者对商人的政策有所宽松,另方面,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也促使宋代商业日益繁盛。到现代,商业已发展得如火如荼。马克思:“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可见,商业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对社会发展起着润滑剂的作用。但商业经济也有腐蚀性作用。

在《孔乙己》中,老板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在酒里掺水,基本的诚信观念荡然无存,更何况对孔乙己这种落魄书生也是不屑一顾的;而对短衣帮和颜悦色态度也是因为他们有利可图;对长衫主顾更是恭敬有加,因为他们高消费水平和求得权势的庇护。这种以利为终极目的还何来精神追求。反观现代社会,商业经济是迅猛发展了,但不择手段追求利益的行为依然存在。这些是商业文化的两面性,由古到今都是如此。

三、权力者阶层文化

在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制下,极权达到了巅峰。自汉朝董仲舒提倡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统治者接受后,儒家文化已发展为封建统治文化的工具,统治阶级的思想已禁锢着臣民的思想。中国封建统治下,有着严格的等级秩序,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权到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的家庭等级,由下服从上的权力意识已深深植根于民众的思想中,渗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鲁迅说“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这一语中的极权对民众的戕害。

在《孔乙己》中,没有过多描写有权有势的长衫主顾们,那里间是普通百姓难以企及的地方,而社会的运转是在这些权势影响下进行的,像短衣帮、掌柜、孔乙己这样的普通民众必须是顺服他们。但如孔乙己的“偷书”就是触动了何家、丁举人的权势,而遭到挨打,仿佛只有“暴力”的方法才能让民众顺服,权力得以保持,这种权力让普通民众都失去了话语权。“鲁迅对中国传统法家文化和儒家文化的批判,实质就是对政治专制主义和文化专制主义的批判,就是为失去了政治权力的直接支持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和更广大的社会公民,找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话语权利。”

从古到今,社会都存在对权力的占有欲和支配欲,大到行政贿赂,小到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人”谋福利,都是权力文化阴影的方面,而社会需要的也正是是鲁迅所要追寻的“找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话语权利”。

四、启蒙者阶层文化

在分析了《孔乙己》中短衣帮、掌柜、长衫主顾所属的文化结构后,发现孔乙己所处的尴尬位置,他既无权无势,又不经商,也不出苦力,他是底层文化人,知道“茴”的四种写法,会抄书,但衣衫褴褛。对何家、丁举人的“偷书”行为,是对权势的不满,又恨自己不努力、无用;对待孩子,他会教小伙计“茴”的四种写法、分茴香豆给孩子吃,他对孩子是喜爱的,想要教导孩子,但小伙计也被“世俗”沾染懒得理他,这对孔乙己来说是悲哀的。进一步分析,孔乙己所处的尴尬位置就是启蒙者的尴尬位置。鲁迅想要“改变他们的精神”,然而这道路是艰难的,就民众本身来说,他们想要被启蒙吗,在基本温饱生存问题都难以解决的情况下,何来启蒙?就如同“茴”的四种写法对小伙计无用一样。在劳力文化、商业文化、权力文化面前,启蒙文化显得势单力薄。

从谭嗣同、严复、梁启超提出的一系列主张到新文化运动,都是对封建纲常的抨击,开启国民精神之自由,这可以说是启蒙运动。而在内忧外患的处境下,救亡图存更为迫切的处境压倒了启蒙,到抗日战争“小我’在国家面前显得更为渺小了。到建国后,社会大解放,表面上人们的思想意识不同于传统意识,但封建主义的“集体主义”的“统一”借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名义依然存在着,直到“文化大革命”,这种封建主义再次公开、彻底地显现其真面目,到“四人帮”倒台后,人们又再次提出与五四运动一样“人”的觉醒。启蒙的曲折道路由此可见。康德在答复德国的学术刊物《柏林月刊》提出的“什么是启蒙”这一问题认为: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我招致的不成熟。这种“不成熟”在社会发展中总会存在,所以至今我们仍然需要启蒙,启蒙还在路上。

五、结语

在分析这四种文化结构后,即在劳动者、商业者和权力者中,其中国民性如麻木、冷漠的揭露,商业文化中“见利忘义”的描述,权力文化压制民众的批判,都是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在启蒙文化中,作者的思想是复杂的,启蒙是艰难的,不仅在客观原因如民众的反思和接受问题、外界坏境如封建统治的牢固和救亡图存形势的阻碍,还有启蒙者自身的启蒙,如鲁迅的“铁屋理论”就是启蒙者在希望与绝望中挣扎的写照。

《孔乙己》叙事之简洁,视角之客观,都是该篇的艺术特色,从思想内容上探讨其中的包含量也更大,这篇小说是无主题的,可以从很多视角去解读,而且都可以和现代社会联系上,在小小的咸亨酒店发生的事情、出现的人物都可以放大到古代社会、现代社会中去,而且出现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这也是鲁迅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2]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6月第一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乌塔》后有感
走进朱自清
“洞穴之光”照亮了我
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有感
观《老牛的爱》读后感
读《亲爱的笨笨猪》有感
《爱的教育》读后感
做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
读《鸟儿的侦察报告》有感
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有感
看《家有儿女》后……
《我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
读《海的女儿》有感
顽强的女孩
读《邱少云有感》
论古玩交易中刑法的介入尺度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如何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看文成公主对吐蕃的影响
PPP模式风险分担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对策探讨
独立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现状调查研究
对福建地区品牌经济的分类与讨论
浅谈哲学之谓美
郑州银行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民办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心理问题摭谈
城镇居民现金消费支出对农村居民现金消费支出的影响
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研究
论竞业禁止协议效力的认定
微信上的除夕
武夷岩茶营销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保沙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七校联考试题
苏州新区二中2011年秋初二语文上册10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南安中学2011-2012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济南市19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苏州新区二中2011年秋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济南市26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富乐实验中学2011年秋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各地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汇总(各版本)
沙坝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各地各版本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汇总
保沙中学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
址坊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育华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兴济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济南12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