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东汉光武帝原陵位置探讨

东汉光武帝原陵位置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东汉光武帝原陵位置探讨

摘要:关于邙山东汉帝陵归属,历年来的各位前辈都做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大汉冢说、刘家井大冢说、“刘秀坟”说、盘龙冢说等。参考前人的成果和研究方法,本文倾向于邙山大汉冢为原陵的说法。文献的记载和当代考古实践也都否定了“刘秀坟”为原陵这一较为普遍被接受的观点,而较为支持邙山大汉冢为原陵。最后,对于进一步探索光武帝原陵位置需要做的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东汉;光武帝;原陵;邙山墓葬群;刘秀坟

刘秀,即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公元25年称帝,并建都洛阳。公元57年光武帝逝世,谥世祖,葬原陵,位于当时都城洛阳的西北方。史书关于其埋葬的具体位置所言较为模糊,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原陵的准确位置更加难以辨认,加之后代保护不力,近现代考古工作的滞后,使得原陵的位置一直难以确定下来。随着东汉帝陵考古工作的开展,关于原陵位置的探讨悄然升温。

一、有关光武帝原陵位置的几种观点

(一)大汉冢说

位于孟津送庄乡三十里铺村西南。该冢靠近连霍高速,筑路时为取土方便,使用了墓冢封土,使得墓冢直径明显缩减,但其规模在邙山的东汉墓冢中,仍屈指可数。1981年,宫大中先生在《邙山北魏墓志初探》一文,依据北魏宋灵妃墓志铭文的记载,以大汉冢为光武帝之原陵①。

(二)刘家井大冢说

(三)刘秀坟说

位于孟津白合镇铁谢村,于2001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以来就被认为是刘秀所葬之陵园,宋太祖赵匡胤还还曾下诏于陵前建光武帝庙并立《大宋新修后汉光武皇帝祠碑》,至今犹存,这也是现在人们较普遍的认为刘秀坟就是光武帝原陵的主要证据。

陈长安先生考证“刘秀坟”实际上为北魏时期所筑之方泽坛,韩国河教授在近年的考察和研究中,对这种说法也表示赞同。

(四)盘龙冢说

二、邙山大汉冢为原陵位置考

(一)文献中关于光武帝原陵位置的记载

中国古代帝陵通常位于都城附近,即所谓“陵随都转”。以洛阳为都城的历代帝王,多以邙山作为其埋骨之所。东汉也不例外,大多皇帝均葬于此。

《后汉书》中记载:“原陵方三百二十丈,高六丈,在临平亭东南去洛阳十五里。”《帝王世纪》中说:原陵“在临平亭之南,西望平阴,东南去洛阳十五里。”《东观汉记》(吴树平校注版)与《后汉书》中的记载大致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文献较为明确的指出了陵址的位置应在“临平亭”附近,且能看到“河水洋洋,舟船泛泛”的景象。

可见,临平亭的位置是解决原陵位置的一个关键所在。据《水经注》《汉书・地理志》《郡国志》《晋太康地道记》《十二州志》等文献记载,临平亭不仅可以看到“河水洋洋,舟船泛泛”的景象,还能向西望见平阴城,其所处位置海拔应该较高,而当地海拔最高的位置就在邙山。故临平亭当在邙山之上,那么原陵自然也应该在距临平亭不远的邙山原。

还有一个佐证,在时代相距当时很近的西晋文人张载所作的诗赋中有“北芒何垒垒,高陵有四五。借问谁家坟,皆云汉世主。恭文遥相望,原陵郁”的诗句,明确指出邙山五陵中有恭陵、文陵以及原陵。这是当时文人张载登上邙山,触景生情之作,其所见之景应真实可信。因此,原陵位于邙山原上应该可以得到确定。

