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秦汉时期里治功能略论

秦汉时期里治功能略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9

秦汉时期里治功能略论

摘要:里在秦汉时期行政组织体系中处于最底端的位置,是当时地方行政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期的里在基层管理中具体职能随着朝代的更替而不断发展演变。本文以里为研究对象,就其行政功能和自治功能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里治;秦汉;行政组织

里萌芽于春秋时期,战国时在诸侯国得到运用,到秦汉时期,随着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地方行政制度中的行政区划和行政组织在战国时期的基础上得到了完善。秦统一后首创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封建官僚体制,在县以下设置乡、里作为基层行政组织。自此、里作为乡的一个下辖组织,开始成为秦汉时期基层管理的重要组织。可以说,里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基层行政组织出现在秦汉地方行政组织中,是秦汉时期乃至我国古代国家治理制度的一大进步,对后世基层管理组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我国的村级管理机构就是这一制度的延续和发展。

一、里吏的设置

秦代,作为一个标准的里,其里吏的职位和数量设置情况为:二十名伍长、十名什长;二名里监门;田典、里典各一人;一至二名里佐;社宰、里治中从事各一人。在秦代里吏中还设有里佐,数量为一里一人,其地位仅次于里典。但是汉代没有设置这一职位。汉代里吏在秦代的基础上增设了里祭酒和里祭尊两种职位,数量通常为一到两个。里正(里典、里魁)、田典、里佐、秦代的伍老、汉代的里祭酒、里祭尊等是核心里吏,他们构成里部政权的中心力量。什长、伍长、里监门、社宰、里治中从事等是外围里吏,他们受核心里吏领导,性质上属半民半吏。而对于里吏职位和数量的设置,地方政府可以根据里具体的户数来灵活确定,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二、里的行政职能

(一)户籍管理

首先,民籍的填报。户籍是封建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环节,是国家赋税征收、徭役征发、以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秦汉时期不同层级的政府组织在户籍管理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其中,里级组织在户籍管理工作中承担了重头角色,各家各户基本状况的报表、以及各种统计汇总数据,都是通过里级相关里吏的收集整理上报的。里典和伍老是向乡级组织提供户籍信息的最后责任人,这从《秦律杂抄》载:“匿敖童,及占癃不审,典、老赎耐。百姓不当老,至老时不用请,敢为诈伪者,赀二甲;典、老弗告,赀各一甲;伍人,户一盾,皆迁之。”可以看出来。这有力说明了户籍草稿是由他们负责填写的。

其次、基础管理。户籍的基础工作主要是由乡吏来完成,但是里吏提供重要的辅助和配合。第一、配合乡部按时组织民众参加年度案比;第二、配合乡级分管官吏开展户籍的迁移、拆分等日常工作;第三、配合乡级吏办理新生儿的入籍手续。

(二)治安管理

首先、教化民众。秦朝崇尚法家思想,统一天下后更是焚书坑儒,独尊法家,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强调通过官吏对百姓进行教化,而在这一过程中与百姓接触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里吏就充当了秦代教化民众的先锋角色。这种以教化百姓为基础的治安管理模式,从治本的角度出发,不仅有效减少了治安案件的发生,还有利于促进人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在汉代,基层增设了老、孝者、悌者、贞妇等对民众进行教化、各级官吏也被要求使自己的言行作为百姓的榜样。

其次、建立里部门卫制度。秦汉为强化基层治安管理建立了里部门卫制度。以里监门负主责任,其他里吏负连带责任,民众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共同保障基层居民的生活安全。《二年律令・户律》:“□□□□令不更以下更宿门。(简号:309)”注释:“更,轮值。”从这一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时期的里部门卫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和成熟。是当时维护基层社会治安的重要制度。

