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元认知理论视域下的语文自主性学习

元认知理论视域下的语文自主性学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7

元认知理论视域下的语文自主性学习

摘要:元认知理论作为目前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在学科学习当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基于元认知理论视域来探讨语文自主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在语文实际教学中具有可行性的。分析目前自主性学习的诬名化现象,将它与科学的自主性学习区分开来;再通过元认知策略的探析,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主管理,养成自主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安排学习任务、监控学习过程、调整学习策略、评估学习结果的习惯,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学习。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自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诬名化

一、自主性学习的诬名化倾向

自主性学习谈论已久,为何成功的自主性学习案例不多,究其原因何在?实际上是大多数的自主性学习走进了误区,完全曲解了“自主性学习”的真正含义。目前语文自主性学习呈现一种扭曲的状态:教师把自主性学习看成是学生盲目的自学,教师不给予指导,只是一味的贯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的学习观念,让学生自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教师做甩手掌柜,学生自己当家作主,在完全迷茫的状态下学习,这样杂乱无章的学习,怎么会有实质的学习效果呢?更遑论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之所以出现这样混乱的状况,究其原因是大多数的教师也没能明白真正的自主性学习的本质是什么,不知道究竟何为“自主性学习”。因此导致教师也无从下手,不知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应该何时给予学生指导,给予什么样的指导才是符合学生自主学习规律的。为了形式上让学生自学,教师都不敢讲,好像一讲,学习的主人就不是学生了。在这样的认识之下,导致的恶性循环就是,无论学生自主学习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课文,在自主讨论,学习完成之后,直奔练习,教师连重要的精讲都一并省略了,学生完全不知道究竟学了什么东西,对于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毫无认识。这样的放羊式自主学习方法产生的后果是后患无穷的,学生在长期无法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必然会对学习产生厌恶,甚至是抵触,这样堪忧的学习状况下如何再谈高效学习呢?

谈论于此,笔者认为在语文自主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理清科学的自主性学习和放羊式自主性学习之间的本质差别,这是语文自主性学习当中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进行科学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

二、自主性学习的含义

自主性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学界对于自主性学习都有不同的界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自主”是一种潜在的、在特定环境下可以释放的能力,这种能力促使学习者的学习完全属于自学状态,这种观点强调学习特点,而非学习过程。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自主”是一种独立的,进行批判性思考,做出决策并且能够实施独立行为的能力,强调学习过程及学习责任感。当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通常自主性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过程。而认知建构主义学派所持的观点认为:自主性学习其实质就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即是学习者根据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的估计、学习任务的具体内容,不断的主动调整自己原有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综观各家所言,“自主性学习”也称之为自我调整学习,是学生居于主体地位,在教师有意识的指导下,能对自己的学习任务进行自我管理的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的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对于科学的自主性学习,我国学者庞维国曾做出比较恰当的归纳,把自主学习概括为“能学”(即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学习),“想学”(即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学习),“会学”(即建立在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学习),“坚持学”(即建立在学生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学习)。①

三、元认知策略与语文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关系

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本质上就是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自我管理,对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自我负责,从学习目标的制定到学习结果的评价,都是学生自己主动的做出调节和控制。例如,H.L.Swanson运用元认知问卷量表测验学生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知识;运用认知能力测验和基本技能综合测验(包括阅读、数学、语言、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分别测验)测验学生的一般能力倾向。这项研究表明,元认知能力是区别于一般能力的,高元认知水平的人,解读问题的效率更高,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步骤更少。另有研究表明,在基础知识水平相同而学习能力不同的两类学生之间,造成他们学习能力差异的原因是元认知水平的不一致。在元认知能力和学业成绩的关系上,元认知水平越高,则学业成绩越好。由此推理的话,笔者认为如果帮助学生提高其元认知水平,学生在整个自主学习的过程是有自觉意识的。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过程,学生在这个建构过程当中储存有用的信息,并将课文内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变为有用的技能。学习不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理解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语文自主性学习需要学习者有强烈的自我学习意识和社会意识,了解自己学习语文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材料,确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反思、评估。

四、基于元认知理论的有效自主性学习策略开发

4.1 定位师生角色,凸显学生主体

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观,充分相信学生能够自觉的学习语文学科的知识,能够对语文学习进行自我管理。中国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只需;授人以渔,则教终身受用无穷。”而以元认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自主性学习,不仅要授人之以鱼和授之以渔,更要授之为什么如此渔,选择哪种渔的方法,从而使学生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语文课堂的主宰者,操控一把手,学习的“遥控器”永远掌握在教师手中,想要怎么操控就怎么操控,学生永远是“录音机”,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录,完全是无意识的学习,学生学习不是呈现一种主动思维状态,而是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而在元认知视域下的语文自主性学习,由于自主学习的核心是强调学习责任从教师到学生的转移,众多与学习相关的活动都必须由学习者自行完成。因此,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应该有较强的责任感,但是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这就要求教师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观外,还要注意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这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任务不会随着在课堂上少讲而减轻了,相反的,教师要承担的任务更重了。在元认知视域下的自主学习模式,教师除了为了学习者解答疑惑外,更要精心设计围绕着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使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教师即是学习顾问,又是组织者、管理者及资源提供者,而不在是传统教学上的“保姆”。重新定位师生双方的角色,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必要的。 4.2 优化课堂教与学,渗透元认知策略