(二)近年考古勘探表明原陵位置在邙山

近代考古学关于东汉帝陵的探索工作与其他时代的帝陵的研究相比显得非常薄弱。因此,东汉帝陵有关研究缺乏新的材料支撑。近年,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以及洛阳市文物工作二队关于东汉帝陵考古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工作,以踏查为主要方式,结合重点区域的钻探和试掘,获得了一些新的材料,对东汉陵冢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和认识。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02年7月对洛阳地区东汉陵区内的28座可能与帝陵有关的墓冢进行了田野调查。这次考察主要对各墓冢的高度和大小进行了实测,并把数据与文献中记载的尺寸做了比照,还对墓冢的地势地望进行了考察。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各陵的归属,但依据考察和实测的数据,结合历史地理学,进行了合理的推测。对于二汉冢和三汉冢的归属较为肯定,分别为顺帝献陵和冲帝怀陵。大汉冢推测为安帝恭陵,但陵冢的规模则与记载相差较多,现存封土要远大于文献记载的尺寸。刘家井大冢在尺寸上与文献中记载的原陵的比较接近,被推测为光武帝之原陵。同时提出了刘秀坟不是光武帝原陵的五个理由,除却与历史文献不相符的原因,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铁谢村的海拔较低,其自然环境条件与帝王择陵的条件不符。“刘秀坟”很有可能是北魏时期所筑之“方泽坛”⑤。

洛阳市文物工作二队2003年10月正式启动的“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项目,这次对邙山墓冢的调查更为系统全面,对各个时期的大小墓冢都作了进行了踏查和测量。从而获得了邙山古墓群的基础资料,初步掌握了各时期陵墓群的分布规律,同时,对邙山古墓群的保护状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⑥这次普查工作中,在大汉冢的封土附近采集到了刻有“汉室中兴”字样的汉代碑文,这应该是后人对光武帝刘秀或者其所处时代的评论,而且能够于陵前刻碑者,其身份等级应该也是相当显赫,那么应该是比较真实可信的,由此也可以推论大汉冢即为光武帝之原陵。

当然,以上所作的推测不能真正的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有更为真实可靠,能够令所有人信服的材料出现来证明。相信随着工作的深入和广泛开展,关于原陵的位置问题以及其他东汉考古的相关问题,都将得到一个证据充分,令人信服的结果。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

[2]韩国河:东汉陵墓踏查记,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3期。

[3]严辉:邙山东汉帝陵地望的探索之路,中国文物报,2006年11月3日第007版。

[4]韩国河:东汉帝陵有关问题的探讨,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5期。

[6]蔡运章:东汉帝陵封土考辨,中国文物报,2007年10月19日第007版。

[7]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8]刘炜:东汉帝王陵寝制度,文博,1986年第9期。

[9]赵振华,王竹林:“张禹”碑与洛阳东汉皇陵,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4月。

注解:

①宫大中:邙山北魏墓志初探,中原文物,1981年特刊・河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

④太田有子:东汉光武帝原陵位置探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⑤韩国河:东汉陵墓踏查记,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3期。

⑥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邙山陵墓群的文物普查,文物,2007年第10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海伦.凯勒》有感
做个廉洁的人读《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有感
《读保姆狗的阴谋》有感
论文辑后感
落水的小孩
读《莫泊桑拜师》有感
读《丑小鸭》有感
向日葵;石头
珍惜生活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读《母亲的故事》有感
把“酒”论英雄
读《保姆狗的阴谋》有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读《骆驼祥子》有感
试分析视觉传达设计与国画艺术的相互影响
关于建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酒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基于新时期日本科技政策的转型探析
浅析影响阿坝州羌族民俗旅游资源发展的负面因素
衡南七巧龙舞蹈的保护与发展
一曲唯美与凄凉的命运悲歌
有关性别差异在大学生友谊关系的体现的研究
读维克多·特纳的仪式理论
浅论传统艺术对中国油画创作的影响
2013年亚锦赛中国女排失利原因分析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黔东南地区苗族服饰图案浅议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幻灭的写照
浅谈趣味性在儿童医院标识导向设计中的运用
温州市2011年中考冲刺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2)
江西省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三门峡实验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11年中考语文压轴试题及答案(6月)
宜春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湖北襄州区2011年中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嘉定区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
南安市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青云实验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南昌市十四校2011年中考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焦作市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北京顺义区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
广东仁化县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金华市2011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6月)
宜春市2011年初三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