再次、什伍与里吏连坐制度。对于连坐制度,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这一制度起源于商鞅变法,后来被历代统治者所沿用,刘邦为了收买人心曾经短暂废除。为了强化对民众的控制和惩治各种犯罪行为,秦汉以里部作为基础建立了严格的什伍连坐制度。这一严格的连坐制度主要包括:同居连坐、诬告连坐、家族连坐、里部全民连坐、伍人连坐、以及里吏连坐等。这一严格的治安管理制度的实行,虽然广受后世诟病,但是在维护当时基层社会治安,保证国家整体稳定方面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最后、对基层治安事件进行初步处理。在汉代乡、亭、里具有一定的司法管辖权,例如:秩、啬夫……亭长,《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高祖本纪》正义云秦法:‘亭长,主亭之吏。……民有讼诤,吏留平辨,得成其政。’”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里部具有一定的司法管辖权,但是并没有司法处置权,只能按照上级官吏的要求,参与处理里部中的各类治安案件。具体来说这种对基层治安案件进行初步处理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上级官吏到里部办理案件、或者是开展与司法相关的工作时,里吏必须参与配合;如果里中有刑事、民事案件发生,里部要协助上级官吏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并在按照上级要求对现场进行妥善保护的基础上先行进行简单的处理。

(三)赋税征收

首先、口赋征收。从文献来看,秦汉时期的算赋和口赋又统称为口赋,而对其是如何征收的,传世文献没有明确的记载。直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湖北江陵凤凰山10号汉墓出土的木牍、竹简才解开这一谜团。从出土简牍的内容来看,算赋的征收是以里为单位,先由里正统一收齐,再上交乡部。在上交乡吏时,必须要有秩(或啬夫)和乡佐共同核对签名,方可进行记录存档。而关于献费和户赋的征收,出土文献则没有记载,但是可以假定应当与口赋相同。

其次、田租征收。《云梦龙岗秦简》:“租者且出,以律告典、田典,典、田典令黔首皆知之。(简号:196)”按照这一记载内容,国家在征收田租之前会将法令先通知里典和田典,再通过他们告知编户民。但是对于田租征收的方式,文献却没有记载,但是从由里吏转发法令的记载来看,征收也必然会有里吏的参与。

再次、刍藁征收。根据《田律》以及凤凰山10号汉墓简牍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刍藁征收是这样一个过程,由县先预算一县的总量,再分摊到各乡、各乡根据下辖各里的人口和土地等情况分配各里应交的数额,而里正负责核算每户应交数额,并负责征收。里正征收完成以后上交乡,上交时由秩(或啬夫)和乡佐共同核对无误后签名存档。 (四)劳役征发

众所周知,秦代劳役征发非常频繁,各种各样的大型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征发,秦为保证劳役征发的开展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并且依托里部开展劳役征发。有秦一朝,里部成为劳役征发的主要执行者和责任人。秦简《秦律杂抄》:“匿敖童,及占癃不审,典、老赎耐。百姓不当老,至老时不用请,敢为诈伪者,赀二甲;典老弗告,赀各一甲;伍人,户一盾,皆迁之。”从这一记载中我们发现,在劳役征发中里吏是主要的责任人,里部承担着为国家进行徭役征发的职能。而在汉代无论是国家、还是郡、县的劳役征发最终都和秦代大同小异,都是由里部来具体负责实施,不同之处在于汉代的劳役征发相对于秦代要轻、且对百姓的要求不是特别残酷。

三、自治功能

(一)邻里生产生活自治

秦汉时期里的自治功能在邻里生产生活自治方面主要表现为:邻里经济自治、无偿施与、自由结合凿井、合伙从事商业活动、婚丧嫁娶自治、安全互救、友好往来、内部矛盾解决等形式,《汉书 》《后汉书》《史记》《凤凰山10号汉墓简牍》《九章算术》等文献有相应记载。

(二)宗族亲戚自治

宗族亲戚自治主要表现为:宗族亲戚发生困难时予以无偿经济援助、收养宗族孤弱,救恤宗族。对于宗族亲戚自治的形式《后汉书》《东观汉纪》以及汉代碑文等都有记载。

(三)里吏参与组织的自治活动

首先、生产生活自治。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自治和其它经济自治。秦汉时期、耕牛、耧车等生产工具价格昂贵,普通的单个农户难以负担这些农具的购置和租用,因此里部常常协调农用工具的购买和互通有无。保证农户按照时间顺利耕作。而在收获季节,里部通常以什伍组织为基本单位,里吏组织民众共同整理场圃。通过里吏参与生产生活自治,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蓄力不足、生产工具缺乏、劳动力不足等问题,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其次、其它经济自治。汉碑中记载有里吏倡导里中经济条件较为宽裕的上户、中户捐款治井的内容。这些内容印证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经济自治活动。

