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汉维跨文化交际

浅谈汉维跨文化交际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1

浅谈汉维跨文化交际

摘要: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①。在跨文化交际中,维汉两个民族所忌讳的言语、行为或习俗存在诸多不同,了解其禁忌习俗有助于双方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加深汉维两民族之间相互理解。而研究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正在此――提高人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汉维交流;语言交际;禁忌

一、引言

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在维吾尔人和汉族人在交流过程中,会由于传统文化、民族风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等差异而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分歧、误解、障碍、甚至是冲突。而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我们,将不可避免的涉及跨文化交际。本文将利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借助对维吾尔传统文化的了解,可以化解汉维交际中的一些矛盾和障碍。本文将从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两方面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列举并分析。

二、语言交际中的案例分析

2.1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语言学家帕尔默也曾在《现代语言学导论》一书中提到“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同时,语言又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维吾尔族中存在着“毒眼致厄”信仰,维语叫“”(毒眼)。所谓“毒眼”是人类嫉羡尤物或忌贤妒能时的心理状态下特有的眼光。相信这样的眼光具有一种邪恶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它常给人们喜爱的事物带来灾祸,招致厄运。②这种“毒眼致厄”信仰的普遍流行,在实际生活中又派生出许多语言禁忌。例如:

案例1:一天,实习学校的维吾尔族女校长带着她的小女儿来到学校,我们看到后,纷纷围过去,看到她的小女儿长的非常漂亮又可爱,我便不假思索地随口说道:“”(这孩子真漂亮);“”(这孩子真可爱);“”(眼睛黑黑的);“”(樱桃小嘴),可是平时和蔼可亲,笑容常在的校长不但没有高兴,反而在我说出夸奖的语言时,却沉着脸小声说了几遍“”。我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案例1分析:

原来校长所说的“”(给你一石头),意思是表示用石头来回击语言神灵,避免孩子中邪,这样就能避凶化吉,减轻对孩子的伤害。因为汉民族比较喜欢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觉得这是对其父母的的一种赞赏,会有一种自豪感。而维吾尔族特别忌讳夸小孩,尤其是长得漂亮的独生子。我对此文化并不了解,所以才会觉得莫名其妙。

案例2:一天,实习学校校长邀请小李去她家做客,路过一片绿油油的麦田,看到一个维吾尔族大叔站在田边,看景色宜人,小李便想与大叔在麦田边合影,大叔满脸笑容的配合,合影完小李便说道:“大叔,这麦田绿油油的,长的真好,一定大丰收!”谁知大叔立刻停住笑容,转头便离去。小李很纳闷,不知说错了什么。

案例2分析:

咨询校长后,才得知维吾尔族农民非常忌讳别人夸他的庄稼,尤其是长势好的庄稼。他们害怕招致“毒眼”,担心这样的赞美会给庄稼带来灾祸。或许会遭受旱涝等自然灾害,或许会遭到人为破坏而使丰收无望。小李不知此文化禁忌,所以才导致大叔转身离去。

2.2非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人类交际语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而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非语言行为只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表达明确的含义,而且一种非语言行为只有与语言行为或其他非语言行为配合,才能提供明确的信息。如下案例:

案例3:一次去市场购物,付款时,排在前面的是一个维吾尔族学生,收银员说的是方言,维吾尔族学生听不大懂,于是收银员就用手势把大拇指、食指、中指屈并在一起告诉他价钱,可这名维吾尔族学生还是站在那里吃惊的看着售货员,不明白收银员表示什么意思。

案例3分析:

收银员用手势把大拇指、食指、中指屈并在一起,这是汉语中的数词“七”的手势表示方法,汉族人可以用手势表示从一位到十位数字。而这名维吾尔族学生不知道这些手势的含义,以致这名维吾尔族同学不知所措。

案例4:一次,小戴和同系学姐去看望一位刚生完孩子的维吾尔族女老师,在家中没坐一会儿,女老师的妈妈就端来热茶,走到小戴面前,小戴立马上前帮忙,看女老师已有茶水,便把第一杯热茶端到了学姐面前,但女老师妈妈立刻制止,并放于小戴的面前。小戴解释道:“这位姐姐比我年长些,所以就先端给学姐了。”但女老师妈妈只是笑笑也在不让小戴帮忙,而是亲自把热茶端到学姐面前。小戴顿时觉得尴尬,不知什么原因。

案例4分析:

小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解释过后还是先把茶水给自己,原来,这是维吾尔族尊男的思想,在家中如果没有长辈,同辈的话,饭、茶必须第一个给男性。而汉民族则以年龄为顺序,饭、茶必须先给年龄稍长些的人。

三、讨论与分析

跨文化交际要求交际双方既要注意文化的差异,又要注意对文化差异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相互适应。习俗所涵盖的关于语言使用规则的内容,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③

3.1建议

3.1.1增加跨文化课程

跨文化课程的增加可以让学习第二语言的同学第一时间接触到跨文化带来的冲突。建议本科阶段开始开设跨文化相关课程,并开展谈论课,就自己遇到的跨文化问题讨论、分析问题,从而更深入的了解什么事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意识是Hanvey(1979)提出的概念,指的是理解和承认人类具有各自创造其独特文化的基本能力,社会不同,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各异。提高跨文化意识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首先,要有尊重当地人生活方式的愿望;第二步,深入当地人的生活并取得他们的承认和信任;第三部,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和体会当地人的感情;最后做到视其所视,感其所感,到达感情相通和立场转变的理想程度。”

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更要了解目的语的文化习俗及其禁忌语,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利地进行语言交际,已达到和睦融洽的关系。

四、结语

正是不同语言在文化底蕴方面的差异常常导致言语行为的语用迁移现象,才会造成交际的理解失误。同时语言交际涉及语言行为,稍不加注意或不尊重对方的禁忌,就很容易伤害对方的情感。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必须提高对禁忌的敏感度,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禁忌习俗。这样才能消除交际障碍和冲突,达成顺利、和谐的语言交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保姆狗的阴谋》有感
向日葵;石头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把“酒”论英雄
读《海伦.凯勒》有感
读《丑小鸭》有感
落水的小孩
论文辑后感
读《莫泊桑拜师》有感
《读保姆狗的阴谋》有感
读《母亲的故事》有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做个廉洁的人读《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有感
珍惜生活
读《骆驼祥子》有感
基于新时期日本科技政策的转型探析
2013年亚锦赛中国女排失利原因分析
试分析视觉传达设计与国画艺术的相互影响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幻灭的写照
有关性别差异在大学生友谊关系的体现的研究
浅谈趣味性在儿童医院标识导向设计中的运用
浅析影响阿坝州羌族民俗旅游资源发展的负面因素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黔东南地区苗族服饰图案浅议
衡南七巧龙舞蹈的保护与发展
读维克多·特纳的仪式理论
关于建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一曲唯美与凄凉的命运悲歌
酒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浅论传统艺术对中国油画创作的影响
湖北襄州区2011年中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焦作市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金华市2011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6月)
广东省2011年中考语文压轴试题及答案(6月)
温州市2011年中考冲刺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2)
宜春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三门峡实验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青云实验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广东仁化县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北京顺义区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
南昌市十四校2011年中考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上海嘉定区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
宜春市2011年初三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
南安市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