为了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更好的促进语文自主学习,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元认知知识,摒弃“满堂灌”,自觉地把元认知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把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从宏观上讲,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

4.2.1 实施计划策略,学生自主定向

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各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将要回答的问题以及如何完成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定向,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方法、过程以及文本的重难点有初步的认识,从而为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在“心理上(包括注意、记忆、思维)和知识上(感知理解材料的常识)”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学生自主定向,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学习的基本方向,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自我认识和教师的提示指导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教师参与的自主学习,那将是前面所提到的盲目的、混乱不堪的自主学习。在计划策略当中,学生走在了学习的前面,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

4.2.2 实施监控调节策略,培养反思习惯

监控调节策略是指对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自我注意、自我提问、自我监测,根据学习任务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监控策略的使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提高对学习任务的注意。如果说自主定向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那么监控调节策略就是要解决如何学的问题。反思,是学生自觉地对自身认识活动的回顾、总结、分析、调节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自觉的反思自己的认知活动。建构主义十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即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和评价。自主反思就是学生自我关照、评价过去学习的表现。学生在自我反思中展现自我,认识自我。反思不仅是一种精神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反思肯定优点,激励自己,正视不足,总结经验,促进自己思维发展,促进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主反思的实质是评价、反馈、调控,学生自主反思的基础是即时自我评价,目的是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没有即时评价就没有即时调控。在语文自主学习中,就拿阅读来说,为了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不停的读,不停的做阅读理解,不停的背所谓的标准答题模式;写作教学就不停的背范文,背写作模式,这样毫无计划的练习准备,毫无反思介入其学习过程,其学习结果可想而知,造成这种“高耗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静下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否有恰当语文学习方法,是否有成功的语文学习经验,是否知晓自己语文学习的不足之处,是否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等。没有元认知策略这样的学习理论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就像是“雾里看花”般模糊不清。总之,自主反思这个环节需要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反馈、自我调控,从而为更复杂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2.3 增加元认知体验,增强语文实践性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重陈述性知识的讲解、记忆,轻程序性知识的现象。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只学习死知识,不会活用,那么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与语文课程设置的旨归是相违背的。在元认知视域下的语文自主性学习,是要增加学生的元认知体验,让学生体会语文在实际运用当中带来的成功或失败的感受。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跟打乒乓球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更加复杂罢了。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②实践运用语文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学完一篇小说,让学生续写,体会小说以矛盾为基点的故事结构,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安恩和奶牛》小说的人物形象、对话式的小说结构,是最好的以矛盾为出发点把小说推向故事高潮的文本例子,这样的延伸阅读都是语文自主学习实践活动形式。只有在实践运用当中,学生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然后才会进一步产生新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总结

探析元认知视域下的语文自主性学习,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元认知技能的训练,到达自主性学习的最佳状态:能够自主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学习内容,能够对学习过程的始终进行监控,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语文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学科,要学会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寻找学习规律,才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习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2]董奇.论元认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01:68-74.

[3]汪玲,郭德俊.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J].心理学报,2000,04:458-463.

[4]刘基绍.培养元认知策略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02:74-76.

[7]孙芙蓉.谈语文自主性学习中元认知能力的培养[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01:131-133.

[8]周艳红.元认知策略与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关系[J].神州,2012,11:70.

[9]龙云飞.构建自主学习模式与元认知策略的使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06:84-86.

[15]吕叔湘,《吕叔湘语文论集》,商务印书馆,1983.7

注解:

①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②吕叔湘:《吕叔湘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3.7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可爱的小鸡
不一般的时刻
妈妈真奇妙
同学欢迎我
嘴馋
老师的目光
学游泳
吴天哲和刘新宇打架
我把老师下着了
风筝的比赛
可怜的小鸡
小狗
美丽的家乡
过马路
游七星岩
“西游”项目《敢问路在何方》正式启动
《战狼》票房破四亿 助吴京实现军人梦
粗朴画面的浪漫情愫
重庆·非去不可一城山水韵,千载巴渝风
中外名人谈佛教(二)
彩云之南,旅游天堂
多彩西部夏季旅游狂想曲
中国好山歌 唱响小三峡
2015“西旅会”一站览尽西部胜景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4月15日开幕
外师选化 中得心源
夏日盛事,热辣开场
《X战警:天启》天使造型曝光 小鲜肉出演
《杀破狼2》重磅出击暑期档
“新”大白是大白吗?
八年级第二学期状元杯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沪教版2011年八年级语文3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中华之魂”初中生古诗文诵读竞赛预赛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
广东省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2)
大同四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
南通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1年中考语文综合复习试题及答案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陕西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苏教版2011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阶段测试题及答案
忠信镇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综合能力GPs定位试卷及答案
忠信镇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2011年各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作文