再次、劳役自治。从汉代碑文、简牍、汉印、封泥等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了许多关于当时里吏参与组织里中劳役自治活动的证据。其中有里部富裕上户通过捐款修建公共工程,从而减免里部劳役调发、减少额外征收工程费用投入的内容。以及上级支持里吏提出的关于劳役的合理建议等内容。这些都佐证了秦汉里吏参与组织劳役自治的观点。

(四)祭祀文化自治

在汉代里吏设置中出现了祭尊这一职位,其主要作用就是主持里部的祭祀活动。在汉代里部祭祀实际上已经比较普遍了。《史记・封禅书》载:“高祖十年春,有司请令县常以春〔二〕月及腊祠社稷以羊豕,民里社各自财以祠。制曰:‘可。’”汉书・郊祀志》亦云:“高祖十年春,有司请令县常以春二月及腊祠稷以羊彘。民里社,各自裁以祠。制曰:‘可’。”师古注曰:“随其祠具之丰俭也。”当时乡级社祭属于官方活动,费用由官方承担。而里部级则属于民众自发活动,费用由民众自理。国家对里部祭祀以诏令的形式加以承认,以使之规范和制度化,以法律形式确定每年春秋两祭的形式。

(五)父老单与孝悌单

有学者认为父老单是里部自治团体。团体中的里祭尊具体负责求雨、止雨、社祭等活动,以及祭祀活动经费的筹措。汉代里中每年的春秋两次祭祀,每个家庭约要出三百钱,这对于一些困难家庭来说是巨大的经济负担,往往无力承担。设立父老单的目的之一就在于解决资金筹措这一问题。

孝悌单和父老单一样是一种里部内宗法性团体。“祭尊”由宗族长担任,孝悌单的成员,至少应当包括本宗族所有守法男性成员。建立“孝悌单”的目的,在于祭尊督促调动其家族成员接受孝文化。汉代崇尚以孝治天下,特别是尊儒以后这种思想更是得到推崇和接受,“孝悌单”组织在里部内的普遍建立是汉代以孝治天下的最主要的措施之一。

四、结语

秦代里行政由于沿袭了秦国严厉的刑罚思想,缺乏教化功能和人文关怀意识,更多的是在于强化对百姓的控制上。汉兴以来,一反秦严刑峻法的苛政,提倡与民休息,里行政制度在继承秦代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内容不断丰富,里组织从以往相对单一的行政功能向行政功能与自治功能兼而有之的方向演变,在基层管理中越来越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精神。成为汉代国家治理体系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这一制度中的自治功能仍然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作者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仝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2]万昌华,赵兴斌:《秦汉以来基层行政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8 年版

[3]卜宪群:《从简帛看秦汉乡里组织的经济职能问题》,《史学月刊》2008 年第 3 期

[4]卜宪群:《秦汉之际乡里吏员杂考――以里耶秦简为中心的探讨》,《南都学坛》 2006年第 1 期

[5]马新:《里父老与汉代乡村秩序略论》,《东岳论丛》,2005 年第 6 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保姆狗的阴谋》有感
读《海伦.凯勒》有感
读《母亲的故事》有感
落水的小孩
读《丑小鸭》有感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向日葵;石头
读《莫泊桑拜师》有感
论文辑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读《骆驼祥子》有感
《读保姆狗的阴谋》有感
把“酒”论英雄
珍惜生活
做个廉洁的人读《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有感
燃烧荒原大地的一把火
鲁迅笔下的女性地位与命运
少年百米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
浅析微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当代设计中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
高行健与中国
岫岩玉雕的题材赏析
浅析刘兰芝、焦仲卿爱情悲剧根源
美国橄榄球运动对城市文化影响的研究
基于研究生“考证热”的民族志研究
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途径
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论莫言作品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浅析PPT封面设计与研究
浅议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与教学改革
金华市2011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6月)
北京顺义区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
青云实验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三门峡实验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宜春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上海嘉定区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
湖北襄州区2011年中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11年中考语文压轴试题及答案(6月)
南昌市十四校2011年中考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广东仁化县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温州市2011年中考冲刺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2)
焦作市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南安市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宜春市2011年初三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